却说人教教主太上混元无极大罗金仙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蔡佳轩与王嘉馨化作金光紧随其后,行至西方极乐世界,但见那:
西方胜境非等闲,极乐国土妙难言。
七宝池中莲九品,八德水内泛金澜。
孔雀衔珠朝贝阙,金莺展翅唳琼轩。
千层楼阁千层彩,万道虹霓万道烟。
正行间,忽闻一声悲叹,如暮鼓晨钟,震得众人耳膜生疼。但见前方七宝池畔,一位高僧双手合十,身披袈裟,手持接引宝幢,正是西方教教主接引道人。其脚下十二品莲台竟缺了三品,池中血水翻涌,莲花凋零,香气中隐隐有血腥味。
老子见状,连忙下得青牛,上前施礼道:“接引道友,许久不见,何至于此?”接引道人抬头,面容枯槁,眼中含泪,叹道:“道兄有所不知,吾西方教遭此大劫,十二品莲台破碎,七宝妙树化尘,实乃天意难违。”
说话间,又有一人踏云而至,手持七宝妙树,正是准提道人。但见那七宝妙树:
根盘九地扎须弥,枝插三天透曲池。
玛瑙珠生花灿烂,珊瑚果熟叶参差。
金霞缭绕龙吞雾,翠霭缤纷凤展姿。
如今却见枝头裂,宝光黯淡少华滋。
准提道人苦笑道:“老子道兄,你看这七宝妙树,本是吾西方教镇教之宝,如今却无端开裂,树叶纷纷化尘,吾等用尽法力,竟无法修复。”
蔡佳轩运起混元慧眼,细观莲台与宝树,只见其中因果纠缠,黑雾缭绕,乃问:“二位教主,此劫起于何时?可曾见异象?”接引道人答道:“七日前,吾正坐莲台讲经,忽有一阵黑风自天外刮来,直扑七宝池,莲台便自破碎;准提道兄的七宝妙树,也在同一时刻出现裂痕。”
老子捋须沉吟道:“黑风?天外?莫非与封神劫数有关?”准提道人点头道:“吾亦曾如此猜想。自封神之战,吾西方教收了不少截教弟子,虽得壮大,却也种下因果。今封神榜名单消散,那些弟子的业力,怕是反噬到了吾等身上。”
王嘉馨见状,心生怜悯,取出九龙剑穗,化作一道金光,飞入七宝池,只见池水泛起涟漪,映出一幕幕画面:
昔日截教弟子,或堕入魔道,或转生成妖,皆在世间造下杀孽,其业力如黑云般汇聚,直扑西方教而来。其中有一女子,身着道袍,手持青萍剑,正是昔日截教女仙无当圣母,却见她眼中通红,恨意滔天,口呼:“西方教,还我道统!”
接引道人见状,长叹一声:“果然是截教余孽作祟。吾收他们入西方,本欲渡化其业力,却不想反遭反噬。”准提道人亦叹道:“此乃‘度人不成反被伤’,吾等虽有大愿,却忘了‘因果不可强求’。”
肆·混元金仙施妙法
蔡佳轩见状,走向前道: “二位教主,业力既起,唯有直面应对。吾观这莲台与宝树,虽遭破损,却根基未毁。待吾以混元之力,助二位一臂之力。”说罢,取出竹杖,往空中一抛,竹杖化作一道青光,直上九霄。
但见那青光中,隐隐有先天八卦显现,正是易教所悟之道。青光落下,笼罩七宝池与宝树,蔡佳轩口中念动真言:“混元一炁化三清,破尽人间万劫尘。业力纷纷归正道,莲台宝树复常春。”
话音刚落,只见莲台破损之处,渐渐有金光流出,填补裂痕;宝树枝头,也重新长出嫩叶,焕发光彩。然而,刚修复了一半,青光忽然一顿,竹杖竟发出嗡嗡之声,似有抗拒之意。
老子见状,微微一笑,道:“易教教主,你可知为何无法修复?”蔡佳轩摇头道:“还请教主指点。”老子道:“道友,你看这莲台宝树,虽为宝物,却也是‘相’的一种。今劫数既至,便是要破此‘相’,方能见真道。”
接引道人闻言,恍然大悟,道:“道兄所言极是!吾西方教执着于‘渡化’之相,却忘了‘不渡便是渡’的道理。今莲台破碎,宝树化尘,反倒是破了执念,得了真机。”
准提道人亦点头道:“既然如此,吾等又何必执着于修复?就让这莲台宝树,顺其自然吧。”说罢,挥手撤去法力,莲台宝树竟不再修复,保持着破损之态,却自有一股沧桑古朴之意。
正说间,忽闻一阵狂笑,黑风骤起,一位女子踏风而至,正是无当圣母。她指着接引道人大骂:“西方老秃驴,吾截教弟子岂容你随意摆弄?今日便要你偿还吾等血债!”
蔡佳轩见状,挥竹杖拦下黑风,道:“道友且慢!截教道统已散,你又何必执着于旧怨?”无当圣母怒道:“道统虽散,血仇未报!吾等在西方受尽冷眼,你可知吾等的苦?”
王嘉馨见状,上前轻声道:“道友,因果循环,冤冤相报何时了?你看这莲台宝树,虽遭破损,却也非全是坏事。若能放下仇恨,或许能得解脱。”
无当圣母闻言,眼中恨意稍减,却仍有不甘。老子见状,取出太极图,化作一道金桥,道:“道友,若愿放下,可随吾去昆仑山,寻通天教主,再论大道。”无当圣母犹豫片刻,终是长叹一声,踏金桥而去。
危机既解,接引道人望着破损的莲台,忽然笑道:“破而后立,否极泰来。今吾西方教去了‘宝相’,反能专注于‘本心’。多谢道兄与二位仙友相助。”
老子笑道:“道兄客气了。天道循环,自有定数。吾等只需顺应天意,便是正途。”蔡佳轩与王嘉馨亦施礼道:“能助二位教主解此劫难,实乃晚辈之幸。”
准提道人见状,取出两枚舍利子,赠予二人,道:“此乃吾西方教镇教舍利,虽非宝物,却蕴含因果之道,望二位仙友收下,日后或有妙用。”蔡佳轩与王嘉馨谢过,将舍利子收入囊中。
此时,天色已晚,西方天际泛起金光,竟有一朵金莲自空中落下,正是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踏莲而至。元始天尊笑道:“吾等来迟,不知西方劫难可已化解?”
老子笑道:“幸不辱命,已化险为夷。只是……”目光转向蔡佳轩,“佳轩,你可曾悟得‘杀生成仁’之道?”蔡佳轩点头道:“晚辈略有所悟,还需多加修行。”
通天教主见状,大笑道:“好!吾截教弟子,本就该有此悟性。待重签封神榜时,怕还要靠你等出力呢!”众人闻言,皆笑而不语,却不知这一笑,竟埋下了日后封神之争的伏笔。
正是:
接引莲台碎,准提宝树尘。
西方遭劫数,天道见真心。
放下仇和恨,方为自在人。
若问后来事,且看下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