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玉虚讲道现庆云
却说元始天尊在玉虚宫开坛讲道,座下七宝琉璃台霞光万道,檐前九色莲花瑞气千条。但见那:
祥光万道绕金霞,瑞气千条映玉纱。
碧藕童子捧丹篆,青鸾仙子献香茶。
先天八卦手中托,如意玉簪头上插。
三花聚顶无穷妙,五气朝元实可夸。
正讲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际,忽有庆云自天而降,非青非白,非赤非黑,状若华盖,上有二十四气,流金焕彩,笼罩宫阙。南极仙翁抚掌叹曰:“此乃‘天道气运庆云’,三千年一现,今降于玉虚,必有大变!”广成子、赤精子等十二金仙尽皆出殿,仰观那庆云之中,隐约有山河社稷、芸芸众生之象,皆惊曰:“莫非道统将更?”
元始天尊抚须而笑,左手先天八卦化作金桥,右手玉如意指天画地,朗声道:“天道循环,如日升月落。今封神劫满,万仙阵销,三教气数已尽,当顺天散统,以开新章。”言罢,空中庆云化作无数金蝶,纷纷扬扬落于众仙肩头。
贰·紫气东来老子至
正说间,西方天际紫气氤氲,漫过三十三重天,其气长达三万里,中有青牛踏云之声,若洪钟大吕,震得周天星斗微微摇曳。但见那青牛:
身如太华峰头石,目似莲蓬万斛珠。
两角斜分乾坤象,四蹄踏破五行图。
背驮先天道德经,口衔阴阳太极符。
非龙非马非凡兽,万劫修来证道躯。
牛背上端坐着一位老者,白发垂肩,身着青袍,腰悬阴阳鱼玉佩,正是太上老君。老子轻挥拂尘,其尘尾有云气缭绕,隐现“人教”二字,笑道:“元始贤弟,别来无恙?吾闻玉虚庆云现,特来会此天机。”
元始天尊离座相迎,二人执手入殿,分宾主坐定。童子献茶毕,元始天尊叹曰:“自封神一战,吾三教共签封神榜,虽有功于天道,却也伤了同门和气。今观庆云之兆,方知盛极必衰,道统当散。道兄以为如何?”
老子捋须答道:“贤弟可知‘反者道之动’?道统非道,乃道之器也。器久必敝,当毁旧铸新。吾人教本就混迹尘世,今散与不散,不过名相耳。倒是贤弟阐教、通天道兄截教,门下弟子万千,需妥为安置。”
叁·截教东来议散统
言未毕,忽闻天际雷鸣,一道香气裹着庆云而至,中有奎牛鸣鸣之声,恰似万马奔腾。但见通天教主骑奎牛踏浪而来,身后无当圣母等截教众仙列成雁翎阵,气势雄浑。通天教主大笑道:“好个‘道统当散’!二位道兄议事,怎可少了吾截教?”
元始天尊笑道:“正欲遣使相邀,道兄已至,甚好!”遂让坐。通天教主环视玉虚宫,慨然道:“想吾截教,向来被称作‘旁门左道’,今道统既散,吾欲令弟子各凭根行,或隐或现,或魔或仙,不再受‘截教’之名束缚。二位道兄以为可否?”
老子击节赞曰:“大善!‘截’者,止也;‘阐’者,明也;‘人’者,凡也。今去其名相,存其道心,方合‘大道无形’之理。”元始天尊亦点头道:“吾意将阐教弟子分为两路:根行深厚者,随吾隐于昆仑山,精修清净无为之道;尚有尘缘者,入世辅佐明君,斩妖除魔,以全慈悲之心。”
肆·混元金仙参大道
正议间,忽见天际金光如练,一片仙乐,中有一对道侣踏剑而来,正是易教教主蔡佳轩与王嘉馨。二人按落云头,道:“易教教主蔡佳轩携妻王嘉馨,拜见三位教主。”元始天尊抬手,笑道:“易教教主来得正好。吾等正议散道统之事,汝同乃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圣人,可论此中因果。”
蔡佳轩答道:“吾尝观世间,凡名相所拘者,终难见大道。今三教散统,恰似破茧化蝶,非道之衰,乃道之升也。”老子闻言,目光如电,打量蔡佳轩手中竹杖,点头道:“此杖本是凡物,今得混元之力淬炼,已通天道。你当以‘无门无派’之心,行‘有教无类’之事,切记‘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王嘉馨亦上前施礼,其身上九龙剑穗隐隐发光,与蔡佳轩腰间寒光剑遥相呼应。元始天尊见状,叹曰:“你二人历经红尘劫数,终证混元,正应了‘情劫即道劫’之理。今道统散后,世间必生乱象,你等当以慈悲为怀,斩妖邪,护苍生,莫负此混元大道。”
伍·三教散统惊天地
言罢,三位教主起身至玉虚宫外,共举法事。元始天尊左手托八卦,右手挥如意,口中念动真言:“天道循环,无始无终。三教气数,今已当终。散!”但见如意尖端射出一道金光,直破九霄,化作万千符箓,飞向诸天万界。
霎时间,昆仑山、金鳌岛、九宫山等地,阐教弟子皆感应到法旨。黄龙真人抚掌而笑:“吾本山野之人,今可返九宫山养鹤矣!”灵宝大法师却垂泪道:“师尊恩重,何忍言别?”燃灯道人叹曰:“散道统者,散名相也,道心岂会相忘?”遂率韦护等弟子往西而去,隐入灵鹫山。
老子见状,轻拂尘尾,一道清气化作金桥,连通人间万国。姜子牙在凡间忽有所感,抚须笑道:“‘愿者上钩’的日子,终是到头了。”遂解下打神鞭,埋于渭水之畔;比干在地仙界城中,忽觉心头清明,叹曰:“吾当以七窍玲珑心,行人间正道。”遂遍访名医,悬壶济世。
通天教主则拔出青萍剑,朝四方连劈三剑,喝声:“截教弟子,各寻生路!”但见剑光过处,金鳌岛海浪尽退,露出一条通天道。无当圣母朝通天教主三拜,率门下弟子隐入骊山;闻仲却长揖到地:“吾虽为截教弟子,却受成汤三百年香火,当以忠烈报之。”遂化清风而去,投身凡尘。
陆·西方劫影埋伏笔
却说蔡佳轩夫妇目睹三教散统,正感慨间,忽见西方天际有祥云破碎,隐约传来梵音哀鸣。王嘉馨皱眉道:“夫君可闻西方有异?似有莲花凋零、宝树摧折之声。”蔡佳轩运起混元慧眼,遥观西方,只见:
极乐世界雾沉沉,七宝莲台染血痕。
十二莲瓣落其三,准提道人数泪痕。
接引金身蒙尘垢,妙树无端现裂痕。
无量光中藏杀劫,西方教内起风云。
老子见状,轻叹一声:“西方教以‘渡化’立教,却不知‘渡人易,渡己难’。今十二品莲台损落,七宝妙树蒙尘,只怕……”话未说完,便见一道白光自西方飞来,却是西方教孔雀大明王,口衔金书,急落玉虚宫前。
孔雀大明王拜见三位教主,呈上金书,书中写道:“西方有难,莲台破碎,妙树将倾,望道兄速来相助。——接引、准提稽首。”元始天尊阅毕,递给老子与通天教主,沉声道:“西方教与吾三教同属鸿钧门下,今有大劫,不可不救。”
老子点头道:“吾当亲往西方,助二位道兄一臂之力。只是……”目光转向蔡佳轩,“佳轩,你乃混元金仙,可与吾同赴西方,观此劫数,或许能悟得‘杀生成仁’之道。”蔡佳轩与王嘉馨对视一眼,齐声道:“愿随前辈前往。”
柒·老子西出返大罗
此时,天色向晚,玉虚宫庆云渐散,唯有天边残阳如血,映得昆仑山一片金黄。老子骑上青牛,向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作别:“吾先往西土,贤弟可随后而至。切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救劫之道,在于‘不争’。”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齐声道:“道兄珍重,吾等不日即至。”老子挥拂尘,青牛踏起祥云,朝西方而去。蔡佳轩夫妇目送其背影,见那青牛越飞越高,忽然化作一点星光,融入西方天际。王嘉馨轻声道:“夫君,西方劫难,恐非寻常。”蔡佳轩握其手,沉声道:“无论何劫,吾二人当共渡之。”
元始天尊望着二人,叹道:“混元之道,本就需历万劫而不退。你等此去,若见接引、准提,可代吾传一言:‘莲台虽碎,佛性不毁;妙树即折,法相长存。’”蔡佳轩颔首,与王嘉馨化作两道金光,追随老子而去。
尾声·道统散尽心不灭
自此,阐教、截教、人教道统皆散,世间再无门户之分。阐教弟子或隐或现,截教众人各展所长,人教修士混迹红尘,皆以己道证天道。而蔡佳轩夫妇,随老子西出函谷,直往西方极乐世界,却见那:
七宝池中莲瓣落,八德水内血光浮。
准提杖断金刚碎,接引幡折法相枯。
无量寿佛含悲泪,孔雀明王化劫途。
欲知西方如何劫,且看下回细分疏。
正是:
元始庆云散玉虚,老子青牛返大罗。
三教名相随风去,西方劫难起干戈。
莲台破碎因果现,妙树凋零劫数多。
混元金仙临西土,且看如何渡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