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煞蹲在王家沟废弃的老校舍前,望着断壁残垣上的爬山虎直出神。瓦片堆里长出的野蒿子有半人高,风一吹,窸窸窣窣地响。二柱子踢开脚边的砖头,嘟囔道:\"哥,就这破地方还能办学?耗子都嫌寒碜。\"他弯腰捡起块刻着\"好好学习\"的水泥牌,牌子上的红漆早褪成了粉色:\"当年咱就在这儿念的书,现在该让它再热闹起来了。\"
说要办学院,全村人都当他喝多了说胡话。老会计推了推老花镜,账本翻得哗啦响:\"置办桌椅、请老师,没个几百万下不来!咱账上那点钱,连买粉笔都不够!\"龙煞把刚批下来的\"乡村振兴专项补贴\"拍在桌上,纸角都被汗水浸得发皱:\"不够就去借!当年建园区的时候,咱不也是咬着牙挺过来的?\"
可这学堂哪是说办就能办的。头一桩难事就是找老师。龙煞揣着土特产品,在省城各大高校的教师公寓楼下蹲了半个月。有回在农业大学门口,他拦着一位教授不让走,结果被保安当成推销的轰了出来。直到遇见退休的周教授,对方瞅着他磨得起球的衬衫领子,叹了口气:\"就冲你这份劲儿,我去!\"
校舍翻新那天,全村老少都来帮忙。八十岁的赵老爷子拄着拐棍,非要教年轻人砌墙:\"这墙脚得用青石打底,不然经不住冻!\"可刚垒到一半,一场暴雨把新砌的墙冲倒了大半。二柱子蹲在泥水里直抹泪:\"这下全完了!\"龙煞脱了胶鞋跳进泥坑,抄起铁锹就开始铲:\"哭啥?当年建桥的时候,咱冲垮过三回呢!\"
学院开学典礼那天,校门口挂着大红绸子,鞭炮声震得人耳朵发麻。可热闹劲儿还没过,新问题就来了。第一堂课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问:\"老师,民宿遇到难缠的客人咋办?\"从城里请来的讲师推了推眼镜,照着书本念:\"应按照标准化服务流程处理...\"台下的学生们面面相觑,小满站起来喊:\"这在咱村里根本不管用!\"
龙煞知道,光有理论可不行。他带着学生们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园区车间。教农业技术时,让学生跟着老农学嫁接;讲企业经营,就带着他们去谈订单。有次带学生去邻村谈合作,对方老板故意刁难:\"你们这些娃娃,懂啥生意经?\"龙煞朝学生们使个眼色,小满立刻掏出市场调研报告,分析得头头是道,把老板都听愣了。
学院慢慢有了名气,可麻烦事儿也跟着来了。有天,几个穿制服的人闯进学院,说接到举报,学院没有办学资质。龙煞翻出厚厚的审批文件,手都在发抖:\"手续都是按规矩办的!\"对方却指着文件上的一个小疏漏:\"这里少盖了个章。\"
更糟的是资金链又断了。建实训基地花光了所有积蓄,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龙煞把能抵押的东西都抵押了,最后咬咬牙,把自家老宅也挂上了中介。正当他焦头烂额时,手机突然收到条匿名短信:\"劝你早点收手,这学堂办不下去!\"他站在学院新修的教学楼前,望着教室里亮起的灯光,听着学生们的争论声,知道这场和命运较劲的仗,才刚刚打到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