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道的“怪事”传到京城时,澈儿正在打磨一块磁石。磁石是从矿山采的,黑沉沉的,像块被夜露浸透的玄铁,表面被磨得光滑,能映出模糊的人影,吸起的铁屑在石面排成细小的花纹,像极了星图。报上的字迹被惊惶的墨迹晕染,最触目的那句几乎要破纸而出:“数人被冤魂附体,癫狂自残,见人就咬,巫觋称需血祭,杀牛羊各百头,否则疫病蔓延,百姓恐慌得夜里都不敢点灯,连狗吠都透着哭腔。”
他用绸布擦拭磁石,黑亮的石面映出他蹙眉的样子,吸起的铁屑簌簌发抖,像在诉说什么。案头的《物理小识》翻到“磁石吸铁”篇,墨迹旁有他批注的小字:“金石无言,却能破妄。”三日后,能吏带着磁石和太医,快马加鞭赶到河东,马蹄踏过黄河渡口的薄冰,发出“咔嚓”的响,像要踏碎那些荒诞的鬼话。
“附体者”被铁链锁在祠堂里,祠堂的香灰积了厚厚一层,混着血迹,凝成暗褐色的块。为首的是个年轻妇人,头发乱得像草,沾满了泥和草屑,眼睛赤红,像两团烧着的鬼火,嘴里胡言乱语,说的都是些死去多年的人的腔调,见人靠近就挣扎,铁链“哐当”作响,磨得柱础都掉了渣。太医刚靠近,就被她吐了口唾沫,唾沫里还带着血丝,溅在太医的药箱上,像朵丑陋的花。
能吏举起磁石,黑沉沉的石面在香烛的光里泛着冷光,慢慢靠近妇人的头。祠堂里忽然静了,连烛火都屏住了呼吸——磁石竟吸起无数铁屑!那些铁屑细如发丝,在磁石表面簌簌发抖,像群受惊的虫,有的还粘在妇人的发丝上,随着她的喘息起伏,在光下闪着细碎的亮。
“是铁屑入脑,加了致幻药!”太医指着铁屑,声音都变了调,他从药箱里取出银针,刺破妇人的指尖,挤出的血里果然漂着更细的铁末,“巫觋在符水里掺了铁屑和曼陀罗花粉!铁屑随着血流到脑子里,让人头痛癫狂,花粉让人产生幻觉,以为真是冤魂上身!”
公堂上,磁石扫过巫觋的药箱,吸出更多铁屑,还有些没磨碎的铁末子,闪着寒光,混在符灰里,像藏在鬼话里的獠牙。巫觋穿着画满符咒的法衣,衣摆上的朱砂被汗水浸得发暗,他还在嘶吼:“是冤魂不忿!是上天示警!你们亵渎神灵,必遭天谴!”能吏把铁屑撒在地上,在光下像星星,每颗都闪着冰冷的光:“还敢说冤魂附体?这些铁屑,就是你的罪证!你所谓的‘冤魂’,不过是你手里的药粉和铁屑,骗的是百姓的钱,害的是人命!”
“附体者”喝了解药,是太医用甘草和绿豆熬的,苦得让人皱眉,却能解曼陀罗的毒。清醒后,年轻妇人抱着头哭,说自己是被巫觋逼的,他说她儿子的病是“厉鬼缠身”,不喝符水就得死,那符水又苦又涩,喝了头就昏沉沉的,眼前全是青面獠牙的影子,根本由不得自己。她儿子就站在堂下,小脸蜡黄,手里攥着块磁石,是能吏给的,说能“镇邪”,此刻正吸着他娘头发里的铁屑,像在捡那些被偷走的神智。
百姓们愤怒地拆了巫觋的祭坛,木头神像被扔进河里,顺着水流漂远了,神像的眼睛空洞地望着天,像终于露出了心虚的样子。巫觋被扔进大牢,牢门的铁锁被磁石吸着,“咔哒”作响,像在锁死所有的鬼话。有个老汉往牢里扔了块磁石,砸在巫觋的脚边,“让这石头看着你,看你还敢不敢装神弄鬼!”磁石在地上滚了滚,吸起牢里的铁镣碎屑,像在收集他的罪孽。
“附体者”们渐渐康复,喝着太医开的安神汤,汤里飘着合欢花,香得让人安心。他们聚在祠堂前,看着被拆毁的神龛,忽然有人笑了:“哪有什么冤魂,都是人在捣鬼。”这话像颗石子,投进百姓心里,漾开层层涟漪——是啊,以前总信鬼神,却忘了最该防的,是人心里的鬼。
后来,有人在河东道立了块石碑,刻着“金石证真,鬼话难存”,字是能吏写的,笔锋刚硬,像磁石的棱角。路过的人都要摸一摸石碑,石头的凉意在指尖蔓延,像是在说:别信那些装神弄鬼的,真东西,不怕试,就像这石碑,经得住风吹雨打,也经得住人心的掂量。石碑旁还放着块磁石,被香火熏得发黑,却依然能吸起铁屑,孩子们常围着它玩,看着铁屑在石面跳舞,像在看一场揭穿谎言的戏。
澈儿收到能吏带回的铁屑,装在琉璃瓶里,瓶底铺着曼陀罗的干花,黑白分明。他对着光看,铁屑在花影里浮动,像无数被戳破的鬼话。殷照临进来时,正见他用磁石在纸上吸铁屑,排出“公道”二字,铁屑的影子落在奏章上,刚好盖住“妖言惑众”四个字。
“这些铁屑,倒比奏章还能说明白事。”殷照临笑道,墨香混着琉璃瓶里的药味,漫过案头。澈儿放下磁石,铁屑失去吸附,散成一片星,“天地之间,本无鬼神,只有人心。心正了,鬼话自然站不住脚,就像这磁石,不管你信不信,它都在那里,该吸的铁,一点也不会少。”
河东的祠堂后来改成了学堂,先生教孩子们认字,偶尔会拿出块磁石,说:“这石头告诉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但金石不会说谎。”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孩子们的课本上,也落在那块吸着铁屑的磁石上,亮得像个小太阳——在这样的光里,鬼话连藏身的阴影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