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牢。
“这样讲你们听懂了吗?”
陈平看着自己的两名学生,复又问道。
“大概听懂了。”
朱棣犹豫了一下,点头应道。
“真的听懂了?”
陈平又问。
“学生虽然只是勉强听懂,但是照着上面的图纸去造实物的话,应该可行。”
朱雄英则是犹豫一下,如此说道。
“嗯,我也没打算让你们一下子就懂得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了解个大概就行了,先解决应急需求,以后我再来教导你们关于力学的一些其他基础知识。”
陈平淡淡点头,神色不见喜怒,转而提醒道:
“有些时候光是知道原理还不够,你们还要弄明白用法,就像是我刚刚所讲的知识,本身只是基础中的基础,可真正能把斜面海堤设计并建造出来,那才是真的有本事。”
在陈平看来,学了知识就得用在实践上,否则一直让知识呆在脑子里,而没有创造出任何价值,不就是跟白学了一样吗?
“是,弟子受教了!”
朱棣和朱雄英恭敬行礼,随后带着陈平描绘的斜面海堤设计图离去。
陈平则是继续忙自己的事情,在空白的纸板写写画画。
等到忙活得差不多了,他这才放下毛笔在床上坐下歇息,看着画好的纸板嘀咕道:
“这么一来,我这副扑克牌就算是弄好了,算上人数的话……”
陈平看了一眼监牢外站岗的两名狱卒,暗暗点头:
“正好三个,可以玩斗地主了,这样过年也算有个消遣。”
只不过很快陈平又皱起眉头:
“对了,我好像忘记了什么?之前交代给朱棣和小胖子的图纸,莫非是有什么遗漏的地方不成?”
想到这里,陈平不由陷入思索之中。
……
大明皇宫。
一张纸板摆放在桌子上,周围则是围拢了一堆人在盯着纸板上画着的东西研究个不停。
“这么个斜着的海堤真的就能抵挡海浪冲击?”
朱元璋问道。
“先生说能成,应该就能行吧,以前先生也没出过错。”
朱棣如此说道。
“哼,他犯的错难道还少了?如果不是他真有几分真才实学,咱早就砍掉他的脑袋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
李善长则是在一旁说道:
“陛下,吾等对水利都不甚了解,不如传唤工部尚书,听听他的意见如何?”
“善长老成持重,这个建议不错,即刻传法工部尚书!”
朱元璋闻言觉得有几分道理,当即就下令让人去唤人。
不多时,工部尚书赶来。
“微臣参见陛下!”
工部尚书行礼道。
“平身吧,此番叫爱卿过来,乃是有一事想要问一问你的看法和意见。”
朱元璋语气淡淡,说完后,立马就有两名太监捧着纸板送到工部尚书面前,供他查阅。
“这是……”
工部尚书看着纸板上的内容,先是有些疑惑,接着又露出几分意外的神色,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着。
“如何,爱卿可是看出什么来了?”
朱元璋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不动声色地问道。
“启禀陛下,这应该是某种防潮的堤坝,可以用来防止海水或者大江大河对陆地的冲刷。”
工部尚书犹豫一番后,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判断。
“哈哈,爱卿判断得没错,此物的确是一种海堤的建造图纸,这一次江浙一带海水倒灌,引发水灾,咱就准备大面积推广此海堤,以此来平息灾祸,永绝后患!”
朱元璋呵呵一笑如此说道。
“什么?这……”哪知工部尚书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惊容。
看见工部尚书能看出海堤的底细,朱元璋心思稍稍放缓,却马上又发觉了不对。
因为他发现工部尚书脸上明显是有几分震惊和犹豫的神色,同时还有隐藏在眼底里的担忧之色。
“爱卿,咱看你像是欲言又止,可是还有什么话没有说清楚?”
朱元璋看见工部尚书那有些犹豫的脸色,不由问道。
“这,微臣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主要是不知道这纸板上的图纸是何来历,唯恐说错了话,得罪了人。”
工部尚书也是老狐狸,担心这一次朱元璋叫自己过来会不会暗中给自己下套之类的,故而有此一问。
“你怕什么,你想到什么就放心说好了,无论你说的是什么,咱一定不会为难你!不过若是你有什么事情知情不报,那就别怪咱无情了!”
朱元璋前一秒还在和颜悦色,下一秒却又翻脸无情地威胁其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不敢托大,神色焦急地说道:
“启禀陛下,这种海堤万万不可推广!否则不但劳民伤财,还绝无可能修建成!”
什么?
此言一出,不只是朱元璋,在场的朱标、朱棣、李善长等人纷纷面露震惊之色,万万没想到工部尚书会如此开口。
“这怎么可能呢?难道这海堤不能解决海潮冲击吗?”
朱棣皱着眉头,急忙问道。
工部尚书还在打量着这幅设计图,闻言恭敬地行礼道:
“启禀燕王殿下,这设计图上的海堤看上去或许确有奇效,但是却不是我们大明能够拥有的。”
“细细说来,莫非其中还有什么猫腻!”
朱元璋眉头皱起,开口催促。
“陛下有所不知,我们大明周边海岸,尤其是江淮一带土质松软,想要在海岸周围修建海堤,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是当年诚意伯前去也是费了好大的劲,用了诸多办法才勉强大功告成!”
工部尚书一五一十的回答。
听到工部尚书这么一说,朱元璋也陷入回忆之中。
的确,在过去刘伯温还没有辞官的时候,的确去江淮一带治理过水患。
而且朱元璋也记起在自己的家乡,也就是同在江淮一带的凤阳,那里的的确确土地松软得像是豆腐一样。
在那样的地基上筑堤,很容易出现因土地承载力不足而引发沉降、滑移甚至是塌陷!
过去刘伯温受命前去淮河修建河堤时,就因为土地松软,导致刚刚建好的河堤立马又塌陷下去!
工部尚书继续解释道: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有时候需要往地基打入大量的木桩,或者采用耗时耗力的换填法,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排水等等情况,是麻烦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