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大学的钟声敲响十下,林涛站在心理学系灰白色的教学楼前,抬头望着四楼那扇半开的窗户。阳光透过法国梧桐的枝叶,在水泥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张被撕碎的网。
他摸了摸内袋里的警官证,袖口擦过那枚装在证物袋里的意大利袖扣。从\"时光褶皱\"旧书店回来后,技术科连夜做了比对——与陆铭案现场发现的袖扣完全一致,包括蓝宝石边缘那处几乎不可见的划痕。但真品明明锁在证物室,这枚仿制品连金属氧化痕迹都完美复刻。
\"林警官?\"
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涛转身时下意识绷紧了肩膀。一个穿浅灰色西装的男人站在台阶上,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微微眯起,像是被阳光晃到了。他左手抱着几本厚重的硬皮书,右手无名指神经质地抽动了两下。
\"陆教授。\"林涛上前两步,伸出手,\"打扰了,关于张薇的案子,有些社会关系需要核实。\"
陆铭的手掌干燥温暖,握力恰到好处。他比林涛高出半个头,肩膀宽阔得几乎能挡住整个门框,但说话时微微前倾的姿态又奇妙地削弱了这种压迫感。
\"当然,请跟我来。\"陆铭侧身让出路,\"我的办公室在四楼。\"
楼梯间的墙壁上挂满历届优秀毕业生照片,陆铭的名字出现了三次——最佳论文奖、杰出青年教师、心理咨询实践先锋。照片里的他永远带着那种温和而疏离的微笑,像一张精心设计的面具。
\"张薇是您的研究生?\"林涛问道,脚步声在空旷的楼梯间回荡。
\"是,也不全是。\"陆铭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她主修犯罪心理学,我负责指导她的毕业论文,关于'完美犯罪的心理画像'。\"
林涛的指尖在扶手上顿了顿。太巧了,张薇研究的正是凶手最可能擅长的领域。
\"有趣的研究方向。\"
\"也很危险。\"陆铭在转角处停下,镜片反射着窗外的光,遮住了眼神,\"特别是对一个想象力过于丰富的女孩来说。\"
四楼走廊尽头,陆铭掏出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门。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将整个房间染成蜂蜜色。两面墙的书架直抵天花板,按颜色和高度排列得一丝不苟。办公桌上除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外空无一物,连钢笔都平行于桌沿摆放。
林涛的目光扫过书架,在犯罪心理学专区停留。《犯罪心理画像》《痕迹学原理》《法医昆虫学》...这些专业书籍被频繁翻阅,书脊上的折痕深浅不一。其中一本《犯罪心理学》格外显眼——它被倒置了,书脊朝内。
\"请坐。\"陆铭将怀里的书放在茶几上,转身去倒水,\"咖啡还是茶?\"
\"不用麻烦。\"林涛在单人沙发上坐下,沙发比看起来更柔软,几乎让人陷进去。他注意到茶几上的书是最新一期的《心理学前沿》,封面文章是《人格镜像:犯罪者的双重身份》。
陆铭还是端来两杯绿茶,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成细长的矛。\"张薇的事我很遗憾,她很有天赋。\"
\"您最后一次见她是什么时候?\"
\"上周三下午,论文讨论会。\"陆铭抿了一口茶,\"她提交了第三章的修改稿,关于'犯罪者如何利用自身专业背景规避侦查'。\"
林涛从内袋掏出笔记本:\"能具体说说吗?\"
\"她提出一个观点,\"陆铭的指尖轻轻敲击杯壁,\"某些高智商罪犯会刻意在犯罪现场留下指向自己专业领域的线索,但这些线索往往经过精心伪装,就像...\"他停顿了一下,\"就像魔术师的误导手法。\"
茶杯在茶几上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林涛抬头,发现陆铭正注视着自己,目光中有种奇怪的专注。
\"比如一个心理学教授,\"林涛慢慢地说,\"会在现场留下什么?\"
空气凝固了一秒。陆铭突然笑了,眼角浮现出细小的纹路:\"理论上,他可能会留下一些与心理评估相关的物品,比如...\"他的视线扫过林涛的手腕,\"袖扣。心理学系有个不成文的传统,通过袖扣样式判断对方的性格特征。\"
林涛的呼吸微微一滞。太精准了,精准得像是...描述。
\"您对袖扣很有研究?\"
\"职业病。\"陆铭耸耸肩,右手无名指又抽动了一下,\"就像警察会注意别人的站姿和手势。\"
阳光偏移了几度,照在陆铭身后的书架上。那本倒置的《犯罪心理学》投下一道细长的阴影,像书架上的一道裂痕。
\"张薇的论文有提到具体案例吗?\"
\"她引用了几个经典案例,\"陆铭起身走向书架,修长的手指划过书脊,\"绿河杀手、十二宫杀手...\"他的指尖停在一本《连环杀手研究》上,\"还有国内几起未破的悬案。\"
林涛注意到陆铭取书时刻意避开了那本倒置的书。\"她有没有特别关注某个案件?\"
\"有。\"陆铭转身时,阳光在他镜片上闪过一道白光,\"二十年前的圣心疗养院纵火案。\"
林涛的笔尖在纸上顿住。又是圣心疗养院——张薇电脑里的加密文件,旧书店包裹里的照片,现在又是她的论文研究方向。
\"为什么对这个案子感兴趣?\"
\"她说...\"陆铭的声音突然被敲门声打断。
门被猛地推开,一个扎马尾的女孩冲了进来,怀里抱着一摞摇摇欲坠的文件。\"教授,您要的案例分——\"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眼睛瞪大看着林涛,\"对不起,我不知道有客人。\"
\"周小雅,我的助教。\"陆铭接过文件,\"这位是市局的林警官。\"
女孩的瞳孔剧烈收缩了一下。她手忙脚乱地弯腰行礼,一个黑色笔记本从文件堆里滑落,\"啪\"地掉在地上,散开几页。林涛俯身去捡,视线扫过一页写满笔记的纸——上方贴着张薇的照片,旁边潦草地写着\"7号样本?\",下面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谢谢。\"周小雅一把抢过笔记本,耳根通红,\"我、我先走了。\"她几乎是跑着离开办公室,关门声在走廊里回荡。
陆铭叹了口气:\"现在的学生都这么毛躁。\"
\"周同学也是您的研究生?\"
\"博士生,主攻犯罪心理画像。\"陆铭将文件放在桌上,\"她协助我整理一些案例资料。\"
林涛合上笔记本:\"我们刚才说到,张薇对圣心疗养院纵火案感兴趣的原因是?\"
\"她说那里有国内最早的人格分裂治疗记录。\"陆铭坐回沙发,阳光现在照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锋利的轮廓,\"特别是7号实验体,一个罕见的镜像人格案例。\"
7号。笔记本上的数字,旧书店包裹里的照片,现在从陆铭口中说出。林涛的太阳穴开始隐隐作痛。
\"镜像人格?\"
\"一种特殊的分裂形态。\"陆铭的声音突然变得像在课堂上讲解般清晰,\"主体人格会创造出一个与自身完全相反的镜像,通常是为了承载无法接受的欲望或记忆。\"他微微前倾,\"有趣的是,镜像人格往往认为自己才是本体。\"
窗外的树影摇晃起来,一阵风卷着几片梧桐叶拍打在玻璃上。林涛突然意识到这个办公室太安静了——没有电脑风扇声,没有空调运转声,甚至没有其他办公室常见的交谈声。只有陆铭平稳的呼吸和挂钟秒针的走动声。
\"您认为张薇的死与她研究的课题有关吗?\"
陆铭的右手无名指再次抽动:\"警察应该比我更清楚答案。\"
\"只是例行询问。\"林涛笑了笑,\"对了,您上周三晚上在哪里?\"
\"在学校。\"陆铭的回答没有丝毫迟疑,\"研究生答辩会,持续到晚上九点,很多老师可以作证。\"
\"之后呢?\"
\"直接回家了。\"陆铭推了推眼镜,\"独居,没人证明。\"
太完美的回答了——有不在场证明的关键时段,没有证明的非关键时段。林涛的视线扫过陆铭的袖口,今天他戴的是一对普通的黑曜石袖扣。
\"冒昧问一句,您有意大利定制的袖扣吗?\"
陆铭的动作顿了一下,瞳孔微微收缩:\"为什么这么问?\"
\"现场发现了一枚意大利袖扣,\"林涛观察着他的反应,\"想确认是否与受害人有关。\"
\"我没有那种奢侈品。\"陆铭自然地解开袖口展示,\"最贵的就是这对,学生送的生日礼物。\"
但林涛没有错过那一瞬间的异常——当他说出\"意大利定制\"时,陆铭的呼吸节奏变了。
挂钟指向十一点半,林涛起身告辞。陆铭送他到门口,突然问道:\"林警官办过多少起凶杀案?\"
\"记不清了。\"
\"我猜您会记得每一个。\"陆铭的声音很轻,\"特别是那些没破的案子。\"
走廊尽头,周小雅的身影一闪而过。林涛快步追上去,在楼梯转角拦住了她。
\"周同学,能聊几句吗?\"
女孩的指甲掐进了笔记本的封面:\"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笔记本上为什么有张薇的照片?\"
\"那是...案例资料。\"周小雅咬着下唇,\"教授让我们收集潜在犯罪者的心理画像样本。\"
\"张薇是样本?\"
\"不!\"她猛地抬头,眼睛里闪着泪光,\"是她自己要求的!她说要成为'完美受害者'的研究对象,还让我们记录她的行为变化...\"
林涛的背脊窜上一股寒意:\"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三个月前。\"周小雅的声音发抖,\"她说...要完成一个实验。\"
\"什么实验?\"
\"我不知道!\"女孩突然崩溃般蹲下,\"她只说过一次,说什么'镜子必须擦亮'...然后就再不肯提了。\"
林涛扶起她:\"7号样本是什么意思?\"
周小雅的脸瞬间惨白:\"你...你怎么知道这个?\"
\"笔记本上写的。\"
\"那是...\"她的目光越过林涛的肩膀,突然僵住了,\"教授!\"
林涛回头,走廊空无一人。再转身时,周小雅已经冲下楼梯,脚步声急促得像在逃命。
教学楼侧门通向一条被灌木掩映的小路,路尽头是校园围墙的一个缺口。林涛站在缺口处,望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完美的监控盲区。如果有人想不露痕迹地进出校园...
手机震动起来,是秦越的来电。
\"头儿,查到了。\"秦越的声音带着兴奋,\"陆铭的父亲是陆远山,圣心疗养院的前院长!二十年前纵火案后辞职,五年前去世。\"
林涛的视线落在围墙边的一处新鲜刮痕上:\"还有呢?\"
\"更劲爆的——袖扣上的纤维分析结果出来了,与陆铭案现场的纤维成分一致,但...\"秦越顿了顿,\"生产批次晚了三年。\"
\"什么意思?\"
\"简单说,两枚袖扣材质相同,但现场那枚是二十年前的老款,你这枚是近几年的新产品。\"秦越压低声音,\"问题是,这种意大利袖扣二十年前就停产了。\"
林涛的太阳穴突突跳动:\"张薇电脑里的文件恢复了吗?\"
\"刚搞定,全是关于圣心疗养院的资料,重点是...\"键盘敲击声传来,\"7号实验体的治疗记录。还有,她死前一周频繁搜索一个名字——杨振。\"
停车场里,一辆无牌黑色轿车缓缓驶过。林涛眯起眼,驾驶座的人影与监控录像中那个模糊身影惊人地相似。他快步追去,轿车却突然加速,拐过弯道消失不见。
回到警局,技术科的小张迎上来:\"林队,张薇手机最后定位查到了,案发当晚她去过大学城,但...\"他递过一张地图,\"信号在心理学系教学楼附近消失了两个小时。\"
秦越从电脑前抬头:\"还有更奇怪的,陆铭的档案显示他有个双胞胎弟弟,但记录显示出生当天就夭折了。\"
林涛站在白板前,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袖扣、7号、圣心疗养院、镜像人格...某种可怕的猜想逐渐成形。他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写下两个名字:
陆铭。
杨振。
笔尖停顿片刻,又在中间画了一条线,线上打了个问号。
窗外,暮色四合,最后一缕阳光穿过百叶窗,在白板上投下道道阴影,像监狱的铁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