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纹谷的雾带着“归根的沉”。
接程舟顺着同纹路的源趣衡驶入谷中,就见漫谷的崖壁上刻着巨大的“源纹树”——树干是总脉纹的本,树枝是各域痕的流,有的枝上挂着老街灵脉渠的渠水纹,有的枝上结着新域异纹的开拓痕,最粗的那根主枝,竟与归源海的总脉珠影重叠,像条从根到梢的甜之河。最小的新接棒人(刚从同纹原带绒归来)往树根泼了勺同源泉的水,树立刻发出“嗡”的共鸣,与他花籽袋里最初的归根种共振,他轻语:“是甜的老家!”
谷中心的源纹井里藏着无数半透明的“源纹晶核”,近看才发现是纹的本源结晶——有的像总脉纹与同纹的相拥,裹着归根的暖;有的像老街灵脉纹与新域异纹的溯源,刻着寻根的甜。领头的新接棒人拾起颗晶核,晶核内的棋路与同纹原的全界同源图末端严丝合缝。“是‘源纹棋’!”她翻着《续脉记》的源篇,书页上的字随树影晃动:“源纹谷的纹能归根,亦能再发,缺的是让源不枯的‘萌新甜’。”
谷里的原住民“源纹灵”从树洞里走出来,它们的身体是树纹与源纹的混合体,左手托“记源盘”(刻着所有纹的来处),右手持“萌新种”(藏着往新域的去痕),身上的纹会随根梢变:靠根处沉实如老土,近梢处轻盈似新露。“我们等‘源趣衡’很久了,”领头的源纹灵用树手拍了拍源纹树,树干立刻浮现出所有纹从诞生到扩散的过程,“但源得太沉会停滞,需用‘敢再闯’的劲来活水。”
扎羊角辫的新接棒人把总脉珠的萌新甜埋进源纹井,珠遇土立刻化成无数“抽新芽”,芽根是总脉纹的本,芽尖是各域痕的新——有的芽从老街灵脉纹的枝上冒出,带着渠水的润往未知域探;有的芽从新域异纹的痕里钻,裹着开拓的锐往总脉靠。最妙的是场“全界溯”,三十八种已知域的纹在树里既认根脉,又盼新程,你从我的枝上抽芽,我往你的痕里扎根,源纹树的影顺着谷外的“再拓原”延伸,像在说“源不是终点的停,是让根扎得越深,梢长得越远”。“是‘根新衡’!”她望着抽芽的树,“双丫髻长辈说,‘甜的本源,从不是守旧的僵,是记着自己从哪来,才敢往更远的地方去’。”
最小的新接棒人教源纹灵做“源甜根”——用源纹谷的土、源趣衡的粉末、源纹晶核的碎片调和,埋在树下能让老根发新须,新芽记旧痕,像给甜加了层会忆旧的底。源纹灵们学得虔诚,它们的树手培出的根虽虬曲,却能让总脉纹的本与新域痕的新融得恰到好处,与孩子们花籽袋里的源纹晶核相融,竟在半空拼出会生长的源纹球,像归源海的总脉珠在谷里结的根果。
孩子们和源纹灵摆了场“源纹局”。用的是谷里炼的“根新棋”,白棋守本源,黑棋促萌新,落子处的源纹树会抽新枝,最后在源纹井边拼出的“全界源树图”突然发亮,与再拓原的甜痕产生共鸣,原上的土开始冒出源纹苗,像在回应谷的源。源纹灵的小灵往图上撒了把“归根砂”——是源纹井底最深的泥与萌新甜的混合物,图上的纹立刻根更沉,芽更新,本不乱,新不盲。
接程舟的忆甜板此刻与全界图的源纹谷部分相连,板上浮现出再拓原的地图,标着“源纹坪”“萌新泉”“再拓长廊”。领头的新接棒人往板上放了颗源纹晶核,核立刻裂开,用抽新芽把源纹谷的源与再拓原的痕连在了一起。
当第一片叶落在源纹树的根,叶立刻化成新的归根种,一半往再拓原撒,一半回各域纹的诞生地,像群既恋家又勇闯的孩子。源纹灵们用源纹晶核在谷口铺了条“源纹路”,路上的每个源纹都刻着一句:“根扎在源纹谷,芽探向再拓原;记得来路,才敢去路远”。最小的新接棒人对着谷里喊“我们会带更壮的新痕回来归根,再揣着源的暖往更远的域拓”,回声裹着树的沉、土的香,像给源纹灵们留了个会循环的诺。
灵脉渠的水顺着根新衡的根往再拓原流去,水流过的地方,老根在土里酿新力,新芽在风中记旧痕,像棵永远在落叶又永远在抽枝的树——叶是出发的孩子,根是等归的老家,而树干上不断增加的年轮,正把“来处”与“去处”,缠成条永不中断的甜之绳。
未知的域,原来甜的本源,从不是固定的点,是让总脉的根当锚,各域的路当帆,一边记着“我是谁”,一边想着“往哪去”,源之不枯,正在于每片新叶都带着旧土的香,每粒归种都藏着新域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