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解序
丹家龙虎之说从来尙矣龙虎卽铅汞铅汞卽水火故龙曰汞
龙又曰火龙虎曰铅虎又曰水虎而龙虎非二物也太阴眞精
负载太阳玄元之气太阴爲金水太阳爲木火金居西曰白虎
金能生水而铅中有金虎向水中生白虎变爲黑虎木居东曰
靑龙木能生火而砂中有汞龙从火里出靑龙变爲赤龙虎禀
太阴之质名爲月魄龙禀太阳之气名爲日魂魂魄无两景则
日月无双明日月无双明则龙虎无二种故古歌云红铅黑汞
大丹头相符红黑是眞修铅本黑而谓之红汞本红而谓之黑
红黑旣无定色龙虎安有定名哉方天一化生之时阴阳二气
默运濳流锺爲金光分霞布景倐忽变幻五彩飞扬所谓相将
象龙须臾象虎者是也及擒归金鼎之中龙呼于虎虎呼于龙
虎得龙而威龙得虎而化而结成金液爲大丹矣是故古歌又
云红要取精黑取髓认得红黑药无比用红得黑保长生以黑
投红天仙矣顚倒两般总成丹火龙变化爲天仙夫一红一黑
一龙一虎而变化又在火龙岂龙虎之外又别有火龙哉太阳
体红而阳交於阴其色全黑红中取黑是名乌精太阴体黑而
阴交於阳其色全红黑中取红是名兔髓以兔髓而制乌精伏
乌精而擒兔髓精华交感魂魄同眞火灭爲土所有者止灵汞
一点蟠旋鼎中或爲甲鬣鱼鳞或爲琅玕锺乳如龙之潜跃飞
腾不可名状此无他龙本北方玄元眞火寄体西方白虎而生
以虎之精归龙之性水虎不能变化而火龙则能变化也然则
龙虎大丹之设其有味乎今之谈龙虎者类言两弦之气夫金
水相停木火相等谓之两弦而问其何谓两弦之气则人人难
言之龙以气而交於虎虎以气而交於龙龙主施虎主受施者
不得过前弦之後受者不得过後弦之前方爲两弦之气以气
论龙虎则龙虎之质尽化於无而龙虎一气矣故知龙虎一气
二名而歧之爲二者妄也以凡银爲虎以凡汞爲龙者妄之妄
也龙虎上经丹经之祖其书语意不相联络且自谓上经不复
较量中下眞上古之书或者谓爲後人拟参同而作夫参同之
拟龙虎识者自能辨之余何容赘顾其书语意深远人未易通
旧传王道注疏益令人厌苦并经文罢去不复省览辄不自揣
僭爲注说命之曰玄解叙而投之箧中明万厯己亥季夏廿之
四日书於会水别墅楚黄西陵一壑居士彭好古撰
重刻道藏辑要
金碧古文龙虎上经
轩辕黄帝着
明西陵一壑居士彭好古解
龙虎上经丹经之祖而黄帝不敢自处托言於金阙碧落之
古文其经言神丹而神丹所重者惟神室章内神室凡四致
意焉神室备龙虎两弦之气故曰龙虎上经经者书名上者
最上之意非止存上经而遗其中与下
神室者丹之枢纽众石之父母砂汞别居
天元神丹丹须药化药自丹生此经止言天元神丹故首以
神室爲重室者二十八宿中之一宿七政行度俱自子之虚
危始至奎而五星聚至壁而日月合至室当亥末则七政之
神俱藏於此又随手而运矣故取义曰神室自药物言则白
金爲神室自法象言则两釡爲神室神室爲金丹藏神之室
故曰丹之枢纽金丹一名丹砂砂爲八石之长故曰众石之
父母丹以神名凡砂凡汞不入其中故曰砂汞别居
出阳入阴流曜二方列数有三按象水火
乾坤天地之体坎离天地之用坎戊月精离己日光天地升
降全凭日月以爲煅炼日爲阳在外月爲阴在内阳自子升
出於地上而光曜於西阴自午降入於地中而光曜於东金
鼎神室子进阳火午退阴符阳火东转流曜於西阴符西旋
流曜於东乾鼎象天坤鼎象地神室象人合之爲一列之则
爲三内水火行功外水火烹炼皆按象阴阳之眞水眞火而
变化万物也
制由王者武以讨叛文以怀柔土旺四季土德以王提剑偃戈
以鎭四方
由古犹字通用王者中天下而立讨叛以武怀柔以文金丹
在神室之中首尾武火中间文火其制亦犹王者一张一弛
文武并用当其时靑龙居左白虎居右朱雀居前玄武居後
而戊己眞土分旺四季之中卽此土德正位中宫时进火则
偃戈而运生机时退符则提剑而运杀机以坐鎭四方与王
者用文武以坐鎭四海何异
坎离数一二南北独爲经故冠七十二石之长
坎爲水水数一其位居北离爲火火数二其位居南丹砂诀
云炼宝者合於至妙炼妙者合於至灵炼灵者合於至神炼
神者合於至道坎离水火在数爲一二在位爲南北分之则
方位虽有二体合之则生数本同一原圣人知此水火实日
月之光华爲眞铅眞汞阳火一升经北而降阴水一降经南
而升以凡水凡火炼眞水眞火而成丹砂此乃至灵至神之
物故冠七十二石之长
刚柔有表里阴阳禀自然金火当直事金水相含受雌雄并一
体用之有条理变化旣未神终能复更始
天一生水水中有金曰金水金中含太阳之气曰金火水性
柔爲阴爲雌柔作肉肉卽表也金性刚爲阳爲雄刚作骨骨
卽里也刚柔表里各禀阴阳自然之妙非一毫人力所爲卽
此自然之中而药物在此矣火候在此矣金卽药物火卽火
候一金一火当直用事而金水相爲含受金因水而滋液水
因金而生精变化岂有不神者哉刚柔相成阴阳相配诚如
此而并爲一体矣金火执事金水含受诚如此而各有条理
矣而变化犹有未神者非药物不眞之过乃火候不到之过
也火候不到功犹能补惟子行阳火午退阴符阴符旣终又
以复卦爲始而丹自结矣
初九爲期度阳和准旦暮周厯合天心阳爻毕於己正阴发离
午自丁终於亥水火各一方守界成寒暑东西表仁义五行变
四时如是则阴阳互用顺三一而得其理
此承上终始言阳火阴符始於子终於亥一日之火符一年
之火符莫不皆然自子至巳爲阳爲火由寒而暑自午至亥
爲阴爲水由暑而寒魁临震卯榆荚堕落仁中有义罡临兑
酉荠麦滋生义中有仁是爲东西表仁义木旺於春火旺於
夏金旺於秋水旺於冬滕蛇己土旺於春夏二季勾陈戊土
旺於秋冬二季是爲五行变四时言金丹之理不过铅汞汞
爲木其数三以阳爲性铅爲水其数一以阴爲情修炼之士
阳火阴符进退有法水火各有其方寒暑不差其节仁义建
纬於卯酉五行顺布於四时如是则始阴终阳始阳终阴阴
阳互用顺铅汞之性情而得其理矣期者日期也度者天度
也旦暮者朝屯暮蒙也
神室设位变化在乎其中矣神室者上下釡也设位者列雌雄
相合之密也变化爲砂汞砂汞者金火二用二用无爻位张翼
飞虚危往来旣不定上下亦无常独居不改化归中宫非土不
可制也包囊众石爲丹祖宗有无相制朱雀烧空紫华曜日砂
汞灭亡
神室设位本经自训解其义金丹变化全在砂汞而砂汞非
凡间朱砂水银之谓也太阴眞金禀太阳眞火之气而成乃
金火二者之用太阴爲坎太阳爲离进火退符坤生震兑乾
乾生巽艮坤而日魂月魄自午之张翼飞子之虚危往来不
定上下无常独居雌雄二釡之中以成其变化及火灭化爲
土而後眞铅眞汞变成丹砂包囊众石以爲丹之祖宗向非
眞铅其何以制此砂汞哉盖铅之有砂汞犹人有性情性情
二用并在精中砂汞二用俱隐铅内砂汞有中无眞土无中
有以有制无太阳朱雀眞火炎熖烧空太阴黑色因太阳之
火变成紫华耀日争光丹砂变爲水银水银复变爲丹砂而
砂汞灭亡化爲明窗尘之眞土矣可见金丹作用只在日月
魂魄而日月魂魄只在坎离戊己更无别物旧以金火爲金
土火灭爲土谓之金土亦可但上旣曰金土下不宜又曰非
土不可制矣此必传写之误细玩上下文其理自明
诀不辄造理不虚拟约文伸奥扣索神明演成卦爻五行爲经
坎雄金精离雌火光金木相伐水火相克土旺金乡三物俱丧
四海辐凑以致太平并由中宫土德黄帝之功
太丹之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而四象不
离五行故此章专言五行五行有生克制化之理金生水水
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爲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
克火火克金爲尅金畏火金能生水制火木畏金木能生火
制金水畏土水能生木制土火畏水火能生土制水土畏木
土能生金制木爲制甲已化土乙庚化金丁壬化木丙辛化
水戊癸化火爲化言修丹有理有诀上古之人诀不辄造理
不虚拟丹成之後约文伸奥扣索神明以成此书自伏羲开
天已画八卦於此演成卦爻以行火候而实则配合五行以
爲经坎纳六戊阴中之阳金能生水故曰坎雄金精离纳六
己阳中之阴木能生火故曰离雌火光及周天一运金水交
并水火爲侣火灭而土化成金液止有眞土旺於金乡而木
水火之三物俱丧靑赤白黑各居一方而黄帝土德独居中
宫以成其变化可见眞铅者实金丹之父母灵汞之祖宗也
四象五行全藉土信矣
金火者铅也丹砂着明莫大乎金火言穷微以善化阳动则阴
消混沌终一九宝精更相持
大丹所重全在金火金爲太阴火爲太阳而金火非他也铅
也铅爲水金生水水中有金金砂禀太阳玄元眞火是以金
汞皆由铅中一脉生成故丹砂只在金火而欲其着明化爲
丹砂非土不可金火卽铅汞铅汞卽希夷无声曰希无象曰
夷希则感而化夷则动而化人或知之至於眞土无形曰微
藏於希夷之中人不得而知其化也炼丹者必穷眞土之神
而後感动生灵善丹砂之变化阴金也阳火也一水也九金
也以阳炼阴阳动自然阴消以阴还阳水性复成金体结成
一块金精大宝而爲丹可见金精大宝更与金火相持金精
卽眞铅眞铅卽眞土微哉
卦与药合金有三百八十四铢铢据一斤爲十六两也金精一
化二气成丹靑龙受符当斯之时神室炼其精金火相运推雄
阳翠玄水雌阴赭黄金阴阳混交接精液包元气万象凭虚生
感化各有类众丹之灵迹长生莫不由
大丹只药火两件火者药之父母药者火之子孙金火相交
则丹药生於眞铅之中古之人所秘者火候而已金数一斤
火数亦一斤金一斤折之爲三百八十四铢火一斤折之爲
三百八十四爻每一阳时三十六铢二十四铢爲一两十二
铢爲半两六时得火九两合二百一十六爻每一阴时二十
四铢六时得火六两合一百四十四爻除乾坤坎离二十四
爻爲二十四铢该火一两是爲一斤一年十二月准一日十
二时其除此一两者盖火符进退按月之亏盈以爲则一月
之中七日半爲春七日半爲夏七日半爲秋七日半爲冬过
十五日则太阴过宫盈而复亏矣故止十五两不足一斤一
年七百二十卦总计四千三百二十爻以应四千三百二十
年之数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以应万
物之数尽天地一周之用故曰卦与药合铅中有金有火铅
爲一金火爲二气金精乃一之所化得金火二气而成丹至
於成丹则金成灵汞汞属木而靑龙受符矣当斯之时神室
炼金精而太阴之金太阳之火相爲推运日月相交於鼎中
则日化玄水月化黄金玄水之色如翡翠黄金之色如代赭
阴阳二气混沌交接而金精水液包含元气以爲孕育千态
万状化生虚无之中不可尽述而化因于感则感木化龙感
金化虎感火化汞感水化铅感土化丹各从其类也金丹二
十四品无不灵者而此丹爲金液大丹其迹更灵服之可以
冲举其曰长生者特自功效之浅者言之耳故曰长生莫不
由
於是玄润光泽元君始炼汞神室含洞虚玄白生金公巍巍建
始初冠三五相守飞精以濡滋玄女演其序戊巳责天符天符
道渐剥难以应玄图故演作丹意乾坤不复言丹砂流汞父戊
己黄金母锺律还二六斗枢建三九赤童戏朱雀变化爲靑龙
此承上靑龙以起下天符之旨黑铅体玄内藏白金白金生
黄金黄金内隐先天金气爲砂砂中木汞爲靑龙而铅中有
戊土砂中有巳土水一火二木三金四金水一五木火一五
土一五爲三五而变化全在天符之功言靑龙受符巳生灵
汞玄润光泽於是古之元君始炼汞於神室神室中含洞虚
其始初乃天一所生一白一黄俱藏玄内巍巍高建冠於三
五之上与神室相守及丹从鼎化金精浊而沉下者飞腾浮
上而生液矣古之玄女因演其序而爲天符天符六阴六阳
应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纯乾天风姤天
山遯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纯坤之十二卦剥极而复剥则
难以应太玄眞一之图故以坎月离日戊巳二土演十二卦
天符之序作金丹之意而乾坤不复言者盖乾有六爻坤得
其三坤有六爻乾得其三乾坤二卦爲天地变通之体随阴
阳二气升降变化於晦明昼夜之中不必言也流汞者日魂
也日魂属阳砂中有汞故丹砂爲流汞之父黄金者月魄也
月魄属阴土能生金故戊己爲黄金之母二六一十二锺律
还二六以应十二月三九亦十二斗枢建三九以应十二辰
日魂月魄往来进退以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
符朱砂戏离火变化汞体爲靑龙而炼汞之事毕矣元君卽
玄女上古仙长之名不必强解
坤初变成震三日月出庚东西分卯酉龙虎自相寻坤再变成
兑八日月出丁上弦金半斤坤三变成乾十五三阳备圆满东
方甲金水温太阳赤髓流爲汞姹女弄金璫月盈自合亏十六
转相减乾初缺成巽平明月现辛乾再损成艮二十三下弦下
弦水半斤月出於丙南乾三损成坤成坤三十日东北丧其明
月没於乙地坤乙月旣晦土木金将化继坤生震龙乾坤括始
终故曰震龙也如上三十日坤生震兑乾乾生巽艮坤八卦布
列曜运移不失中调火六十日变化自爲证
此承上天符而言以月之亏盈爲火之进退而意不重在纳
甲上初三月出庚坤初变而成震则火初进而符震初八月
出丁坤再变而兑则火再进而符兑十五月满甲坤三变而
成乾则火三进而符乾乾卦旣就月盈体合昃阳极阴自生
十六月现辛乾初缺而成巽则火初退而符巽二十三月出
丙乾再损而成艮则火再退而符艮三十月没乙乾三损而
成坤则火三退而符坤至於坤乙月晦则汞水铅金眞铅眞
汞之眞土三者俱化阴极阳生又将继坤而生震龙矣如上
三十日坤生震兑乾乾生巽艮坤八卦布列二十八宿而日
月运移不失黄道之中一乾一坤包括终始其实不过灵汞
一味以爲纲领故阳符阴符一进一退以东西二方分卯酉
之正使龙虎两弦之气自相呼吸不至偏胜耳上弦下弦金
旣半斤水亦半斤是爲金水两停惟十五月圆太阴金水温
养太阳於偃月炉中丹砂灵汞两相含育丹砂爲赤髓一名
婴儿赤髓流出爲灵汞一名姹女砂变成汞姹女飞腾凝结
於金鼎之内虽若金水太盛而阴符一退以渐而消自无偏
胜之患如一月数终开鼎视之或金华降少或玉液结迟乃
阳符阴符偏胜之过再调火一月观其证验故元精在鼎中
受外来水火烹炼一一变化难覩其状惟运十二时爻象天
符卽知其动静沈浮眞火候至玄至玄之诀圣人之所秘而
不传者也
神室有所象鸡子爲形容五岳峙潜洞际会有枢辖发火初微
温亦如爻动时上戴黄金精下负坤元形中和流素津参合考
三才乾动应三光坤静含阳气神室先施行金丹然後成可不
坚乎炼化之气包裹飞凝开阖灵戸希夷之府造化泉窟
天地未分象若鸡子天地旣分阳火升於上而轻淸之气结
而爲天阴水沈於下而重浊之气结而爲地神室者上釡爲
天下釡爲地两釡相合其形若鸡子中虚寸余以爲结丹之
府地上灵山分爲五岳其中洞府皆相潜通又则象五岳制
爲坛炉鼎竈坛上有竈竈上有炉炉中有鼎鼎中有神室委
曲相连使火气通达无所凝滞如五岳并峙洞府潜通而际
会之区皆以神室中虚寸爲之枢辖发火之初微微温温亦
如复卦阳爻初生之时积阳成天乃乾金之精积阴成地乃
坤元之形积砂成汞乃和气孕育玉液所流之津上戴金精
下负元形中流素津爲参合三才乾动应三光爲天应星坤
静含阳气爲地应潮是知神室者眞金丹之枢辖也可不坚
乎方其发火之初汞未成体及经久链化生其气薰蒸四达
而灵汞飞腾凝结矣孰非神室爲之包裹哉是故神室一开
而汞出神室一阖而汞没然则神室者灵汞开阖之戸也眞
铅生而爲希眞汞生而爲夷然则神室者铅汞希夷之府也
希则感而絪縕夷则动而絪縕然则神室者乾坤造化之窟
也
阳气发坤日晷南极五星连珠日月合璧金砂依分呼吸相应
华盖上临三台下辅统录之司当密其固诘责能否
火符十二卦始复终坤奎璧室三星居亥之坤卦奎者取五
星聚奎之义璧者取日月合璧之义室者取神室藏神之义
阳气至此消灭巳尽及冬至子之半坤卦下生一阳爻爲复
阳火渐生厯丑寅卯辰巳阳气至南而极阳极生阴俱以二
十四节爲序而春分秋分正当升降之中一分不差一??自
然不盖华盖十六星其形如盖在紫微宫中以应帝座在人
身爲肺肺爲华盖三台六星在紫微宫外在人身爲明堂之
主文昌六星在斗魁之中号南极统星录人长生之籍一名
统录在人身爲朱雀之神言阳火阴符之运金爲金砂金砂
化爲灵汞灵汞复爲金砂其名虽殊其丹则一阳火自复至
坤是爲一周金砂自依春秋一分呼吸相应其有不应用火
者更当防闲密固考究不应之由如华盖上临三台下辅一
君一相各居其位而统录之司执法以诘责其能否也
火链中宫土金入北方水水土金三物变化六十日自然之要
先存後亡或火数过多分两违则或水银不定同处别居刚柔
抗衡不相渉入非火之咎谴责於土
火日也金月也金火二物顺五行六律之气而生故金生水
火生土各吐其精而爲神药大丹只是金母一味金母卽眞
土而金生水火生土能得火候而和合是爲三物三物变化
只在一月一月不足又加一月调火六十日变化自爲证始
则金能生水终则火灭爲土自然之要先存後亡亡则魄灭
魂昌金丹自结其或火数过多分两违则致使水银在金鼎
之中不依轨辙而行有同处别居之患乾体本刚而刚者愈
刚不能制柔坤体本柔而柔者愈柔不能顺刚非火之过多
因中宫金母不纯而精气短少失必在此故不责火而责土
也北方之水中藏白金白金爲母至宝自生故曰金母亦曰
眞土彼以凡银爲母爲土而欲丹之成者谬矣
土鎭中宫笼罩四方三光合度以致太平五脏内养四肢调和
水涸火灭含曜内朗金木相莹闭塞流辉调水温火发之俱化
道近可求
承上上言万物无土不生金丹无土不成眞土坐鎭中宫以
笼罩四方阳火阴水金胎象日月星之三光自然合周天之
度而滋生灵液以致太平断无奔逸之患如人五脏内养四
肢调和而无疾病其理一般水来克火火中有土土返克水
水土相配水涸火灭而灵光朗照於室内金来克木木中有
火火返克金金水相克金伐木荣而流辉闭塞於鼎中此内
水火相生相杀之理妙在口诀难以言传而调水温火水火
一发铅汞龙虎之性情与之俱化其道则近而易求也知外
水火之理则内水火之理亦可求矣然则何以求之曰求之
天地絪縕万物化醕金丹无他只一味元和之气耳
水土独相配翡翠生景云黄黑混元精紫华敷太阳水能生万
物圣人独知之金德尙白链铅以求黄色焉感化生中宫黄金
销不飞灼土烟云起有无互相制上有靑龙居两无宗一有灵
化妙难窥
天一生水土能制水水与土分之则二名合之则一物二物
相配水色本黑得戊土之气而成玄如翡翠生景云之状其
中一黄一黑混爲玄元之精玄元者太阳眞火黑与红合而
成紫爲美金花故曰紫华敷太阳凡此皆水之本体也水爲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乾黄坤白俱藏於中非经火炼
不能自出惟圣人独知其妙铅金之德所尙者白炼之以求
黄色焉而一黄一白分矣因取白金以爲藏神之室是爲中
宫万物感化生自中宫以火克金黄金渐消火灭化爲眞土
成五色摩尼宝珠烟云飈起所谓水能生万物而圣人之所
独知者也总言之金水火三物之妙用金有气有质水火有
气无质妙者少女少女属於兑方金母金父之位以金之有
制火之无以火之无制金之有有无相互制而轻淸灵汞蟠
居神胎之中神胎之上所有者靑龙而巳水火之两无宗金
之一有日魂月魄合度交光滋生金液结而爲丹何者非少
女之灵化哉灵化生於少女之中宫而其妙眞难窥矣
链银於铅神物自生银者金精铅包北灵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阴阳之始故怀银精铅化黄丹寄位五金爲铅外黒色禀北方
内怀金精被褐怀玉外爲狂夫银爲铅母母隐铅中铅者银子
子藏银胞眞素??邈似有似无灰池炎灼铅沈银浮洁白见宝
可造黄舆殻爲金精水还黄液
金丹大药一味乾金金生壬癸水正位北方名曰黑铅水中
金爲水银亦爲金精寄体西方得水滋养愈见生成名曰兑
金兑代坤行事卽爲戊土中涵黄气混於铅砂中因火煅炼
露出白金其性好食木精此金本从北方水中而生其液流
出爲眞水银一名眞汞水银一味大丹头故曰宝银爲殻水
爲液故曰殻爲金精水还黄液皆一脉生成并非杂类此经
专言神丹至此方指出药物以爲丹基言铅中之银可以藏
神爲药之苗链银於铅神物自生银者乾金之精铅者坎水
之灵水居五行之先铅含五彩之色水铅一物其体外黑而
金华隐於其中犹人中藏美玉其外被褐而爲狂夫金能生
水银爲铅母而铅中藏银母隐铅中水生於金铅者银子而
银自铅产子藏银胞如此金华眞汞眞一之气太虚之体??
邈无定以爲有而形质全无以爲无而金花有象必灰池炎
灼潭底日红山头月白铅沈於下银浮於上然後洁白见宝
可造眞土之黄舆而传神递气也至於造成黄舆金精之母
其中水银能变黄液金精爲殻而水爲金液大丹矣炼丹无
别诀但引神水入华池万事毕矣神水者金液之水也华池
者金华之池也药物不眞烧煅何用
径寸之质以混三才天地未分象若鸡子圆中高起状似蓬壶
关闭微密神运其中炉竈取象固密全坚委曲相制以使无虞
自然之理神化无方磁石吸铁隔碍潜通何况鸡子配合而生
金土之德常与汞俱
神室法象解已见前此以法象明神化之理而意重在金土
汞上金者上戴黄金精上釡也土者下负坤元形下釡也汞
者中和流素津中间灵药也言神室之质中圆径寸混合三
才象若鸡子圆中高起坛炉鼎竈上下相接委曲相制似蓬
壶之状而金精运於其中神化无方不可测识无非此感彼
通自然之理观磁石吸铁尙隔碍潜通何况鸡子一乾一坤
相爲配合以运日月之精岂有不生灵汞者哉以是知灵汞
者天魂地魄日精月华之神丹而金土之德则尝与汞俱也
火记不虚作非郑重前文丹术旣着不复重拟故演此诀以附
火记焉
古有丹书述火候功用谓之火记凡六百篇篇卽卦也一日
两卦一月六十卦十月六百卦六十卦卦卦一般则六百篇
篇篇相似二八月亦有篇数缘卯酉沐浴卯月易水安金至
酉月行火止水与寅申月同故不在其数言火记之作乃上
古圣人所撰不是虚作之文非因郑重前文以爲此言神丹
本天魂地魄日精月华圣人以术制炼谓之丹术使丹术不
着则火记无用终於沈匿矣今丹术旣着火记自传不必篇
篇重拟惟炼丹之术有理有诀得理者未必得诀得诀者自
能得理故演此诀以附火记之後细味篇中言言中窍字字
入微无非口诀然则黄帝虽远而口诀之相传者千载如一
日也世之读丹书者流览百家而於此经以其难解而弃之
余爲此惧故作玄解以附上经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