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统品第二十四
大慈大悲普济眞人以业报因縁请问太上
尔时太上道君曰十方世界各有五亿五万
五千五百五十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诸
天开方布域置立天宫天上地下地下天上
日月星辰山川岳渎结炁飞云而成金楼玉
阁宝殿瑶房霞堂紫观星苑云林鸾庭鳯圃
浮空架虚挟旁日月分域布郭万品千名遍
满无间仙眞上圣天帝天师随处安居各施
经教司主録籍生死因縁男女筭命善恶吉
凶昼夜考核剖判人天一一方内一一天中
各有大道各有天尊各有天帝各有天师各
有仙眞衆圣四司五帝使者将军善恶童子
五斗灵官一一教化立法不同皆吾统摄布
化其间善恶报应男女命根罪福縁对宿命
因縁草木蛸蛲一切衆生莫不待我布炁而
得受生矣
?眞品第二十五
道君告普济曰一切有形皆悉浮假念念灭
坏曽不暂停苦恼轮回凡夫不觉三涂往返
万劫辛酸生身受身烦恼缠缚皆由妄想顚
倒执见关心汝等男女灭诸妄想妄想灭巳
方?正眞当须定志静观万法莫不皆空及
我身心内外俱泯离诸缠缚登解脱门出入
逍遥无爲自在不生不灭永断苦因普济曰
衆生苦恼常爲有身生死轮回不能自出云
何方便妄想得除
道君曰衆生妄想顚倒皆从心起强生分别
系念我身触景生迷举心皆妄爲是悮故顚
倒沉沦流浪生死不能自出当须定志智慧
观身骨肉肌肤形骸毛发六根四大五物百
神谛想思惟总无实处共相假合结聚成眞
耒里寻求我在何所身旣是假心则成空空
假非眞悉爲妄想身妄想巳诸法皆然彼我
是非憎爱取舍色嗜香味嫉妬悭贪杀盗邪
婬绮言恶骂凡诸作业泯尔皆除内外清虚
自?眞道普济曰身虽浮假块耳有形痛痒
酸疼风寒暑湿内外动触念念相侵少有不
和忧恼俱至如何观想顿得灭除
道君曰皆是虚妄吾不诳言一切有形悉皆
浮假爲浮假故念念无常衆生执计妄见爲
有若知身不有诸苦皆无但自忘身衆恼俱
灭云何更有痛痒酸疼普济曰衆生妄想执
计巳深顿遣忘身实不可得云何方便但渐
示因縁
道君曰吾向说言当须定志智慧观身谛想
思惟总无实处者王欲渐示衆生除妄想执
计也衆生所以未能除者六根三业未净故
也普济曰六根三业如何得静
道君曰六根者一曰眼根二曰耳根三曰鼻
根四曰舌根五曰身根六曰意根所以谓之
六根六根者能生诸业故也犹如草木生诸
华叶子实展转相生故有六情六欲六染六
入六贼六尘六识等也而色声香味触法本
来空寂不动身心衆生执计妄怀取舍念念
驰竞烦恼缠身以是因縁流浪生死若能用
智慧志审自思惟悟此六根则诸根皆尽三
业者一者身业二者心业三者口业身则杀
盗邪媱心则贪爱瞋痴口则绮言妄语恶口
两舌共成十恶谛思十者无一处眞悉是浮
虚故皆妄想但从三业及以六根渐自灭除
损之又损之定志观身能久行之自?眞道
叙教品第二十六
道君曰元始以一炁化生三炁分爲三天一
曰始炁爲清微天号王清境天宝君所化出
洞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二曰元炁爲
禹余天号上清境灵宝君所化出洞玄经十
二部以教天中九眞三曰玄炁爲大赤天号
太清境神宝君所化出洞神经十二部以教
天中九仙三十六部亦曰三乗一曰大乗二
曰中乗三曰小乗结飞玄之炁自然成章玉
字金书龙文鳯篆大方一丈八角垂芒教化
诸天流通世界始终五劫常转法轮或实或
权有广有畧因机取悟随世修行虽天地运
终而三洞不灭开度群品导引天人三界十
方俱受利益普济曰三洞下世未审何时爲
是同来亦有前後
道君曰毎劫之初洞眞下化人怀道抱德共
处虚无悉奉正眞长生不死次洞玄下化人
物渐离散朴浇淳失道叛德其次洞神下化
人渐浇浮不奉正眞年命短促自是之後人
心破坏三洞不行智慧不兴人鬼交杂运度
促急不满百年念念无常死亡不絶吾重出
世宣行三洞布化人间随代机縁敷扬经教
或大或小随物所冝故元始本文未尽下教
其三清上境四梵天中眞圣修行其文具足
山川洞府海岳仙宫虽有所修亦不备足吾
故命老子托化人间救度衆生演说科戒或
夷或夏或圣或凡周遍十方悉令开度三洞
大法散在人间劝诱男女使勤修习凡大积
罪业累沈迷与道无縁不能信奉惟从僞法
诸杂妖神徒竭一身终归地狱若能信行三
洞大法悉入福堂或白日昇举尸解遁迹隐
形洞宫游行世界长生变号永劫长存錬炁
易形转神入道人莫能识无量无边吾过去
後魔教转兴天下同遵人民夭逝兵戈水火
疾病死亡国破家亡朝夕相继竭其仓库以
事妖邪僞乱日生浇讹时扇饥寒苦恼父子
流移天下愚愚永无悟矣吾念汝辈积劫沉
沦说是要言以示盲聋然三洞经法有二种
一者眞法二者化法眞法者离诸虚妄永劫
长存化法者文字流通随时变灭化法之中
凡有五种一者结飞玄之炁云篆成章离合
自然变化不测在三清上境常住鎭经亿劫
常存眞圣护持二者云书一丈八角焕明在
三界十方诸天五亿随劫昇降应感流传三
者诸天宫殿楼阁台房门戸之间书题诵咏
制伏人物出入修行四者华文叶字玉劄琼
编方丈蓬莱阆苑玄圃乍隐乍显随劫存亡
教习神仙及诸魔鬼五者纸墨缣素竹木漆
书散在人间流传诵咏劫初即下劫末还昇
保国安人开度群品夫经者元始之言教化
衆生使识根源本始宿命因縁罪福报对善
恶吉凶生死门戸方便所由今攺恶从善保
安性命长生无爲归之於道永劫轨模保之
者福降修之者神仙吾所以承元始之教开
化人天将救衆生之徒苦耳子冝奉之
流通品第二十七
道君告普济曰吾自造化天地至于上皇经
无数劫不可称量世出教法应化立身亦复
无数天上天下无极无穷轮转变形随縁开
度或号元始或号虚皇或号太上天尊或号
无极或号自然或号无爲或号大道或号无
形或号髙上或号无名或号至眞或号王帝
或号金皇或号道君或号天老或号老君或
号有古或号先生或号大千或号法王或号
十方化主或号三界大师或号无上法王或
号大圣眞尊或号转轮化主或号慈悲法王
或号无上法师或号天中之尊或号八极眞
君或号九天圣主或号三千化主或号五亿
天君或号大罗教主或号三界导师或号玄
中法师或号玉宸化主或号金阙天尊或号
洞眞法王或号洞玄教主或号洞神法师或
号三洞无上法师或号三天童子或号轮转
眞人或号长生大师或号太医神人或号最
胜医王或号大宗法师或号万法天师或号
法界圣尊或号轮天童子或号日光眞人或
号月光眞人或号星辉童子或号万道法师
或号玉清道主或号上清玄宗或号太清仙
王或号三涂化主或号九幽大师或作天王
或作天君或作天帝或作国王或作帝师或
作道士或作儒宗或作大臣或作国师或作
天仙或作地仙或爲飞仙或爲万物母或爲
万物父或在天爲天帝或在地爲人王或在
日爲日光童子或在月爲月光童子或在天
中爲太乙天尊或在星中爲天皇大帝或作
北极大帝或作七星童子或作五帝眞人或
在星中爲星光眞人或在云中即爲云师或
在风中爲风伯或作雷公或爲雨师或爲千
歳老翁或爲万歳少童或爲龙王或爲鬼主
千变万化不可胜数或凡或圣或男或女或
大或小或长或短或身上生水火或形爲草
木种种应变教化衆生演出经教开度天人
随劫轮转恒存湛然或遣眞人玉女下化诞
生爲帝王国主后妃大臣方便说法救济群
生今止告汝一二名焉始有天地龙汉之初
吾号无形化在玉清境出大洞眞经下代教
化爲万天玄师无上法王经九万九千九百
九十亿万歳延康之时吾号无名化在上清
境出洞玄宝经下代教化爲三界医王太上
眞尊经八万八千八百八十亿万歳赤明开
运吾号梵形又号观世音化在太清境出洞
神仙经下代教化爲十方导师至极天尊经
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亿万歳开皇攺号吾号
虚皇化在元阳宫中敷明三洞下化人间称
太上道君经六万六千六百六十亿万歳逮
至上皇吾号元始化在紫微宫中广布经戒
使仙眞上圣妙行眞人飞天神王无量数衆
各化人间开度一切如此轮转亦无穷也从
劫到劫从天至天随时变见眞应化身因世
立号攺易形名千殊万异止是吾身或假设
师资以相开悟或权先後教导人天今指以
此经付汝施行天上天下十方三界使诸男
女普见法音矣普济曰今奉天尊教命开度
天人愿藉神力宣告诸天普使闻知太上弹
指告衆眞人曰天上天下三界十方一切神
灵仙眞衆圣等吾今以此经付与普济汝等
冝各弘焉於是诸天圣衆各庄严宝座建节
持幢烧香散华鸾舆鳯盖千乗万骑浮空歩
虚一时稽首三声称善奉迎此经各还本所
处处庄严百千万亿七宝之座昼夜讲说敷
敭灵音烧万合灵香散百种宝华奏万天??
乐燃万景神灯供养法具饮食名珍各百千
万亿围绕左右不可称量即以黄玉爲简紫
金书之蔵诸洞府龙宫云房鳯匣题曰
太上业报因縁经矣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縁经卷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