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篇一千言章
第一章二百五十二言
元中有神神之又神吾不知其神神中有元
元之又元吾不知其元元神和合道法自然
吾不知其自然
元神眞道皆从妙出五而一一而五故元
中有神神中有元方其爲神也不自知其
神方其爲元也不自知其元元神和合亦
且不知其和合故虽自然亦且不知其然
左动石应右动左应呼之岀之吸之入之逺
之又逺一之又一神用神一用一吾不知其
用吾曰无爲吾非无爲本不知其用应之者
静神之道
道无所不在充满六合包合虚空苟执其
机则无所不应如抚宫宫动抚角角起盖
有不知其然而然者故左动则右应右动
则左应呼而出之还复吸之吸而入之还
复呼之以爲近耶逺之又逺以爲多耶一
之又一是之谓神虽全於神吾且不知其
用使神用神神神更用则神不知神使一
用一一一更用则一不知一如汞走盘中
一一自圆无使之者故吾曰无爲如此则
虽无爲非无我我不知其用应之者静是
谓神之道
妙元生神吾不知之生吾所谓至生至妙生
妙妙由妙生自生之道吾元言於妙生不可
穷无复得其始吾能知其巳
自妙元降而生神吾不知神之生盖守妙
体元神神自生吾不知其生是谓三生至
生者神生於妙生不可穷旣不可穷则无
得其始无得其始则不见其巳虽不见巳
至妙施而寂还归於妙有若巳者非实巳
也吾能知其巳旣知其巳可复使之起矣
左动左应吾不在左右动右应吾不在右呼
之出之吾不在外吸之入之吾不在内吾始
从而应之巳失吾矣吾所应运守乎大方之
本故无方吾所应变立乎大象之首故无体
左动左应而吾不在左右动右应而吾不
在右则动非我应亦非我呼而出之不知
有我之岀吸而入之不知有我之入盖我
无所不在楞严所谓性空眞火周遍法界
譬如手执阳燧求火於日一虚执镜一处
火生遍世界执遍世界起人固知其有左
有右有呼有吸而不知无所不在殆将无
应无动无出无入若纎毫有应之之心则
役於物之不暇又安知吾之爲吾哉唯吾
守乎大方以应运故其运无方吾唯立乎
无象以应变故其象无体外无方内无髓
非天下至神其孰能与於此哉
吾常变化吾不知其变化吾始一於元中吾
方三化至眞与吾爲一一非一吾用与不用
吾不知其动静神之又神
神之生於元妙之中如云出山须臾之间
变态横生而云未甞自知也吾体於妙一
化於元再化於神三化於眞虽三化而未
甞不一一亦三三亦一用与不用无不皆
化故动亦神静亦神神之又神
第二章三十三言
妙元神一七九三隂阳天地日月土木火金
水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神在无无之元
妙至元渉於象至神渉於数故元篇言苍
素彤龄之象神篇言一七九三之数揆之
河图则一爲下九爲上三爲左七爲右验
之天数则始青得九阳爲木丹光得三阳
爲火素灵得七阳爲金玄上得一阳爲水
皆一七九三之数分布於四方在隂阳爲
气数在天地爲运数在日月爲交数在五
行爲用数庄子曰道与一爲二二与一爲
三自此以徃巧历不能知其数夫自无通
有而至於三而况自有适有乎若以庄子
言之则自有妙之名而三巳具况自妙而
元自元而神则巧暦巳不能筭故自一而
二自二而三三而又三出至於不可腾数
唯神虽散而千万渉於数而非数故曰无
无之元谓之一且不可得而况於三乎
第三章一百二言
天地元合隂阳元交日月元抱三元混无万
象无有是谓元根
元根於无天地非元不合隂阳非元不交
日月非元不明抱者含元着明之谓也
吾元始於初爲神之灵神生虚无虚而不屈
吾曰太元之神初孰能虚无以生神初神初
妙一吾始生妙无虚虚
神者生於妙无元始之中虚而不屈动而
愈岀皆其自然无作之者故太元之神初
孰能虚言虚非能可造也本於至无而生
至神唯本初之神与本初之妙合而至用
故曰一吾始生神虽生矣妙无虚虚
元虚太元之眞虚太一因其初元始太一之
有无神合於太虚太虚元元之神出入於妙
元
元虚之元爲眞虚虽太一亦因之元始太
一妙有妙无必合於元虚之虚而後爲至
故太虚爲元元之神神全则有出有入虽
有出入其迹不胶故曰妙元
第四章八言
天地生神神生天地
神者妙万物而爲言故虚亦有神实亦有
神虚者神之本实者神之含物之未生神
潜於虚物之旣生神潜於有神亦资有以
生故曰天地生神有亦资神以立故曰神
生天地
第五章一百四十四言
元虚元实神爲元一一藏元虚神爲恍惚一
神不止恍惚不可得神眞生恍愡混混於杳
冥吾一不见吾神不闻神交於元虚
始而爲虚其渐必实神在虚不加多神在
实不加少故曰神爲元一此一藏於元虚
爲恍惚之妙若神不凝则恍惚不可得神
眞始凝於太虚之中恍恍惚惚混混於杳
冥虽有一而物莫见虽有神而物莫闻然
吾一未甞不一吾神未甞不神故曰神交
於元虚神交者楞严所谓见犹离见见不
能及者欤
元始之至道至道之虚神定之初太一之始
合神合妙太始元妙元妙太始吾元神之元
元不可得神不可一变化之道神明之用建
基立兆生生化妙
至道集虚基神定之初定极而应则万神
自集集不知集以一化万合妙合神此妙
自然皆吾本始妙元之用求神之元元不
可得若有得有元神亦物矣非神也由其
无得故神不可一千变万化其用不穷与
妙有建基立兆妙生神神神转相生故曰
生生化妙
初吾方在一变三合之神元元始之神神变
化妙应妙应变化神之自然物不知神自然
神乎神
妙合元元合神谓之一变三合之神元此
吾元始之中神神自变变而应物妙应妙
变神之自然自然之神神乎神易曰无思
也无爲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於此夫内无思
则心不知心外无爲则身不知身内不见
心外不见身则寂然不动寂以感通则不
以心知不以身爲无思而无不知无爲而
无不爲是谓通大下之故故者迹也而天
下之迹莫能逃焉此即妙变妙应之谓也
非天下至神其孰能与於此
第六章一百三十四言
一神妙一神元妙神元神动神静神出神入
神有神无神隂神阳神见神闻神恍神惚神
左神右神一神万神神乎神神不知乎神
神一於妙神一於元元亦神妙亦神则动
而静出而入有而无隂而阳见而闻恍而
惚左而右一而万莫不由神之变化神乎
神神不自知其神
吾元始之神神之道神而後知神神妙於一
物鬼神不得其神
道以所证者之分量爲差次上可以兼下
下不得知上唯彼生於此然後知吾之所
故唯神而後知神如楞严所谓色界一十
八天其间有五不还天彼色界四禅但有
钦闻不能知见由是言之天人之相见者
独欲界六天色界四禅十三天而巳且同
爲色界而色界中五不还天巳自不能相
见而况於无色界乎自无色界而上释氏
不名爲天且无色界尚犹身心灭尽定性
见前无业果色而况其上者也此即道家
谓之无爲释氏所谓佛也夫神之所以妙
万物者故能上合太始下合群物合太始
不知太始之无合群物不知群物之有方
出於妙而下与物合唯神能自知鬼神何
足以知之哉故曰神妙於一物鬼神不得
其神
吾元始神之五吞赤内黄吸苍服素救元於
吾元宫太一神母
元始之天非期於五色而五色自生如眼
耳鼻舌之生於形无使知者故收元於元
宫爲太一神母元即玄玄即虚虚爲母於
玄之中吞赤纳黄吸苍服素是爲五行之
眞色亦非吾故欲吞之纳之吸之服之是
四者具於太一之中机动则色应神动则
天随释氏所谓性色眞空性空眞色汝以
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
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所谓吞与纳吸
与服亦发明之义也
吾元始一元七动九镇神始神终复於元元
数始於一成於三中於五变於七究於九
故生数属天自一至五得阳数三成数属
地自六至十得隂数二易三天两地之义
也故数至五爲中中五不用至十爲极极
复归一去五与十则自一至四爲物生之
大数自六至九爲成物之大数自一生二
而有上下上下定而中立旣有上有中有
下则爲三旣有三则有左有右有前有後
则爲四三爲阳故人天得之而竪四爲隂
故傍生得之而横元数之初一爲天二爲
地三天之一即天数爲三两地之二即地
数爲四天数纪之以世地数纪之以界故
世爲三界爲四楞严三四四三宛转十二
天地之大数世界之成坏尽物类生以至
歳日月星辰穷十二变爲一旋复此之谓
物生之大数所谓动於七者政以七纬星
以七纪歳以七成所谓七动者即日月五
星爲纬七纪者四七二十八宿爲经一月
晦朔弦望四七二十八日有竒而日月交
会一歳十二会而晦朔弦望四十八有竒
即七七之数也所谓究於九者天有九天
地有九野位有九品人有九等凡一日之
时十有二全明者七合有时而明爲九自
卯至酉爲全明寅与戌爲有时而明故七
动九镇至十二而极此物成之大数也故
一三五爲阳中之阳七九爲阳中之隂得
道者能使七之隂絶而返於阳九之隂絶
而还於一故谓之七返九还义取诸此故
曰神始神终复归於元元
孰知吾元始知元始之不神无不神矣不神
元始之神
神之妙出有入无变化不测若遂以变化
爲神则非也盖神本於妙无岀於元始之
眞内絶心意意识返於自然则神本不神
唯其不神故神无不神
第七章一百五十言
神不神不神神一神含元万神返一
神犹不神而分神神犹不神而神若心有
所思则神结於所思而止安能以一爲万
神神自用各不相知哉犹非心意意识内
絶情解即万神混生及其含元自归万神
返一方其生亦自然而生及其返亦自然
而返是谓不神之道
吾始化於元始不知神始元元神母孰爲元
元元首神之元元之神相无相有元始不知
吾生自然之道
神本於妙无终无始自然而凝自然而化
化则爲神凝则爲妙妙觉无相化而爲神
神相恍惚妙觉非无神相非有故相有相
无元始不知
神动神静一变一化神视神听莫得其眹神
神不昧吾始得之
我无动静而神动静我无变化而神变化
我无视听而神视听是之谓神神不昧莫
得其眹惟元始得之
妙定其恍惚杳冥之中眞一自然渊渊妙宅
神元一生一神生神神生神不若无神一生
一不若虚一自然得一
知神守神神始不神知一守一一始不一
不神而神神乃不测不一而一万变归一
故恍惚杳冥眞一自然渊渊之宅神之本
也是以神神不若无神一一不若虚一
眞之元守眞元於无用神能长生元生元元
神造化於虚谷吾宅虚谷之妙
得道者守眞元於无用故神能长生人之
所以不能长生者由内六根散爲外用奔
色逐声去而不返傥能知六受用根奔佚
之元守眞去僞旋元自归即六根无用根
尘内销灵光炳然神生无中是谓造化於
虚谷长生之宅
第八章一百八言
神妙神元有无自然吾不知其用
妙元爲自然之无神神爲自然之有妙妙
元而神无中有有神而妙元有中有无皆
本自然吾不知其用
用神之晦定神之明神明神晦神交元黄元
黄交神吾不知其有
晦爲明之根妙爲神之本晦而合妙明而
应变神交元黄元黄者天地也神之交於
天地天地之交於神渉於有者备矣渉於
有吾不知其有
神不神元之子元不元神之母神母不生妙
元神合知母守子道合自然
神爲元之子元爲神之母神之所以不神
者以其岀於元元之所以不元者以其能
生神知元之母守神之子道合自然
元之又元元生黒神之又神神生白知白守
黒神明自来
元元之极爲玄玄爲黒神之极爲显显爲
白知白守黒其白不穷知神守神其神不
测
神来无来元始大朴元中大朴衆器无有神
元妙器
以元中大朴爲器不知器之遇神神之遇
器谓之无来之神非器之器故衆器无有
第九章六十九言
神居妙谷一生虚室虚空妙谷吾元始妙宅
谷虚而受妙虚而应故谷含万象妙含万
神虚室之中至白自生纯一不杂故谓之
一元始之妙如谷如室无所不受神生元
中动而愈有
元一之始神之居抱之守之载之致之盗之
复盗之盗复盗之鬼物徃来妙谷冲虚是谓
眞贼
神之居於元抱之守之载之致之若非我
有也非其有而有之谓之盗学道者之於
神若用非其有盗之复盗之盗之又盗如
鬼物徃来如谷冲虚愈用愈有是谓眞贼
易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生生之不穷用
之而益有如盗他入之物不种不获自然
应用与此同意
神元神武盗不可见元神妙一廓然自得
易曰圣人洗心退藏於宻非古之聪明睿
智神武不杀其孰能与於此神未有不显
武未有不杀有聪明睿智而能洗心以退
藏有神武不用而能致用於不杀非神藏
元无藏神不可得也若极其至则元神妙
一廓然自得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