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斯离去时的狠话,终究成了预言。三年后,西洋诸国以贸易受阻为由,组成联合舰队陈兵东南沿海。更棘手的是,朝中部分大臣因曾与罗伊斯暗中往来,竟上书主张割地赔款,以保太平。
小燕子和尔泰虽已远离朝堂,却无法坐视不理。尔泰主动请缨,重披战甲奔赴前线;小燕子则留在京城,凭借在江湖与民间积累的人脉,组建了一支由商贾、侠客、能工巧匠构成的“民间后援团”。她广发英雄帖,召集精通机关术的能人异士,日夜改良火器,赶制战船图纸。
一日,小燕子在查看新制的连环弩时,发现图纸上的机关构造竟与罗伊斯带来的机械钟原理相通。她突然意识到,这些西洋人早在求亲时,就已在为侵略做准备。
就在战事胶着之际,京城突发瘟疫。太医院束手无策,谣言四起,称这是西洋人施的“诅咒”。小燕子不顾危险,带着民间医师深入疫区。在调查中,她发现瘟疫源头竟是城郊一口水井,水中检测出西洋特有的药草成分——有人蓄意投毒!
追踪线索时,小燕子与神秘黑衣人狭路相逢。交手间,她扯下对方面罩,赫然是个西洋面孔的传教士。严刑逼供下得知,此人是罗伊斯安插的暗桩,投毒意在扰乱后方,配合前线进攻。而更令人心惊的是,朝中那位主张议和的大臣,竟是这场阴谋的内应。
尔泰在前线遭遇敌军新式战舰,炮火凶猛,清军节节败退。关键时刻,小燕子带着改良后的火器与战船设计图亲临战场。她与尔泰并肩站在船头,指挥舰队以灵活阵型穿插敌阵,新式连环弩与火炮齐发,打得联军措手不及。
罗伊斯亲自登上旗舰督战,看到船头的小燕子时,目眦欲裂:“宁燕公主,你以为凭这些小把戏就能赢?”话音未落,小燕子却露出狡黠笑容:“王子殿下,你漏算了一件事——民心。”
随着信号烟花升空,无数民间商船突然从海岸线冲出,船上装满易燃物。这些由渔民、商贾自发组成的“火船队”,借着风向冲向联军舰队。熊熊烈火中,罗伊斯的旗舰轰然爆炸,他在火光中不甘地咆哮,最终葬身火海。
战争结束后,那位通敌大臣被绳之以法,朝中风气为之一振。小燕子和尔泰因战功显赫,获赐“护国柱石”金匾,但他们婉拒了更多赏赐,只愿继续投身民间建设。
他们在沿海开设造船厂,引进西方技术;在京城建立“万国书院”,培养精通外语与科技的人才。苏日娜也带着蒙古商队前来合作,草原的骏马、江南的丝绸、西洋的钟表,在他们搭建的贸易之路上往来不绝。
数十年后,白发的小燕子倚在摇椅上,翻看孩子们编纂的《通商志》。书中详细记载着大清与诸国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还有那句她常说的话:“关起门来只会挨打,敞开心扉才能共赢。”
尔泰端着茶走来,将毯子轻轻盖在她腿上。远处,万国书院的学子们正在演练新式火器,笑声与讨论声随风飘来。小燕子握住他的手,目光望向天际:“你说,罗伊斯若还活着,看到如今的大清,会作何感想?”
尔泰笑着将她揽入怀中:“管他作何感想,我们守好了想守的人,建成了想建的太平盛世,便已不负此生。”
夕阳西下,余晖为这对携手走过风雨的爱侣镀上金边。他们的故事,如同书页间夹着的那朵干花,虽历经岁月,却依旧芬芳,在历史的长卷中,绽放着永不褪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