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长安,空气中弥漫着躁动不安的气息。尚宫局内,苏璃屏退众人,将密报和贝叶经残片铺展在案上。烛光摇曳,映得那些神秘的梵文与星图忽明忽暗。陈玄策斜倚在窗边,左肩的伤口虽已敷药,但毒素残留仍让他不时皱起眉头。
\"崔府与黑市的关联愈发清晰,可这'三钥'究竟是什么?\"苏璃指尖划过舆图上标记的三个坐标,\"平康坊的崔府、东市的绸缎庄,还有西市的波斯香料行,看似普通的商铺,实则暗藏玄机。\"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瓦片轻响。陈玄策反应极快,金错刀出鞘,寒光一闪,一枚淬毒的飞镖被斩落在地。\"有刺客!\"他话音刚落,十余道黑影破窗而入,清一色黑衣蒙面,手中弯刀泛着幽蓝的毒光。
苏璃旋身抽出软剑,剑穗上的银铃发出清脆声响。多年在宫中历练出的敏锐直觉,让她轻易避开致命攻击,软剑如灵蛇般刺向刺客手腕。陈玄策则大开大合,金错刀舞得虎虎生风,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然而,这些刺客显然经过严格训练,配合默契,且招招狠辣,专攻下盘和伤口。
激战中,苏璃瞥见一名刺客腰间晃动的玉佩——双鱼纹!与她从暗桩手中拿到的半块玉佩一模一样。她心中一震,攻势愈发凌厉。就在此时,一道黑影突然从房梁跃下,直取她后心。千钧一发之际,陈玄策猛地扑过来,用后背挡住这致命一击。
\"陈将军!\"苏璃惊呼。陈玄策闷哼一声,嘴角溢出鲜血,但手中的刀却没有丝毫停顿,反手一刀将偷袭者斩倒。刺客们见势不妙,纷纷抛出烟雾弹,借着浓烟遁入夜色。
苏璃急忙扶住陈玄策,看着他后背不断渗出黑血,心急如焚:\"这毒......与你之前中的一样,必须立刻解毒!\"她取出从太医署要来的解药,小心翼翼地为他敷上。陈玄策强撑着笑道:\"无妨,死不了。倒是这些刺客,目标分明是贝叶经和玉符线索。\"
经过一番探查,他们发现刺客们留下的唯一线索,是一枚刻有梵文的铜戒。苏璃对照着贝叶经残片上的文字,辨认出戒面上刻的是\"守护密藏\"之意。\"看来,我们离真相越近,背后的势力就越坐不住。\"陈玄策擦拭着金错刀上的血迹,眼神愈发坚定。
与此同时,崔府书房内,崔侍郎正对着铜镜整理官服,身后站着他的外甥——鸿胪寺少卿。\"苏璃和陈玄策最近动作频频,必须尽快解决他们。\"崔侍郎眼中闪过一丝阴鸷,\"那三钥的秘密,绝不能让他们查到。\"
少卿低头应是,从袖中掏出一份名单:\"舅舅放心,我已安排人手在各个据点埋伏。波斯商队新到的货物,也都藏在了妥当之处。倒是吐蕃和西突厥那边,需要尽快给他们一个交代。\"
崔侍郎冷笑一声:\"急什么?他们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等我们拿到三钥,解开双契之谜,到时候......\"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眼中的野心昭然若揭。
深夜的皇宫,太极殿的灯火依旧明亮。唐太宗手持密报,神色凝重。玉符案、黑市交易、边境异动,诸多线索交织在一起,让这位见惯大风大浪的帝王也感到棘手。\"传李靖进宫。\"他揉了揉眉心,\"看来,是时候收网了。\"
而在长安城的街头巷尾,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苏璃和陈玄策深知,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崔府这一股势力,还有隐藏在暗处的神秘组织。双鱼纹玉佩、三钥之谜、玉符与天竺佛寺的关联,这一个个谜团如同乱麻,等待他们去一一解开。前路艰险,但他们别无选择,唯有继续前行,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