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过雕花槅扇,斜斜投在铺设金砖的地面,映出窗外摇曳的竹影,照亮了空气中细小的浮尘。
暖阁里弥漫着沉水香沉静悠远的味道,夹杂着松烟墨的清苦。
高大书架、楠木书案无声昭示着此处主人的威严。
康熙皇帝正端坐于宽大的紫檀木嵌玉宝座之上,伏案批阅奏折。
他身上穿着明黄色常服袍,肩背挺拔,即使坐着,也能隐约感觉到那远超常人的、接近六尺三寸(约1.88米)的伟岸身躯所带来的沉稳压迫感。
阳光勾勒着他深刻的侧脸线条,高挺鼻梁,略显凌厉的下颌。
那双爱新觉罗家标志性的狭长凤眼,眼尾上挑,此刻凝于军务奏报,眼神淬火精金般冷冽专注,带着掌控一切的自信。
垂手侍立的梁九功听到轻微通报,立刻躬身,用恰到好处的细微声音回禀:
“皇上,纯亲王与福晋前来叩谢天恩,已在暖阁外候旨。”
康熙笔锋略顿,并未抬头:“宣。”声音不高,却清晰穿透帘幕。
他合上奏折搁置一旁,才缓缓抬眼,目光如电投向门口。
门帘无声撩起。
纯亲王隆禧率先步入,御前姿态更显庄重端方,微微垂首。
那双与康熙相似却偏柔和、眼尾微垂的凤眼映入康熙眼帘,其中带着对兄长的恭谨与一丝难辨的期盼。
紧随其后步入这帝心腹地的,正是纯亲王福晋尚寒知。
康熙的目光几乎是第一时间锁定了她。
尚未阅尽美色的康熙,首次这般近距离——仅三四米——打量这位弟媳。
逆光中,女子仿佛被晨光镀上浅金。
系统加持的“楚楚可怜小白花”气质被她演绎十足——低垂眉眼神态柔顺,将那份剔透精致展现无遗。
肌肤胜雪,鸦睫投下安静阴影,小巧鼻梁,淡粉樱唇在光晕中纯净惊心。
简单金玉点缀乌发,反衬容颜清丽绝伦。
康熙眼中掠过一丝惊艳。
这美脆弱又贵气,如温室琼葩。
康熙内心快速掠过一丝念想:如此容色气度,纵是后宫之中亦属上品…若将来大选,有此等品貌兼备者入宫。。。。。
这念头如同水面涟漪,一闪而逝,快得无法捕捉。
“臣弟(隆禧)\/臣妇(尚寒知)叩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夫妇二人齐声叩拜,动作标准而恭谨。
隆禧一丝不苟,尚寒知的动作也极为流畅柔美,仿佛早已刻入骨髓,将那份柔顺演绎得完美无瑕。
康熙目光在她身上略停,转向弟弟,露出一丝兄弟间的温和:“起来吧。自家兄弟,新婚燕尔,不必行此大礼。”
“谢皇上恩典。”两人依言起身。
康熙后倚宝座,扫过隆禧明显比大婚时更有生气的脸,最终落回尚寒知:
“纯亲王气色康健不少,可见这桩姻缘正应天意,身子也好起来了。好!”
隆禧躬身:“托皇兄洪福庇佑。”
康熙颔首,目光定格尚寒知低垂的眼帘,带着意味深长的审视:
“和硕和顺公主前日递了套‘《内帑理则十疏》’,条理清晰,法度周密,尚家推行得力。
公主特意禀明,此乃福晋为娘家管事所拟。”
暖阁一静。
他维持嘉许笑容,目光锐利如鹰隼:
“小小年纪便有管家理财之才干,心思灵巧,见识不凡!隆禧, 你 娶到了一位‘持家有道’的贤内助!”
——‘持家’二字,敲打意图昭然。
隆禧眼中微芒闪动:“福晋心思细腻,是臣弟之幸。”
尚寒知心头警铃狂响,头垂得更低,浓睫完美遮掩眼底情绪,声音带上恰到好处的受宠若惊与谦卑平稳:
“皇上谬赞,臣妇愧不敢当。
不过微末心思,承蒙额娘不弃代为整理上呈。
能入皇上法眼已是天大的福分。
公主常教导,宗室妇安守本分、襄助夫君、谨慎持家乃要务。
臣妇定谨记圣训,恪守本分,不敢懈怠!”
——撇清野心,归功公主,精准划出“持家”界限。
康熙看着这温驯完美的“小白花”,听着滴水不漏的应答,笑容深了几分,透出满意与未尽兴的玩味:
“好,好一个‘恪守本分’。朕心甚慰。”
挥手道,“新妇初入宫,事务繁多,皇祖母等急了。去吧。”
“臣弟(臣妇)告退。”
两人深深叩拜,恭敬退出了威压深重的西暖阁。
门帘落下。
暖阁恢复寂静,只余沉水香无声燃烧。
康熙目光重落三藩奏折,方才插曲似无痕迹,唯嘴角未敛的弧度泄露天机——
这位新弟媳那清丽姿容与机敏,已悄然在帝王心中刻下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