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香院中,薛姨妈得知消息后情绪复杂。
贾环年纪轻轻便获此殊荣,将来有可能成为王爷,若宝钗嫁给他,也算不错的选择,毕竟侧妃的地位远高于庶妃。
薛蟠闯进院子急切询问母亲:“妈,听说环哥儿封国公了?”
薛姨妈瞪了他一眼斥责:“你懂什么!”
薛蟠听后更加着急,粗声说道:“母亲,您想想,环哥儿现在处境艰难,若日后封王,侧妃名额只有两个,要是被他身边的丫头抢了去,到时候您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
我瞧着姨妈那也是靠不住的,总是在我们家占便宜,到头来妹妹年纪大了,嫁不出去,难道真要给宝玉做妾?若真是这样,不如早点许给环哥儿。
要是环哥儿将来封王,妹妹就是侧妃,这岂不是更好?”
薛姨妈被儿子的话吓了一跳,心想姐姐这是在耍弄自己呢。
万一宝丫头长大了嫁不出去,姐姐再来帮忙撮合,说不定真会如她所愿。
想到这里,她不禁冒了一身冷汗。
连亲侄女都能下手,何况是外甥女。
但即便如此,她也不愿意女儿给人做妾。
见薛姨妈沉默不语,薛蟠催促道:“母亲,您就相信姨妈吧,早晚会被坑的。
妹妹若想嫁个正经人家,也只能找个小官或商人的儿子。
现在有这样的良机,您要是错过了,以后一定会后悔!”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房间。
看着儿子的背影,薛姨妈突然觉得他其实很聪明。
薛姨妈下定决心,不过这事还得稳妥些,免得主动送上门去让宝丫头难堪。
此时,她已经完全放弃了将宝丫头嫁给宝玉的想法。
贾环率领五千兵马,平安归来,途中并未遭遇蒙古军队。
回到雁门关后,镇国公王伦、英国公李泰以及平西侯等将领都在城门口迎接。
王伦率先上前道:“宁侯……现在应该称呼您为宁国公了。\"说完,他哈哈大笑,真心为贾环的平安归来感到喜悦。
李泰皮笑肉不笑道:“宁国公果然英勇,竟能逼得蒙古人撤军救援,此番功劳不小。
圣上下旨封您为一等宁国公,实至名归。\"
贾环笑道:“英国公过奖了,不过是手下将士努力的结果,不敢承受这样的赞誉。\"
平西侯笑着说:“宁国公一路辛劳,还是先回营休息吧。\"
王伦拍了一下额头笑道:“对,对,有什么话,晚上庆功宴再说也不迟。\"
张康率五千铁骑回营,对贾环一片赤诚。
关键时候,这支部队只听贾环调遣。
蒙古撤军后,李泰处理完雁门关事务,率军返回神京城。
三月二十八日,大军顺利抵达神京城。
皇城中,大明宫养心殿内,弘武帝坐于御座,喜道:\"诸位爱卿一路辛劳,助朕扬我国威,重创傲慢的蒙古,立下战功,朕定有重赏!\"
李泰、王伦与贾环齐声道:\"全凭陛下洪福,将士用命,我等不过是微功。\"
弘武帝大笑:\"诸位太谦虚了,都回去休息吧,明日早朝再论赏赐。\"
\"臣等遵旨!\"李泰等人退出。
贾环离宫后,与亲兵会合回宁荣街。
他已晋封国公,此次封赏对他无影响。
到宁荣街后,贾环先至荣国府。
入荣庆堂,向贾母行礼:\"孙儿给您请安。\"
贾母坐上首,笑道:\"鸳鸯,扶三爷起来,地凉,别冻坏了。\"
贾环被搀扶坐下,向姐妹们点头致意,只有黛玉的眼神让他动容。
贾母看着贾环,欣慰不已。
自贾代善去世后,她从未想到贾家能有今日。
贾环身着白蟒袍,头戴紫金冠,形似当年的贾代善。
一时感慨,贾母眼中含泪。
当年贾代善病逝,儿子不成器,还牵涉废太子案,原本的国公仅袭一等神威将军。
贾赦曾是恩侯。
更令人意外的是,竟还出了个衔玉而生的宝玉。
为避皇家猜忌,贾母将宝玉当女儿养,因其愧对,倍加宠爱,又送嫡孙女元春入宫,盼贾家能暂缓衰败,只求自己在世时贾家不败落。
贾家因环哥儿再次振兴,甚至有望封王,这让族人十分欣喜。
贾环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已远超宝玉。
贾母看着站在环哥儿身后的鸳鸯,打趣道:\"丫头,看来我要失去你了,快随你三爷去吧!\"
鸳鸯羞得脸通红,向贾环投去一瞥后,坚定地对贾母说:\"奴婢哪里也不去,只愿陪伴老太太。\"
黛玉见贾环被贾母提及时的表情,忍不住调侃,却惹得他尴尬不已。
贾母笑道:\"傻孩子,我怎会亏待你?当初就说要把鸳鸯许配给你三爷,你放心,跟着他不会吃亏。\"
宝钗和湘云低眉沉思,黛玉对贾环的态度愈发玩味,令他无言以对。
鸳鸯更是羞得不敢抬头,贾母安慰道:\"玉儿,往后对鸳鸯要多加照顾,不然我不答应。\"
黛玉笑着保证:\"外祖母,环儿是什么人,您最清楚,鸳鸯姐姐绝不会吃亏。\"
贾母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鸳鸯:\"到了那边,别仗着出身就放肆。\"
见贾母如此体贴,鸳鸯感动落泪:\"老太太,我舍不得您,只想陪在您身边。\"
众人皆感叹鸳鸯重情重义,不慕荣华。
贾母亦动容,说道:\"我也舍不得你,但不能耽误你的未来。\"
黛玉瞪了贾环一眼,柔声劝慰贾母:\"外祖母,两家相距不远,鸳鸯姐姐留下侍奉您便是,只需定期到环儿家小住即可。\"
贾母眼睛一亮,转向贾环询问:\"环哥儿,这样可行?\"
贾环苦笑:\"老祖宗既然都定了,孙儿自当遵从。\"
贾母大笑:\"好,就这么定了,鸳鸯先留在我这儿,等我百年之后,再随你去。\"
贾环说道:“祖母,此事无需着急。
鸳鸯继续服侍您,等我与林妹妹成婚后,再安排其他事宜也不晚。\"
鸳鸯被贾环的话弄得满脸通红,而黛玉则啐道:“胡说什么呢!你小心些!”
贾母听后笑着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你年纪还小,这事不急。\"
众人纷纷上前向鸳鸯道喜,鸳鸯既害羞又甜蜜,能够成为贾环的妾室,她觉得这是莫大的福气。
薛姨妈心中复杂,口中却说道:“鸳鸯这样好的姑娘,确实应该有这样的福气。\"
王熙凤开玩笑道:“鸳鸯啊,若将来三爷封王,你便是侧妃娘娘了。
可别以后发达了,就忘了我。\"
鸳鸯害羞地说道:“姨奶奶说笑了,我只是个丫头,即便真有那一天,那也是三爷的贵妾才有可能封侧妃,我哪里敢想这些?姨奶奶别笑话我了。\"
贾母高兴地说:“环儿,一路辛苦了,先去休息吧。
今晚我做东,请你吃顿饭,为你接风洗尘!”
贾环笑着点头,与黛玉告别后便回到宁国府。
刚到二门,就看到平儿、晴雯以及一群丫头站在那里迎接,她们见到贾环进来,纷纷行礼笑道:“给国公爷问安!”
贾环摆手说道:“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
几个丫头起身,平儿笑着说:“爷刚被封为国公,我们怎么能不恭喜您呢?不然岂不是白让您疼我们一场!”
话音刚落,一个小身影扑向贾环,正是小吉祥子,“三爷,可想死我了!”
贾环摸了摸她的头,笑道:“三爷也很想念你们。\"
晴雯说:“小吉祥,快放开三爷,他一路劳累,现在一定很累,先进屋休息吧,有什么话待会再说。\"
小吉祥听了这话,从贾环怀里出来,对晴雯做了个鬼脸,她虽然调皮,但也知道贾环确实累了,于是拉着贾环的手往屋里走。
在晴雯和香菱的伺候下,贾环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然后躺在里屋。
此时屋内只剩下香菱一人,她拿着个小凳子,双手托腮坐在贾环床边看着他。
贾环见状笑了:“来,到我身边歇会儿。\"
香菱听后脸颊微红,但也没违背贾环的意思,低着头爬上炕,把脸埋进贾环怀里,不敢抬头。
贾环确实疲惫,拍了拍她的后背说:“别乱动,让我睡会儿。\"随后,香菱就像一只安静的小猫般不动了。
贾环迷迷糊糊地睡着,醒来时天已昏暗,他抬头发现香菱正睁大眼睛望着自己,便笑着说:“怎么不睡?”
香菱甜笑回应:“三爷,我不困。\"
看着香菱那憨态可掬的模样,贾环轻轻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香菱害羞得闭上眼睛一动不动。
“三爷,时候不早了,老太太那边派人催了。\"晴雯推门而入,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红着脸说:“香菱,还不快伺候三爷起身,一会儿三爷还要去西府赴宴呢。\"
荣庆堂内,贾母在花厅设宴为贾环接风。
贾家人齐聚一堂,王夫人见贾环迟迟未到,冷声说道:“环儿虽是国公,也不该让我们这么多长辈久等。\"
贾母皱眉道:“住口!今日多喜事,你却尽找不痛快。
环儿刚从边镇回来,一路劳顿,晚些又如何?”
王夫人顿时噤声,薛姨妈在一旁暗暗叹息,姐姐为何至今仍执迷不悟。
忽然,门外传来清脆的通报声:“三爷到,给国公爷请安!”
贾环带着香菱笑着进门,向贾母行礼:“祖母,孙儿来迟,还请原谅。\"
贾母摆手笑道:“不妨事,你辛苦了,我们等一等又有何妨?环儿,快来坐下,大家都等着你呢。\"
众人打量着贾环身上的红色蟒袍,那绣金蟒栩栩如生,让他俊朗的面容更添几分威严。
大厅里众人各怀心思。
家宴上并未设置屏风,贾环走近贾赦和贾政的座位,贾政笑着起身说道:“环哥儿,快来坐!”
贾环忙道:“父亲在此,儿子怎敢坐主位,这岂不是折煞孩儿?”
说着便将贾政按回主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