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练的赢阴曼看着天幕中弘暖的成就,眼中迸发出野心与坚定。
她会努力争取继承人的位置,哪怕不成功,也要在大秦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
赢政欣赏的看着天幕中的女子。
又看向吕雉,人才如今是大秦的了。
若阴曼能加快成长,吕雉以后跟随她,她们必能做出不凡的成就。
蒙恬:“胤禛这是警惕了,不是认输吧?”
李斯:“怎么可能?让一位帝王认输,想什么没事呢?”
萧何:“不过是让弘昭放松警惕,试探他的底线和底牌。”
“也有可能想扰乱弘昭的心神。”
刘季:“那他没戏,要是换了弘晰、弘昀还有两分可能。”
“弘昭都不在意他,他的话弘昭只会左耳进右耳出。”
大秦的臣子都暗中打量这位前世建立大汉的人。
刚开始所有人都看不明白,吊儿郎当的刘季,怎么就有能耐成为开国之君?
接触久了还是不懂,不过这人有几分聪明,能屈能伸,有情又薄情。
刘邦:“娥姁,你成功了,成了更耀眼的存在。”
吕雉:“也少不了陛下的帮助。”
刘邦:“看情况很快也轮到乃公收割了。”
刘恒:“父皇,胤禛察觉到了,防备你了呢!”
刘邦:“太晚了,他没什么底牌可以阻止乃公了。”
刘恒:“父皇,您入戏好深,即将成功的是天幕里的您。”
刘邦:“小崽子,闭嘴,你不许说话了。”
刘邦有时候真受不了儿子的怪言怪语,听着别扭的很。
日常逗父皇几句,刘恒已经形成习惯。
兄弟们笨了些,没人陪他唠嗑几句,只能逮着父皇了。
李世民:“若是姐姐还在,她也能有这般成就。”
“以后朕的小公主们也要养成这样。”
武则天欣赏的瞧着天幕里的人,她已经在李家宗室发现两个不错的小娘子。
希望她们不会让自己失望。
朱元璋:“呵呵……内讧了,好戏快开场了。”
“这大清的好些一出出,看不完。”
朱标:“父皇,我大明的公主……”
朱元璋听懂了儿子的话。
眉头微皱道:“这事暂且不提,咱考虑考虑。”
朱标也没有抱什么希望,只是提一下试探父皇的反应。
母后的身体也越发不好了,朱标心情沉重。
皇太极无奈叹气,这些转世之人对大清生养他的阿玛没什么感情呀!
胤禛打感情牌也不过是无用功。
胤褆:“看来汉高祖要等不及了。”
胤礽:“胤禛的反应也让他不会等太久。”
胤禟:“早些结束这一世也好,好瞧下一世的“幸运儿”是谁?”
胤祉:“怎么对四弟没信心了?万一他还有什么底牌呢?”
胤禟:“那三哥说说,四哥会不会安排暗卫刺杀弘昭?”
胤祉:“啊……不至于闹到搏命的地步?”
胤褆:“皇位更替,怎么就不到搏命之时?”
康熙:“别吵吵,结果估计快出来了,等着看吧!”
【那日胤禛与弘昭谈过以后,朝野上下安静过去三日。】
【三日后,宫里传出消息,胤禛在养心殿晕过去,一睡不醒。】
【弘昀、弘曦迅速行动起来控制京城,传信给各地的人手,稳住各地局势。】
【太医诊脉断定,胤禛因劳累过度,有中风之兆,不确定什么时候会醒。】
【弘昭没有急着登基,选择等一段日子。】
【在胤禛昏迷三日后,乌拉那拉宜修选择自尽,遗言是:不入妃陵,想和她的儿子弘晖葬在一处。】
【雍正八年,昏迷半年的胤禛没有苏醒的迹象,却还活着。】
【弘昭在朝臣的再三恳请之下登上皇位,而胤禛被尊为太上皇,怡窈随之成为太上皇后。】
【胤禛是在弘昭登基半年后苏醒,他很坦然的面对了成为太上皇的结果。】
【看到这些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康熙和胤禛这对父子也算同病相怜了。】
【同样的待遇都体验了一番,其实他们也是幸运的,起码还活着呢!】
【哪个朝代争夺皇位不死几个皇室之人?至少他们没有。】
赢政:“寡人不信弘昭会心软,要么是窈女子不允许,要么就是弘昀。”
萧何:“窈女子似乎不会轻易要人命,因为佛家、道家所说的的功德吗?”
“弘昀也有可能,在不影响他们的情况下,让胤禛活着也没什么。”
李斯:“这样也挺好,不会影响他们的名声,一举多得。”
刘季:“弘昭行动挺迅速的,挺好,够果决。”
蒙恬:“弘昭登基了,很快就该到了揭秘窈女子身世之时了。”
刘邦:“可算成了,虽然没有时候那样轰轰烈烈,这样无声无息也挺好的。”
“名声不受影响,后世对乃公的评价岂不是更好。”
刘恒:“恭喜父皇,儿臣若能转世过去,也要这么无声无息。”
刘邦:“你想的还挺远,万一像始皇那样,条件不允许,看你怎么办。”
刘恒:“适者生存咯。”
刘据好眼馋天幕里的那种药,将人药倒还查不出来,又不会毒死人。
等以后父皇又忌惮他时,这个方法多好啊!
哎……真的好可惜。
刘彻:“据儿,想什么呢?还叹气。”
刘据随口编道:“儿臣在想高祖会怎么对弘晰。”
刘彻:“弘晰?”
卫青:“陛下,就是王莽。”
刘彻:“都成长起来了,还能怎么对付,利益相连,没办法对付了,最多打几架。”
“且王莽是穿越者,脑子里有用的东西可能不少,高祖没必要将人推出去。”
刘据可惜的“哦”了一声。
刘秀:“高祖可算成功登基了,就是可惜不能改成大汉了。”
“能给汉人百姓一些喘息和优待也好。”
李世民:“天幕什么意思?朕夺位也没有要耶耶的命,怎么不提朕呢?”
大臣们:“……”陛下,您忘记了您的两位兄弟了吗?
年轻时的李隆基不发表什么意见,他李家争夺皇位那是斗的天昏地暗。
太宗开的头,他们也没办法,不争就会没命。
可比大清热闹多了,也就始皇那一世可以拿来比较一点点。
大清不是异族统治吗?怎么还将女子排除在外呢?
难道是因为武后的事将以后的人吓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