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会宁府上空,铅云低垂,似是被连日的战火熏染得黯淡无光。
城门内,一场惊心动魄的交锋正进入尾声。
只见地平线上,一排排宋军燧火枪队如黑色的钢铁城墙般缓缓浮现。
他们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都似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燧火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枪管微微上扬,仿佛随时准备将死亡的火焰喷射而出。
随着一声令下,“砰砰砰”的枪响如炸雷般在空气中炸开,硝烟迅速弥漫开来,刺鼻的火药味混合着血腥气,令人作呕。
辽兵们原本严阵以待,脸上带着紧张与不安,很明显他们这些武器还没到人家身旁,可能命就没了,于是只能向上天祈祷子弹射不中他们。
也许他们向天祈祷有用了,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前排的辽兵安然无恙,可后方跟随完颜宗弼的城防军却如同被狂风席卷的麦田,一排排接连倒下。
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瞬间染红了脚下的土地,可是城防军还没看清楚敌人长的怎么样,他们的队友就像被割麦子一样,一排排倒下了。
可是曾经在燕京城看过火绳枪威力的完颜宗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瞪大了双眼,瞳孔中满是惊恐与难以置信,他没想到燧火枪竟然比火绳枪这么厉害,如果这样,自己这半年时间花费无数财务和精力研究出来的火绳枪还有什么用呢?
作为久经沙场的将领,他自然知道这是远程燧火枪射击的可怕威力。
慌乱间,他一把抓住身边一名城防军,将其用力拽到身前,动作粗暴而决绝。
那城防军脸上满是惊恐与绝望,想要挣扎却根本无法摆脱完颜宗弼的钳制。
“砰”的一声枪响,城防军的身体猛地一震,随后缓缓低下头,生命的光彩从他眼中迅速消逝。
而完颜宗弼则趁机一个闪身,如惊弓之鸟般转身向后狂奔。
他跑得狼狈不堪,袍角飞扬,全然忘记下达让城防军撤退的命令。
更多的城防军在枪林弹雨中倒下,惨叫声与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悲惨的死亡乐章。
剩下的城防军见状,再也顾不得什么军令,纷纷丢盔弃甲,撒腿没命地逃窜。
耶律奴哥站在原地,呆若木鸡。
他张大了嘴巴,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脸上写满了震惊与茫然,这就是燧火枪? 这么远的地方都能打到还这么准,那还需要弓箭手干嘛?
与他同样傻眼的,还有那些背叛耶律余睹的辽军将领和士兵们。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皆是不知所措的神情,仿佛一群迷失方向的羔羊。
就在众人惊魂未定之时,队伍中突然传来一声洪亮的喝问:“还不放下武器?
难道等着我命令给你们每一颗子弹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影缓缓走出。
那人身着宋军将领的服饰,身姿挺拔,目光如炬。
仔细一看,竟是许久不见的耶律不六!他的脸上少了几分往日的青涩,多了几分坚毅与沉稳。
耶律不六双手抱胸,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带着一丝威严与自信,扫视着眼前这群曾经的袍泽。
耶律奴哥率先反应过来,他激动地向前迈出几步,声音颤抖地说道:“不六兄弟,真的是你!你……你已加入宋军了?”
说着,他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武器丢在地上,眼中既有重逢的惊喜,又有一丝复杂的情绪。
其他辽军见状,也纷纷放下武器。
他们心里都明白,如果不是耶律不六刚才故意放过他们,此刻他们早已和那些城防军一样,倒在这冰冷的血泊之中了。
耶律不六目光冷峻,并未理会耶律奴哥的寒暄,而是径直走到耶律余睹面前,神色恭敬地拱手说道:“大帅,陛下有令,接下来这些人交由您处置。
但陛下希望她们不能再加入我们的队伍,宋军从不给背叛者机会。
不过,看在我们曾经是弟兄的情分上,我已向陛下求情,放过了他们。
但请务必警告他们绝对不能再加入我们的敌军,否则一旦发现,我们定当格杀勿论,望他们好自为之!”说罢,他猛地转身,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全体将士,追击残敌!”
随后,他带领着宋军队伍如一阵黑色的旋风般疾驰而去,只留下满地狼藉与一脸复杂神情的耶律余睹等人。
耶律余睹望着耶律不六远去的背影,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与感慨。
他微微摇了摇头,声音低沉地说道:“把他们先押下去,日后再做处置。”
很快亲卫上前,将那些投降的辽兵押解而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军的大部队开始向着会宁府进发。
只见旌旗飘扬,遮天蔽日。
骑兵们骑着高头大马,昂首挺胸,马蹄声如战鼓般震撼大地。
步兵们步伐整齐,口号响亮,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胜利之师的威严与气势。
他们身上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手中的武器锋利无比,仿佛在诉说着一路征战的辉煌。
当宋军大部队来到会宁府城门时,城门的防御瞬间被宋军接手。
耶律余睹无奈地挥了挥手,命令自己的亲卫退下。
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神色略显落寞。
此时的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过往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迷茫。
为了保证宋帝赵翊和慧妃的安全,首先进城的是宋帝赵翊的护卫军——近卫军第一军。
这支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士兵们一个个英姿飒爽,眼神坚定。
他们手持长枪,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地进入城门。
城门两侧的百姓们,有的躲在家中不敢露面,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支威风凛凛的军队。
随后,其他部队依次进城。
骑兵们纵马疾驰,扬起阵阵尘土,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眼神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步兵们则有序地跟进,队伍中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与口号声,仿佛在向这座城市宣告着宋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