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汴京的东宫书房内,赵翊静静地伫立在巨大的舆图前,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投射在绘满山河的图上,忽长忽短。
案几上,来自各地的军改验收文书堆积如山,烛光跳动间,能清晰看见封皮上鲜红的大印。
他伸手轻轻抚过舆图上南方的区域,那里刚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平叛。
宗泽和张叔夜,宛如两把锋利的利刃,迅速平定了南方的叛乱。
叛乱初起时,消息如惊雷般传入汴京,朝堂震动,不少大臣惶惶不可终日。
然而,宗泽和张叔夜迅速集结兵力,凭借着对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出色的指挥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局面。
他们对叛军的行动了如指掌,每一次出击都恰到好处,仿佛提前知晓叛军的每一步计划。
这不仅得益于朝廷强大的情报网络,更彰显了军改后军队的高效与协同。
南方的快速平叛,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各地某些将领心存侥幸的幻想。
原本那些试图观望、拖延军改的人,看到南方的局势,彻底明白朝廷推行军改的决心如钢铁般不可动摇,任何讨价还价的想法都只能化为泡影,无奈之下,只能乖乖接受军改的验收。
赵翊的目光又移向西军所在之处,想起李家军的事,他微微皱起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种师道,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凭借着多年的威望和智慧,成功劝导李家军迷途知返。
赵翊原本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倘若李家军执意叛乱,王勇早已待命,准备给予李家军致命一击。
他也考虑过李家军可能投降西夏李乾顺的情况,但赵翊深知李乾顺不敢轻易接纳李家军。
大宋数十万精锐之师,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一旦被激怒,将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西夏若接纳李家军,无异于引火烧身,宋军的铁蹄将再次踏破西夏的边境,让其城池面临兵临城下的危机。
还好,李家军最终听从了种师道的劝导,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内战。
军改的成功,意味着赵翊承诺的发军饷时刻到来。
在这之前,他着手让宋明远筹备大宋银行。
宋明远原本是兵部的一个主事,一次偶然的机会,赵翊与他交谈,发现这个年轻人思维极其活跃,言辞间充满了新奇的想法。每次讨论事情,宋明远总喜欢据理力争,讨价还价,但他的观点往往切中要害,展现出非凡的经商头脑。
有一次,兵部采购一批军需物资,宋明远负责谈判。
以往采购此类物资,朝廷往往要花费高昂的价格,且质量参差不齐。
宋明远接手后,先是对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到不同供应商的成本和竞争态势。
在谈判中,他巧妙地运用这些信息,与供应商展开了激烈的讨价还价。
他不仅指出其他供应商的优势,还提出了长期合作的诱人条件,最终以低于以往三成的价格购得了质量上乘的物资。
还有一次,兵部处理一批闲置的装备,宋明远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方案。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低价抛售,而是组织了一场拍卖会,吸引了众多民间买家和周边势力的参与。
通过精心的策划和宣传,这场拍卖会不仅让闲置装备卖出了高价,还为兵部带来了一笔可观的额外收入。
赵翊意识到,这样的经商人才在兵部实在是被埋没了,于是果断将他调到身边,委以筹备大宋银行的重任。
赵翊将银行的主要事项向宋明远详细说明,话还未说完,宋明远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银行未来的发展蓝图。
仅仅三天后,大宋银行的总行便在汴京拔地而起。
总行的建筑气势恢宏,雕梁画栋,门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不到一个星期,各分行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展业务。
银行的工作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服务周到,业务熟练,很快便赢得了民众的信任。
为了让货币流通更加方便,赵翊决定在早期川蜀流行的“交子”基础上,加上先进的防伪标志,发行一贯等价于一银元的纸钞。
他深知纸钞的发行将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在技术尚未完善之前,他决定先按兵不动,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
此时,赵翊下达命令,让宋明远立刻按照原计划,让各分行准备银两,发放到将士手中。
并规定,将士若将饷银存入银行,可享有3%的利率优惠。
在汴京的军营里,将士们整齐地排列着,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当负责发放饷银的官员将一锭锭白银递到他们手中时,整个军营沸腾了起来。“真没想到,太子殿下真的说到做到!”
一个年轻的士兵激动地说道,他紧紧握着手中的白银,仿佛握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是啊,以前总担心军改是骗人的,现在看来,太子殿下是真心为我们着想。”旁边一个老兵感慨地说,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多年来,他见过太多的承诺如同泡影,如今太子的兑现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南方的军营,宗泽亲自监督饷银的发放。将士们领到饷银后,欢呼雀跃。
一个士兵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喊道:“有了这笔钱,我就能给家里寄些回去,让爹娘过上好日子了!”另一个士兵则笑着说:“说不定还能给妹妹买件新衣裳,她长这么大,还没穿过新衣服呢。”宗泽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深知,军改的成功,不仅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更赢得了士兵们的心,太子的影响力更覆盖全国的军队里。
在西军的军营里,李家军的将士们也领到了饷银。
他们的心情格外复杂,既有对过去错误抉择的后怕,也有对太子宽容的感激。
一个将领感慨地说:“多亏了种老将军的劝导,不然我们不仅要与朝廷为敌,有可能还是背着叛国的骂名死去,更不可能拿不到这笔饷银。”另一个士兵也附和道:“是啊,以后我们一定要忠心耿耿,为太子,为大宋效力。”
当银行的工作人员向将士们介绍,饷银短期不用可以存入银行赚钱,还能享受3%的年利率时,士兵们都惊呆了。
“什么?放到银行不像钱庄那样收保护费,还能赚钱?”一个士兵惊讶地问道,眼中充满了怀疑。“没错,这是太子殿下为大家谋的福利。”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道。“这可真是太好了!”一个年轻的士兵兴奋地说,“我正愁这笔钱没地方放呢,存银行既能赚钱,又安全。”其他士兵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经过一番思考,大多数将士除了寄出一部分给家里,留下一些急用外,都将饷银存入了银行。
随着饷银的发放和银行的推广,军队的士气空前高涨。
赵翊站在东宫的城楼上,望着远处的军营,心中充满了感慨。军改的成功,大宋银行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军队的后顾之忧,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基础。
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只要他心怀天下,心系百姓,就一定能带领大宋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夜幕降临,汴京的灯火辉煌,宛如星河洒落人间。
大宋银行的招牌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军营里传来士兵们欢快的笑声。
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赵翊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将继续为大宋的繁荣而努力奋斗,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