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负手站在河间府的庭院之中,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些许北方特有的干爽气息。
阳光洒落在他的身上,却未能驱散他眼眸深处那一抹淡淡的怅惘。自从来到河间府,他仿佛挣脱了那束缚他许久的帝王枷锁,真正体会到了人间快乐的滋味。
“陛下,看你又出神了。”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徽宗转过身,便看到向后迈着轻盈的步伐向他走来。
向后的面容依旧温婉动人,岁月似乎格外眷顾她,只是眼角眉梢多了几分历经沧桑后的淡然。
徽宗微微抬手,握住向后的手,轻声道:“朕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从前的日子。那时,朕还只是个端王爷,没有这江山社稷的重担,何等逍遥自在。”
向后轻轻颔首,眼中浮现出回忆的光芒:“是啊,那时我们一家三口,在这河间府度过了多么快乐的三年时光。
翊儿那时还小,整日里围着我们嬉笑玩耍。”
提到赵翊,徽宗的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翊儿这孩子,真是让朕又惊又喜。
他精通兵法,训练军队、指挥作战都有一套。
自从他执政以来,朝廷安稳,竟没有什么大的风浪。”
两人缓缓踱步,沿着曾经走过无数次的小路,每一处角落都勾起他们深深的回忆。
曾经,徽宗最大的爱好便是蹴鞠,闲暇时便在这河间府的空地上与府中的小厮们尽情追逐嬉戏,汗水湿透衣衫,却笑得那般肆意。
兴致来了,他还会与向后一同游山玩水,河间府周边的山水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心情好时,他挥毫泼墨,作画写字,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哲宗英年早逝且无子嗣,皇位的争夺瞬间拉开帷幕。
那时的徽宗,虽无心皇位,却因呼声最高而被卷入这场权力的漩涡。
为了让他退出竞选,那些心怀叵测之人竟将他视为珍宝的嫡子赵翊拐走。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向后因此性情大变,而徽宗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他永远记得,那是他带着嫡子外出游玩时,一个疏忽,便让歹人钻了空子,从此与爱子分离多年。
好在老天有眼,在大宋面临危急存亡之际,赵翊回来了。
他不仅肩负起挽救大宋命运的重任,还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就拿小小的香皂来说,他竟能搞出那么多花样,如今仅靠香皂的进项财富就可以与大宋的国库相比。
徽宗每每想到此处,都不禁感叹:“这孩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真如他所说,是那个老道长传授的?”
说着,徽宗从袖中拿出黄城司传来的情报,递给向后:“你看看,这上面写的都是翊儿这些日子的功绩。
军事、政治、经济,样样出色。朕有时候都在想,要不干脆把皇位传给他,你我二人就可以继续过这种有烟火气的轻松日子,你觉得如何?”
向后心中大喜,可她深知此事不能表现得过于急切。
她微微垂眸,略作思索后,轻声说道:“陛下所言虽好,但翊儿毕竟还年轻,经验尚欠。此时登位,恐怕过于太早。还需再历练历练,方能担当起这天下重任。”
徽宗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你说得对,他确实还得好好历练历练。不过,有这样出色的儿子,朕这心里踏实啊!”
就在这时,宋公公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封信件,神色略显焦急:“陛下,太子急件到!”
徽宗接过信件,先是缓缓展开,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看着看着,他的眉头渐渐皱起,随后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
读完之后,他长舒一口气,对宋公公说道:“你告诉他,事情朕已了解清楚,他可以便宜从事,全权处置。”说罢,他又让人取来尚方宝剑,一并交给宋公公:“你带着尚方宝剑回去宣旨,就说朕命他务必妥善处理此事,莫要让朕失望。”
宋公公领命而去,徽宗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向后轻轻靠在他的肩头,柔声道:“陛下,莫要太过忧心。翊儿定能处理好此事。”
徽宗点了点头:“朕相信他。
只是这天下局势复杂,朕虽想放权让他历练,却又放心不下。”
“陛下,我们能做的,便是在一旁默默支持他。”向后安慰道。
两人回到屋内,徽宗坐在案前,手中依旧把玩着那封情报。
他的思绪飘回到了赵翊刚回来的时候。那时的赵翊,虽然带着几分稚嫩,却眼神坚定,浑身散发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在短短时间内,他便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军事上,赵翊深知大宋军队的弊病。他着手整顿军队,加强训练,选拔有才能的将领。
他亲自制定训练计划,引入新的战术和武器,使得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在他的指挥下,宋军多次击退外敌的侵扰,边境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政治上,赵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选拔贤能之士进入朝堂。
他还注重民生,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在他的努力下,朝廷内部的风气焕然一新,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
而最让人惊叹的,便是赵翊的经济头脑。
他仅仅凭借一个小小的香皂,便打开了大宋经济的新局面。
他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将香皂推广到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香皂带来的丰厚利润,不仅充实了国库,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大宋经济的繁荣。
徽宗想到这里,不禁再次感叹:“这孩子,真是大宋的福星啊!”
向后坐在一旁,看着徽宗欣慰的模样,心中也满是欢喜。
她回想起赵翊小时候的点点滴滴,那时的他,天真可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如今,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男子汉,肩负起了挽救大宋命运的重任。
“陛下,你还记得翊儿小时候最喜欢玩的那个蹴鞠吗?”向后突然问道。
徽宗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当然记得。那蹴鞠还是朕亲手为他做的呢。
他整日抱着那个蹴鞠,在府里跑来跑去,笑声都能传遍整个河间府。”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向后感慨道,“仿佛只是一转眼,翊儿就长大了。”
两人又聊起了许多赵翊小时候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
在这短暂的时光里,他们忘却了朝堂的纷争,忘却了天下的重担,只是一对普通的父母,回忆着孩子成长的点点。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河间府的屋顶上,给这座古老的府邸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徽宗和向后静静地坐在屋内,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他们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度过重重难关,迎来大宋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