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十八年(1813 年),岁在癸酉,这一年闰八月,九月十五,
本应是中秋佳节的余韵尚在,却成了清王朝宫廷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天。
九月十五日,乃此年中第二个中秋日,仿佛预示着这一年注定与往常不同。
就在这一天,紫禁城东华门外,火药爆炸声与枪声交织,刀剑撞击声不绝于耳。
“不好了,贼人攻打皇宫,快来人呐!”太监和宫女惊恐的叫声,划破了紫禁城上空的宁静,传得很远很远。
皇次子旻宁正在书房研读《春秋》,听闻惊呼声,心中“咯噔”一下,书本一扔,抄起一杆猎枪,敏捷地跳上大殿顶部。
举目远眺,只见一群白布缠头、腰系白布的贼人,气势汹汹在攻打城门。
旻宁神色镇定,迅速填上弹珠,点燃火绳,瞄准!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一名贼人应声从宫门上跌落下去。
紧接着,“乒乒乓乓叮叮当当”的嘈杂声愈发激烈,嘉庆朝最危险的事变——“癸酉之变”,就此爆发。
带领这群贼人攻打皇宫的,正是天理教直隶教主林清,因此,此次宫变也被称作“天理教起义”或“癸酉之变”。
“……”
“天理教”,这一民间秘密宗教团体,本是白莲教的分支,
主要活跃在京畿及周边地区,诸如直隶(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它由白莲教多个教派融合而成,主要首领有林清、李文成、冯克善。
林清,浙江绍兴人,长大后随父迁至北京郊县大兴讨生活。
他早年的经历可谓波折不断,身份变换频繁,家僮、仆人、书吏、药铺伙计、衙役、更夫,无一不做。
尽管他奋力拼搏,却始终难以冲破阶层的桎梏,只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
一次偶然机遇,他加入了荣华会(白莲教支派),自此,眼前仿佛豁然开朗。
凭借在底层练就的拉拢人心的手段,和巧言善辩的口才,他在众教徒的簇拥下,成为“坎卦”教主。
起初,天理教亦称八卦教,林清只是其中一位教主。
随着时光流转,林清的能力逐渐崭露头角,他将众多教主聚集起来,整合为一个多教派组织,易名为天理教。
他自己则自号“天理王”。
另一位关键人物李文成,河南滑县人,木工出身,家境贫寒。
在天理教内,他掌管“震卦”,兼管九宫,统管八卦,被众人推举为教主。
他自称是“大明顺天李真主”,宣称自己是李自成转世,在教中威望极高。
冯克善与李文成乃是同乡,同为河南滑县人。
他出身于乡村低级乡绅家庭,相较于林清和李文成,家境稍好。
他的连襟牛亮臣,是滑县知县衙门库书。
冯克善自幼习武,先后师从山东济宁人王祥习练八卦拳,后又拜师学习梅花拳。
据说其功夫高强,十几个壮汉都难以近身。这三位各有所长的人物,后来成为了天理教的三大教主。
林清称“天皇”,李文成称“人皇”,冯克善称“地皇”。
嘉庆十六年,林清、李文成、冯克善等人秘密集会,精心谋划起义大计。
他们计划兵分三路,林清攻取北京,李文成占领河南,冯克善夺取山东,
约定于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同时起事,目标直指推翻清王朝统治。
此后,三位教主便在期待中等待这一神圣时刻的来临。
然而,世事难料,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河南的李文成等人,因准备起义的机密不慎泄露,被知县强克捷逮捕入狱。
李文成还遭受了“刑断其胫”的残酷刑罚。
为营救李文成,冯克善等人无奈之下,于九月初七在河南滑县提前起义,比原定计划提前了许多。
在冯克善连襟牛亮臣的协助下,滑县天理教徒里应外合,成功攻下县城,救出李文成。
牛亮臣杀死知县强克捷及滑城官吏三十余人,起义军迅速占据滑城。
李文成在此“开帅府,设羽帐”,任命牛亮臣为军师,宋元成为大元帅,秦学曾为提调兵马总先锋,
竖起“大明天顺李真主”的大旗,正式拉开起义大幕。
此后,起义军攻占滑县附近的道口、桃源,与滑城形成犄角之势,并向北攻打浚县。
与此同时,山东西南的曹县、定陶等地的天理教徒,得知河南起义提前后,
也于九月初十日黎明,在朱成贵、李克让等人的带领下,杀进县衙,占领县城。
直隶南部的开州(今河南濮阳)、东明、长垣等地,同样有天理教起义活动。
只是这些地区的起义队伍较为分散,力量相对薄弱。
而远在北京的林清,由于未能及时得知河南起义提前的消息,仍按原计划准备于九月十五日发动起义。
起义前,林清做了诸多准备工作。他用金钱和许诺,秘密拉拢宫中太监刘得财、刘金、杨进忠等人作为内应。
承诺事成之后,封这几名太监为开国元勋。
这几个内应太监皆出身于大兴附近的贫苦家庭,在宫中饱受大太监的压迫与殴打,渴望推翻皇朝,创建太平盛世。
无巧不成书,林清通过太监得知,九月十五日的前两天,嘉庆皇帝要率领后宫宫妃以及朝中重臣,一同前往承德避暑山庄过中秋节。
林清听闻此消息,大喜过望,暗自思忖:“他奶奶滴,活该天理教起义要成功,届时宫中守卫必定空虚。”
于是,林清积极筹备,集合了一支百余人的起义队伍,锻造大刀,购置火药枪。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提前模仿皇宫守卫情况进行预演,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周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九月十五日,这个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一大早,林清将队伍分成若干小分队。
每队由小头目带队,手持白旗,头缠白头巾,腰系白布条,各自按照分工,兵分东、西两路进发。
东路以教徒陈爽带头,刘呈祥押后,由太监刘得财、刘金引路;
西路由教徒陈文魁带头,刘永泰押后,太监杨进忠、高广福引路,太监阎进喜在中间接应。
出发前,林清设坛作法,口中念念有词,提笔在白布上写下“同心合我,永不分离”“四季平安”等字样,
宣称弥勒佛下凡,定会保佑这些造反之人马到功成。
其他天理教教徒则扮作行商小贩,推车里暗藏武器,陆陆续续来到紫禁城下。
午时,各方准备就绪,起义正式打响。
东路进攻东华门的起义军,因与守门官军发生冲突,仅有陈爽等五六人冲进城门。
在太监引导下,他们在协和门、苍震门附近与官军展开激烈搏斗,
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东路进攻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