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张红旗见大水散去,便命令士兵下山,搜寻那些没被淹死、呛死的燕国士兵。这些侥幸活下来的燕兵,或趴在废墟之中,或躺在泥泞之地,个个面色苍白,眼中充满了绝望。
面对这些毫无还手之力的敌人,子弟兵们并未手软。他们按照张红旗的命令,果断地将这些燕国士兵一一斩杀。尽管这些士兵在洪水中侥幸存活下来,但他们的命运却早已注定。在这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上,只有强者才能生存。
战斗结束后,张红旗命令士兵清点战利品,收集敌人的武器、铠甲和战马等物资,这些都是未来战斗中的重要资源,他们必须带回去。
一切准备就绪后,子弟兵们就地用饭。饭后稍作休整,他们便踏上了归程。在午后的阳光下,子弟兵的身影逐渐远去,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几天后,张红旗率军回到黄图沙漠,得知刘轩已带人寻找他们,便留下邵春来、高举合等伤员,自己率队追赶。
途中,张红旗遇到了邓凯一部。从邓凯口中得知,刘轩命他携带秘密武器去前方部落接应,张红旗担心刘轩遇到意外,便命令邓凯率领步卒殿后,自己则带领骑兵加速前进。恰好遭遇了从黑山城败退下来的刘轩一行人。
刘轩听张红旗讲述了以往经过,赞许地点点头,问道:“以你的判断,油城的那支燕军,会追到这里来吗?”
张红旗肯定地说道:“会。虽然我们刚才用手榴弹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既然我们没有选择追击,他们定会推断出我们手中的手榴弹数量有限,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刘轩接着问道:“我们这些人肯定是跑不过燕国骑兵,如果你是主帅,会怎么做?”
张红旗略显无奈的摇摇头,道:“我暂无万全之策,唯有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
刘轩微微颔首,道:“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张红旗见刘轩把指挥权交给自己,知道王爷是在考验自己,便开始指挥士兵进行防御准备。不久,远处传来了燕军铁蹄轰鸣的声音,片刻之后,铁蹄声由远及近,慕容飞燕率领燕国骑兵赶了过来。此时,汉军已摆出鱼鳞阵形,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横亘着燕军面前。
慕容飞燕紧勒战马,看了看严阵以待的汉国士兵,接着把目光直射向前方高处。那里汉军大纛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在纛旗之下,一名青年将领青衣飘飘,负手而立,显得从容不迫,知他便是敌国的主帅、汉国晋王刘轩,那个令本国数个部落覆灭的传奇人物。
与此同时,刘轩的目光也锁定在对方主将身上。这个在战场上将邵春来射伤的姑娘,让自己统兵以来吃了唯一一次败仗,让他不敢小觑。她小小年纪,便能调动千军万马,必定在燕国身份显赫。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虽然彼此间相隔甚远,看不清对方容貌,但均能从对方那里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杀气,如同实质般在空气中碰撞、交织。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没有言语的交锋,只有意志与勇气的直接对话。
两人的心中同时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干掉他(她),定会让本国的士兵迅速取胜。于是,一人取下了弓箭,一人端起了火枪。此时两人之间的距离,即超出弓箭的攻击范围,也不在火枪的射程之内。
突然间,慕容飞燕策马奔驰,身形矫健如同飞燕;而刘轩则向前急奔,步伐稳健有力,两人都在寻找着最佳的攻击时机和角度,准备给对方致命一击。
战场上,突然变得寂静无声,几千双眼睛紧盯着两人,双方士兵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这不仅是主帅个人之间的对决,更是两军命运的较量。
“碰!”刘轩扣动了扳机。燕国士兵只见刘轩身前火光一闪,接着自家公主仰面朝天地摔下了战马。
战斗就这样结束了,拓跋泰见慕容飞燕落马,吓的魂飞天外,公主死在自己军中,皇帝定会砍了他脑袋,此时他哪还有心思打仗,赶紧命令士兵后撤。
汉军并没有追击,燕军是后撤,可不是溃败,冒然追过去,他们阵型乱了,反而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