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点,又到了集体刷到杀人案解说视频的时间。
今天的《谜案追凶》系列又迎来了新案件,阴森的配乐加上真真假假的视频,惊悚异常。
“大家晚上好,我是老九,今天要讲的案子,是一起堪称丧尽天良的深夜焚尸案。”
“事情发生在赫赫有名的鬼岭坡,那里有长达两公里的连续下坡弯道,一年里总要出个十几次事故。这天晚上十点,一辆车飞快驶过弯道,迎面碰上一辆打着远光灯的车,大灯闪得根本看不清楚前路,司机反应过来时,车已经来不及再次转弯,重重擦碰上护栏,他以为顶多是擦碰,结果此时却听见咚的一声,车前面撞到一个人!”
“司机吓得魂都没了,赶紧下车查看。接近十米高的山崖,黑夜里那抹人影就这么滚落下去,带动石渣滑落的响声像山体滑坡,等了几分钟,山崖下什么声音都没了,寂静得让人恐慌。”
“人肯定死了!司机要想到自己要是被抓住,肯定要负全责,那个闪大灯的车早就跑没影了,这里又没监控……对啊,这里没监控。他犹豫了几秒,不敢再往下看,匆忙返回车里,几秒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原本到这里也就是场车祸而已,可是山崖下原本死了的人却奇迹般还剩一口气,他努力挪动着手脚想往上爬,黑暗中身上却突然燃起了火,烧得他痛苦地哀嚎……”
重伤者的微弱哀鸣声,隔着将近十米的山崖已经听不见了,只能看见烧起来的火焰。
“她”睁开眼,眼睛里倒映着火焰的亮光。
亮光里的人被高温灼烧得扭曲变形,已经奄奄一息,没办法做出大动作,剩下的一口气支撑着他伸出手想往上攀爬求救。
但最后,那只手也没能抓住任何求生之路,反倒被蔓延的火光整个吞没。
“她”在高处看着,杀人后紧绷不安的感觉随着尸体的一动不动、火焰的蔓延,逐渐变成扭曲的得意。
还有一点遗憾。
隔得太远,没办法听见他哈巴狗一样跪下痛哭流涕求救的样子,真可惜。
火燃得越来越大,扭曲的人形被吞噬了边缘,焦臭味顺着风吹到鼻尖。“她”冷笑一声,借着夜色的掩盖,悄无声息转身离开山崖边。
凌晨一两点的山路黑得像浓重粘稠的墨,弯道对冲的风吹得山崖上重重树影发出呻吟尖笑的声音,像索命的鬼魂。
谈迦猛然惊醒——
喘息填满房间,重重的心跳激起热汗,她掀开薄被,抓起手机给郑岩打了个电话。
“郑队,我又梦到了一起凶杀案。”
……
郑岩在凌晨的空旷街道接到了谈迦。
车门被砰一声关上,郑岩直接问:“你具体说说那个地方。”
“是个下坡弯道,上下都是山坡,没有灯,车很少,路右边有护栏。”
她快速描述几句,停顿下,仔细回忆后又推测出两个重点:“受害者滚落的地方应该是两个山坡之间的夹角,有很多矮树丛,凶手站在弯道往下看,左手边应该是连接两个山坡的短桥。”
郑岩发挥出从业十几年的经验,迅速想出几个相似的地方。
再从系统里找出每个地方的俯拍照给她看。
“你尝试着找出来,不用急,找不出来我们可以再找交警帮忙。”
谈迦一边辨认一边说:“我不急。从梦里看,受害者大概率已经死了,凶手是盯着他被烧得动不了了才走的。”
所以不需要极速援救,也没机会能一把抓住凶手。
她想起那团火光,又说:“现在是夏天,没有干燥树叶助燃衣服又薄,能烧得那么充分,可能泼了汽油之类的助燃剂。”
郑岩皱眉:“专门在凌晨的山路上抛尸焚尸,还站在原地看了会儿,凶手肯定很了解那一段路。远抛近埋,他应该不是周围的人但经常光顾那段路。”
谈迦点点头,在地图上搜寻的目光突然定格在其中一个地方。
“这里,周围的环境很像。”
“鬼岭坡。”郑岩认出地点,立马启动车,引擎声在住宅区下响起几秒后疾驰而去。
是睡梦中的人翻身就能忽略掉的动静,但十三层的某扇窗忽然咔哒一声打开。
林之樾看着绝尘而去的车尾,向着他们离开的方向眺望。
那是北门区。
出了北门的居民区,就是一条通往外省的盘山公路,中间有一截下坡路长达两公里。
凌晨四点,谈迦和郑岩到达了鬼岭坡。
车大灯刺破泛着雾气的夜色,郑岩从车里拿了个多功能强力手电筒出来,站在护栏边往下扫射。
“是这里吗?”
“我想想。”下面是黑洞洞的坡底,谈迦闭上眼,再次回想起梦里模糊的场景。
“她”看着死者在山崖下燃烧,脚的部位应该是被藤蔓遮住了一点,当时火往左飘,腿离右边的水泥护栏要更近一点……
她睁开眼,移动位置直到视线内的情景和梦里一样。
“在这儿——”
强力手电筒跟着照过去,郑岩拽着边上的树藤往下下了几步,终于发现一点剩余的火星。
“找到了,”他声音沉重,“打电话叫人吧。”
天亮之后,刑侦二队的人齐聚在鬼岭坡。
警车闪烁着红蓝光,距离两公里外就开始布置道路占用警示,警戒线延长到了前后一公里。
痕检到场,看见坡底被保护的现场就吸口气。
“野外抛尸焚尸案啊,烧了多久了?”
“四五个小时吧。”
“那你们发现得还真快,这种没人会路过的山坡底下,往往人死了几年都不一定能被发现。”
郑岩和谈迦交换个眼神,错开各自看向不同的地方。
“是挺快的,刚好有人看到了火光。老李呢?这种案子主要还得靠尸检。”
老李刚拎着箱子下车呢,眼睛半睁着,从兜里掏出颗糖撕开塞嘴里,才有力气说话。
“最近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二十个小时都是不是是尸检就是在去尸检的路上,我随身带的零食都快被吃完了。”
然后再问:“尸体在哪儿呢?烧成什么样了?”
“挺严重的,大部分都碳化了。”
“应该没有完全碳化吧,人被烧的时候肌肉收缩,通常都是俯卧位蜷缩着,会有一点身体组织留下来,只要有一点,就能查dNA。”
他们顺着绳子下到坡底,仔细检查现场后,发现尸体的碳化程度确实很高,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好消息。
老李从尸体上唯一没被碳化的地方找出来一个烧得只剩半个角的钱包,里面的身份证还勉强能看见一半信息。
“周乔安,197……应该是1974年生人,”小陈接过去辨认,松口气,“死者身份有了,开了个好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