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战马来分担负重,步兵装备较为简陋,弓箭、弯刀、盾牌等均被淘汰,仅什长以上的低级军官保留了一柄细长弯刀,若非顾虑到士气问题,杜寒甚至不打算为步兵保留铠甲。
保持灵活性,才是步兵存活的关键。
杜寒还有个念头,想给镀铬,这项春秋时期就在此地流传的技术,对刘汉与许铁匠而言都不算难事,但因材料与时间限制,目前尚未尝试。
都说战马惧怕尖锐且反光之物,正反两派都有诸多论据,秉持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杜寒决定试验一番,何况耀眼的对建奴士兵亦能形成一定的心理震慑。
在这不甚讲求技术的时代,战争更多依赖人的意志,拼的就是心理素质,一旦心理崩溃,再多的人也是徒劳。
据说两个月前毛文龙部三百人袭击耀州时,仅遭三个建奴妇女追赶围攻,便仓皇溃逃。
化学实验室的所有器材都将随行携带,这些物品占用空间较大,竟占用了十几辆大车,其中有三辆大车用苫布遮盖严密,李源华带领杜寒的侍卫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车旁。
车内装载着、混合、雷酸汞及摩擦。
忙碌三天之后,右百户所驻地空无一物,除了密布的地雷外,连痕迹都不剩。
那座精心建造的反射炉被完全拆毁,连残迹都不留,各类工具和模具被打包入箱,按编号有序放置于马车上。
九架炮车已搭建完成,配上了杜寒私下搞来的几头大骡子,车厢内还装载了些新生产的炮弹,主要是球形实心弹与圆柱形弹丸。
原本这些弹药就在杜寒的设计之内,但他一直抽不出空来做测试。
这东西可不像别的,试验失败顶多效果不好,若这回出了差错,说不定整片阵地就毁了。
因此,杜寒对弹药的事格外小心,始终没找到最稳妥的办法。
队伍已经整齐排列,按杜寒的要求,此次长途行军不再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依据年龄、性别及所属部门分组。
化学实验室和枪炮所的人被集中编排,其余人则按性别与年龄分队,每支队伍都有明确的任务。
未成为正式兵士的年轻男子负责警戒保护,年轻女子承担后勤工作,做饭照料老人小孩的任务交给了她们。
这时杜寒才意识到当初没把所有武器熔掉是对的,如今正好用来装备这些男女青年。
过程中发生个小插曲,这些女人们都不愿意拿武器,男人们对此也有些不满。
最终在杜寒严厉的目光逼迫下,许娘子率先拿起一把弯刀,其他女人这才各自挑选了称心的武器……说起来,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许娘子愈发熟练,行事也更加果断,手下这些女人已被她管教得服服帖帖。
看到杜寒脸色不太好,其他人也不敢再多说话,伴随着士兵们的呼喊声,队伍总算排列整齐。
整个队伍杂乱不堪,李政指挥士兵反复训斥后,人群才逐渐平静下来。
望着手握各类武器的青年男女,杜寒高声怒吼:
“我再说一遍!右百户所不留闲人!要想留在这里,就得尽自己的一份力!建奴的女人也不是什么三头六臂,怎么就能击退三百明军?因为她们敢打!面对建奴时,我希望你们也能拿出这份胆气,要是落入他们手中会是什么后果,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
说到此处,杜寒指向李政,“李政!行军途中,若有不服从命令之人,不管是谁,杀无赦!”
李政立刻回应:“是!遵命!若有不服从命令者,杀无赦!”
杜寒正准备下令出发,一名骑兵疾驰而来,杜寒认出是金启综的亲信。
那人飞快下马,跪倒在杜寒面前:“辽东总兵马世龙到右屯了,金通判请杜将军一同前往北门迎接。”
听到辽东总兵马世龙抵达,杜寒明白今天可能走不成了,他嘱咐李政留守等待消息,自己翻身上马直奔金启综处。
杜寒策马赶到北门外时,金启综、曹文诏、曹变蛟、曹鼎蛟、鲁之甲、李承……
早已有人等候在原地,周通事与左良玉也在随行队伍里。
众人分散站立,低声交谈。
看到杜寒走近,金启综远远示意,杜寒下马后略作寒暄,便朝金启保走去。
靠近后,金启保低声说道:“听说你要离开,马总兵的探子特意来问你是否在此,他很想见你。”
“见我?我和他素未谋面,为何想见?”杜寒疑惑不解。
无论是前世今生,他从未与马世龙有过交集,实在猜不透缘由。
被点名召见,不论吉凶,总会有些波折。
若非熟识的上级提及,善事的概率极低。
金启保亦感困惑,来者仅言马世龙想见杜寒,并未说明缘由。
片刻后,一支步兵队伍映入眼帘,从远处看去,这支队伍如一条细长的蛇缓缓向右侧移动。
马世龙年纪轻轻,不过三十多岁,出身于宁夏卫军户,年仅十五便任宣化游击,二十二岁已升至副总兵,可谓年少得志。
杜寒自认升迁迅速,但与马世龙相比仍显不足。
孙承宗任兵部尚书时,认为马世龙是可用之才,将其提拔为都督佥事兼三屯营总兵,后来又将他带到辽东,任山海关总兵。
这位深受孙承宗信任的将领,在孙承宗考虑偷袭耀州时,尽管有所犹豫,最终还是采纳了马世龙的建议,派遣军队执行任务。
要偷袭耀州,右屯距其约三百二十里,是最理想的出发点。
此次随马世龙而来的步兵共计一千七百余人,其中八百人为火器手,携带大量火器及小型佛朗机炮。众人迎接马世龙,彼此问候,除杜寒外,其他人皆与他熟识,相互叙谈旧事。
轮到杜寒时,马世龙仔细打量一番后笑道:“你便是杜寒?我在山海关便听闻你的威名,宁愿遇满桂时,他也对你赞不绝口,我以为你是天神下凡,不想却这般年轻有为!”
“总兵谬赞,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杜寒急忙谦逊回应。
杜寒听闻黄台鸡被杜将军所伤,若说是偶然,那杜将军的运气简直令人称奇。
马世龙听后突然正色道:“黄台鸡此刻就在耀州,杜将军这般好运,可愿去耀州一游?”杜寒大为惊异,周围人亦未料到马世龙甫一见面即邀杜寒同行,连鲁之甲与李承先都对此措手不及。
杜寒正欲推辞,却被马世龙拦住:“出发前我去过觉华岛,见过你麾下的那些骑兵,那地方无甚隐患。
经宁远时,咱们找满桂要个熟识耀州之人,满桂提及你昔日为夜不收,于此地颇为了解,故让我带你前往耀州。”
马世龙如此言明,杜寒明白无法再推,只能俯身应允。
鲁之甲与李承先见状脸色稍舒,马世龙之意已明,杜寒此行仅作向导,即便有所分功,亦不会太多。
待马世龙入营后,杜寒并未随众入城,而是回了自己的营地。
既然马世龙希望他引路,自然无需带太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