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学心中微微一凛,不着痕迹地瞟了一眼站在门外的宫本樱子。
心想,这女人可真是事无巨细都写进报告里,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忠诚倒是毋庸置疑,可惜没用到正道上。
想到这儿,他收回目光,转头对渡边先生说道:“这玄学啊,有的人觉得它是迷信,不屑一顾;但有的人却深信不疑。
至于‘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这句话,我还是觉得说得很有道理的。
当一个人一生都在做善事,那终究会得到回报;反之,若是每天都在作恶,最终必定会遭到报应。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日本军国主义倘若不改变现在的恶行,也许三年,或者五年,这报应终究会让日本人民承受。”
赵伟学心里暗自盘算着,现在是1940年,如果日本人继续在中国和亚洲肆意掠夺侵略,他清楚地知道,1945年,美国人的两颗原子弹,就会分别降临到广岛和长崎,那将是日本军国主义恶行的一种惨烈报应。
渡边先生听了赵伟学这番话,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有思索,又似有些许不悦。
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赵先生,你说的报应,或许只是一种主观的臆想。
大日本帝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是为了帮助亚洲各国摆脱西方列强的压迫。”
赵伟学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镇定,反驳道:“渡边先生,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不过是日本侵略的幌子罢了。
看看现在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就是你们口中的‘帮助’?
真正的善,是给人以和平、安宁与发展,而不是带来战火与死亡。”
渡边先生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没想到赵伟学竟敢如此直白地反驳他。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在空气中蔓延。
站在门外的宫本樱子,听到里面的争论声,心中也不禁有些担忧,她不知道这场对话会如何收场,更担心赵伟学的安危。
而此时的赵伟学,心中明白自己已经激怒了渡边先生,但他毫不畏惧。
而渡边先生在沉默一会后,并没有被赵伟学所说的话激怒。
毕竟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并非那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
对于赵伟学提及的报应一说,他只是略微有些不悦,毕竟自己向来宣称从不相信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事物。
他暗自思忖,也许赵先生只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借这些话语发泄一番而已。
想到这里,他缓缓说道:“赵先生,你说的天道轮回,我并不相信。
我是一个科学工作者,我只相信科学。”
赵伟学听了,心中暗自好笑,自己可是来自21世纪的穿越者,又何尝不是更相信科学呢?
不过自己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因为清楚这件事一定会发生而已。
他微微一笑,开口道:“渡边先生,科学固然是揭示世界真相的有力工具,但世间之事,并非所有都能用当下的科学完全解释清楚。
很多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或许存在着某种尚未被我们认知的规律。
就如同曾经人们不相信地球是圆的,直到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证实了这一事实。
也许所谓的‘报应’,是诸多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是我们还未能用科学的语言将其准确描述出来。”
渡边先生听了赵伟学的这番话,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不得不承认,赵伟学的观点虽有些新奇,但并非毫无道理。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看着赵伟学说道:“赵先生,你的思维很独特,总能从一些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坚信,只有科学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就像我们日本,正是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了如今的国力。”
赵伟学心中冷哼一声,表面上却依旧平静地回应道:“渡边先生,科学的确能推动进步,但如果将科学用于侵略和伤害他人,那这种‘进步’只会带来灾难。
真正的科学,应该是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福祉,而不是成为战争的帮凶。
日本凭借科学发展了国力,却用它来践踏其他国家的主权,给无数人带来了痛苦,这难道是科学的初衷吗?”
渡边先生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赵伟学竟如此大胆,再次将话题引回到日本的侵略行为上。
他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赵先生,我们的观点似乎很难达成一致。
今天的探讨就先到这里吧。
宫本小姐!”
听到呼喊,宫本樱子推开门走进办公室。
渡边先生吩咐道:“宫本小姐,麻烦你送赵先生回去。”
宫本樱子点头称是,示意赵伟学跟她走。
赵伟学起身,与渡边先生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他似乎看到了一丝动摇,但又不太确定。
他知道,自己与敌人的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在回公寓的路上,宫本樱子看着赵伟学,忍不住说道:“赵先生,你刚才太冒险了,为什么要激怒渡边先生?”
赵伟学看着她,认真地说道:“樱子小姐,我只是说出了事实。
日本的侵略行为是不正义的,终究会自食恶果。
我希望你们能早日醒悟,停止这场残酷的战争。”
宫本樱子沉默不语,她的内心十分纠结。
一方面,她认同赵伟学所说的一些观点,战争确实给许多人带来了痛苦;但另一方面,她作为日本军人,又肩负着所谓的“使命”。
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只能默默地将赵伟学送回公寓。
回到公寓后,赵伟学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自己在关东军司令部的每一次谈话,都可能影响着自己的命运,以及逃脱的机会。
与此同时,谢婉婷一行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抵达了长春。
这座被战火笼罩的城市,弥漫着压抑与紧张的气息。
他们在长春路99号,找到了一个名为冬雪的小旅馆,暂时住了下来。
谢婉婷,这位曾在军统摸爬滚打多年的特工,深知在这龙潭虎穴般的长春,想要立刻救出赵伟学,简直是天方夜谭。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在长春找到一个稳固的落脚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不引起敌人的怀疑,为后续的营救行动奠定基础。
安顿好众人后,谢婉婷坐在简陋的房间里,陷入了沉思。
她深知,长春城内日军戒备森严,耳目众多,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行踪,导致整个营救计划功亏一篑。
她必须想出一个周全的办法,既能掩人耳目,又能为营救创造有利条件。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谢婉婷决定利用自己的特工经验,伪造身份。
她计划伪装成一位来长春做生意的商人,以此为幌子,在长春站稳脚跟。
为了使这个身份更具可信度,她需要一系列的证明文件,包括营业执照、往来信件等。
第二天清晨,谢婉婷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大丫、叶音、苦冬梅和唐玉萍。
众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并愿意全力协助她。
于是,一场紧张而秘密的筹备行动就此展开。
大丫和苦冬梅负责外出收集各种相关文件的样式和信息,以便伪造。
叶音则凭借着自己的绘画天赋,帮忙绘制各种印章的图案。
而唐玉萍,利用她善于与人打交道的特点,在小旅馆附近打听消息,了解长春城内的商业布局和日军的巡逻规律。
谢婉婷自己则留在旅馆,对众人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精心策划每一个细节。
她深知,伪造身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人脉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营救行动。
在紧张的筹备过程中,他们也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毕竟,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行动,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每一次听到外面传来的脚步声,他们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直到确认安全后,才会继续手中的工作。
经过几天的努力,伪造身份的工作终于初见成效。
谢婉婷看着手中伪造的营业执照和各种文件,心中既有一丝欣慰,又充满了担忧。
欣慰的是,他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担忧的是,这些伪造的文件能否骗过狡猾的日军。
然而,时间紧迫,他们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完善计划。
谢婉婷决定,是时候开始行动了。
她带着伪造的文件,走出了冬雪小旅馆,朝着长春的商业区走去。
她的眼神坚定,心中暗暗发誓。
她怀揣着伪造的文件,步伐看似从容却又带着一丝谨慎,穿梭在长春的大街小巷。
这座城市里,日军的岗哨随处可见,行人的眼神中大多透着恐惧与麻木。
她朝着商业区走去,心中不断演练着见到商会负责人时的说辞。
终于,她来到了长春商会的大楼前。深吸一口气,谢婉婷整理了一下衣衫,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大楼。
在前台表明来意后,她被引领到了商会一位理事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