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很想继续读新的章节,却更希望能看到韩成得到充分的休憩。
主仆二人正打算稍作歇息便离开,却见几个宫女抱着桌椅匆匆而来,准备送至韩成所居的偏殿。宁国公主瞧见这般情景,立即吩咐小荷上前阻止。
这些宫人见到大明嫡长公主,个个毕恭毕敬,连忙上前行礼问候。
宁国公主挥手示意她们起身。
“为何此时送来桌椅?”
“回禀公主殿下,乃是陛下亲自吩咐,让我们在此时送来,还特别交代要送到偏殿内……”
父皇命人送的?
还特意如此安排?
这……父皇也太狡猾了。
宁国公主虽不知其中原委,但以她对父皇的了解,直觉认为此事定有蹊跷。
“桌椅就暂且放在这儿,不必搬进去了,待会我会让人处理。”
“公主殿下,可是……”负责运送的宫女犹豫着说道。
宁国公主再次摆手道:“无须担心,这是我说的话,父皇不会责怪你们。
若父皇问起来,如实相告便是。”
嫡长公主发话,自是有恃无恐。
这些宫女再不多言,谢过宁国公主后便告退离开。
小荷接到了宁国公主的命令,心中略感惊讶。往常,公主并不喜欢在外头读书写字,尤其是腿脚不便后,更是尽量避免出现在众人面前。今日不知为何,竟打算在树荫下细细品味韩公子的手稿。
小荷虽不解其意,但并未多言,匆匆赶往存放韩成作品的地方取回了它们。
宁国公主坐在树荫下,开始认真阅读。南京城已建成多年,最初完工时,便从紫金山及其他地方移植了大量树木。当时挑选的都是高大的乔木,如今这些树早已适应新环境,长得郁郁葱葱。特别是银杏树,每片叶子犹如小扇子般遮挡着阳光,为地面带来清凉的阴影。
偶尔有光线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落下来,在她的脸庞和手里的纸张上留下斑驳的光影。轻柔的风拂过衣摆,她长长的睫毛随着呼吸微微颤动,展现出一种安宁而美好的姿态。
一段时间后,果然又有访客到来。
与上一次不同,这次来访的人携带的并非桌椅之类的家具,而是大量用于制作香皂的材料。
沉浸在话本故事里的宁国公主,却立刻抬起头来。
很快,那些本应按朱元璋指示送往韩成所住偏殿的物品,全都被宁国公主截下,完全没有派人送去。
只要韩公子未醒,她便不允许任何人去打扰他。
处理完这一切后,宁国公主重新投入到话本的阅读中。
...
朝堂之上,刚因朱元璋宣布免费兑换破损宝钞而欣喜若狂的大臣们,此刻已完全不知所措。
看着端坐于龙椅上神情严肃的洪武帝,再想起他刚才提出的政策,众人只觉脑袋发胀。
自今往后,女子不得再缠足?
从宫廷到民间,所有女子均不得缠足?
新令颁布后,若有人继续缠足,将被抄家?
为他人缠足者,一旦查实,将被处死?
耳边还萦绕着朱元璋先前那充满威严且杀气十足的话语,文武百官皆感困惑。
不明白皇帝为何突然如此行事。
之前免费换钞是好事,但这突如其来的禁令又是怎么回事呢?
朱皇帝这个人素来喜欢突发奇想,可这事也太突然了吧?
缠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北宋时期就已经兴起,但那时仅限于宫廷及少数富贵之家。普通百姓家的女儿无需缠足,因为她们要干重活。到了南宋,随着理学的兴盛,缠足渐渐与贞洁观念挂钩。缠了足的女人不便在外奔波,从而避免了在外抛头露面的机会。抛头露面少了,与外界接触自然减少,这也降低了私会的可能。
后来,缠足与否又跟社会地位挂上了钩。即便容貌出众,若是生了一双大脚,未缠足的话,在旁人眼里这便是缺陷。而那些虽不美却缠了小脚的女子反而更显魅力。南宋之后,元朝取而代之,虽然皇族不缠足,但他们并不禁止汉人女子缠足,甚至还加以提倡。
久而久之,不少蒙古女子也开始缠足,特别是那些地位较高的。如今,缠足已成为一种常见的风俗习惯,缠足的女子多,不缠足的寥寥无几。
由于放足者寥寥无几,加之理学盛行,纲常伦理深入骨髓,那些未缠足的女子便显得格格不入。
扭曲的审美观念已然成型。
就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突然下达了这样一道旨意,竟毫无半点征兆。
在这种状况下,这些官员若是不感到困惑,那才真是怪事。
“陛下,您为何突然做出此决定?但不知缠足有何害处?”
一阵诡异的沉寂后,终于有人鼓起勇气发问。
朱元璋点头道:“弊病不少啊!
我反复思量,觉得缠足并非好事。
试想一下,一双本该完好的脚,却偏要这般束缚。
说是为了美观,可真的美吗?
实则是强行让脚趾乃至脚掌变形、断裂!
当时折磨孩子不说,日后也将饱受痛苦。
缠足后,难以长途跋涉,重体力劳动更是不便。
缠足之人本身也受罪,每逢阴雨天,缠紧的脚便会疼痛。
光是脚指甲向内生长,刺入脚掌肉中,令人脚痛难忍,连指甲都难以修剪,这已足够让人不适了。
所以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废除这一陋习!
从此禁止缠足!”
这……也能算是弊病?
“陛下所虑甚是周全,体恤民情,实在令人钦佩。”开口之人说道。
此人为礼部侍郎。
“然而,这与理学相悖,也违背了伦理纲常。
缠足之风早已根深蒂固,实为许多人自愿之事。
若皇上颁布此令,不但无法让人感激皇上的美意,反而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甚至招致私下对皇上的怨恨。
这种习俗对我们大明并无害处,反倒有利,望皇上莫要干预。”
此人谨慎措辞,对朱元璋如是说道。
“正是,陛下,此类事不宜过多插手。缠足自古有之,陛下此时下令,百姓不仅不会感恩,反而可能心生怨念。”
“臣附和,若废止缠足,日后定会出现许多女子抛头露面之事,完全违背纲常,容易滋生奸邪行为。
男人不再主导外务,女人不再主持家务,必将引发诸多问题。
岂不是乱了秩序……”
见朱元璋对此态度并不强硬,其他人也开始纷纷发表看法,提出反对意见。
朱元璋端坐龙椅,静观群臣,待众人议论稍歇,方开口道:“自古以来?纯粹胡言!
不要以为我读书不多,就来糊弄我!
夏商周三代有吗?秦汉有吗?大唐盛世有吗?
不过是自弱宋起,女子才渐渐开始缠足!”
尤其在被金人狠狠压制后,那个偏安一隅的南宋不仅没有奋起反击,甚至没有能力对抗异族,反而将目光转向女子,对她们施加种种手段。
这些手段导致许多女子身受重创!
他们非但不感到羞耻,反而引以为傲!
在我看来,宋朝如此软弱可欺,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完整,这与女子缠足的习惯也许脱不了干系!”
“再者,说什么抛头露面容易引发不良之事,影响女子贞洁,这些都是胡言乱语!
将女子困于深宅大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能避免问题了吗?
真的能彻底防范吗?
只要女子存心如此,无论怎么防范都无济于事!
如果她无意为之,根本无需防范!”
朱元璋坐在殿上,愤怒地斥责群臣。
听了他的话,不少大臣心中暗骂朱元璋站着说话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