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老”施施然的走出“澄心堂”,脚步在门外顿住,摸了摸光头,又抖了抖他的“锦斓袈裟”,似乎是在整理仪容,耳朵却竖得高高的。
正好潘佑慷慨激昂的声音传出来,“变法图强”四个字听得真真的。
小长老脸色不变,心里暗笑,转身走远。
出了宫,这和尚左扭右拐的,见后边没有跟踪,这才走入一条幽暗小巷。
在一处不起眼的小院子前,先轻后重,敲门三下。
“咯吱”门一开,小长老身子一闪,进了院子。
院子里开门之人是个头陀,面色发青,看上去满脸晦气,颈上挂着佛珠,便如同西游记里的沙和尚一般。
小长老一进来,见了此人,便点头哈腰,谄词如潮,连连恭维。
头陀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挥了挥,便如同赶苍蝇一般,指了指屋里,示意他进去。
小长老不敢怠慢,又施了个礼,转身进了正屋。
屋子的门没有关,小长老先走进去,那头陀跟着进来。
依然满脸晦气的问道:“什么事?”
小长老暗自腹诽:“神气什么?等老子.........”
心里想着,面色却丝毫不变,施礼道:“回大人的话,今日卑下在澄心堂中,见到了中书舍人潘佑,言谈之间,南唐似有变法之意,所以特来禀报大人........”
头陀愣了一瞬,奇道:“变法?李煜有这种魄力?你莫不是听错了?”
小长老正色道:“卑下自加入抚安司,便将身家性命一并付与陛下,绝不敢胡言乱语”
这“抚安司”最初乃是青玉所建的金陵情报网,青玉回到徐灏身边,为了避嫌,也是为了给儿子铺路,主动交了出来,徐灏命人接手后,命名“抚安司”,取“抚境安民”之意,直接对他本人负责。
青玉这一手果然深得圣意,她本人被封为淑妃,这是后宫中排名第三的封号,只有皇后和贵妃大得过她,前些日子儿子徐砚浓被封为河间王。
屋子里沉默下来,头陀想了一会,挥着手说道:“知道了,你先去吧,嗯.....这个地点作废,下次见面之地,会有人通知你”
小长老丝毫不敢多问,叉手行礼后,转身出去。
头陀随即收拾一下,也出了院子,外面巷子口一个摆摊的货郎,大声吆喝着:“今日有安州的米酒,平日看不到嘞,大师,要不要尝尝”
见头陀走过来,小贩大声招呼。
头陀不动声色,上去绷着脸说道:“先给洒家来一碗尝尝味道,若是滋味不对,小心砸了这你臭摊子”
小贩点头哈腰,一边奉承着,一边拿着一只木勺从坛子里掏出一勺,盛在碗里递上去,笑道:“大师且放心,这东西平日你可见不到,安州的米酒呢”
头陀接过碗来,和小贩交换了个眼神,“平日”“安州”合在一起就是“平安”,“米酒”谐音“密就”,是抚安司三级密语,代表“情报已就位”。
意思就是现在很安全,有情报可以拿出来。
头陀不动声色,端起碗喝了一口,忽然“呸呸”连吐,满面怒色道:“你这泼皮无赖,莫非是消遣洒家吗?这哪里是米酒,马尿还差不多”
说着越发愤怒,揪住小贩的衣领,挥拳要打。
小贩吓得哭嚎起来,尖叫着救命,酒坛子也倒了,酒液顺着坛口流出,顿时酒香四溢。
亏了几个路人跑来,拉开两人,头陀被人群隔住,尚且怒骂连连。
小贩也在人群后面,跳着脚怒骂,什么难听骂什么,意思是头陀不讲理,喝了他的酒,却不给钱,他要去报官。
闹了好久,两人才在路人周旋下和解,小贩挑着担子,灰溜溜的走了,走到无人处,放下担子,伸手去坛子里掏,不一会掏出一个蜡丸,扭开一看,上面是一连串数字,小贩从货摊里拿出一本蒙学,对照着数字,把对应的字写了出来。
一边写一边心里暗自佩服,这是徐灏依照后世经验,亲自拟定的情报手段,其他人就算拿到这张纸条,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片刻之后,小贩的身影消失在了巷子口,身后幽暗的巷子里,依然不见阳光,大片的苔藓覆满了墙角,几株小草从地面石板的缝隙处顽强钻出来。
当天晚间,一份情报就出现在南唐靖安司司丞周峤的桌子上,要他详细查明变法内容,速速回报。
在五代时期,细作多以宗教为掩护,《资治通鉴》中有语,“五代沙门多为诸侯耳目”
宋兴华元年三月,南唐中书舍人潘佑上“变法疏”,奏疏中言辞激烈,例数国家处境之艰难,若不变法,“亡国之日近矣”
这封奏疏得到了韩熙载的支持,李煜也被奏疏中的激昂感动,下旨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井田制与牛籍管理,既“复井田之法,深抑兼并”“贵族按田亩供耕牛”
第二,吏治革新,提议废除尚书省,设立“澄心堂”直接掌控权利
第三,裁撤冗兵与加强训练。
第四,儒家复古与批判佛教。
潘佑的变法内容还没等到李煜的批复,就已经出现在了徐灏的案头。
汴梁皇宫文德殿中,徐灏拿着变法内容,一边看一边笑。
今日中书省当值的宰相赵普,实在忍不住了,问道:“陛下何故发笑”
徐灏笑道:“我笑有人要倒霉喽”
说着在情报上批复了“静观其变”几个字,交给一旁等候的宦官,交待道:“速速送去金陵”
接着对赵普说道:“且让李煜折腾去,劳烦先生拟旨,拜潘美为西南都部署,同知京兆事,杨业为副都部署,率军五万,进军成都”
他本来是想先解决了南唐,不过李煜这一手变法,倒是让他想看看热闹了,那就让他变去,最后他徐灏出面收拾残局便是。
先把成都的孟昶收拾了,平定西南再回头对付李煜不迟。
五月里,潘美领旨,召集延州灵州士兵五万,从长安南下,坐镇大散关,以副都部署杨业为先锋,开始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