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和工业改革的深化,国家逐渐呈现出繁荣景象。然而,在这表面的平静下,朝堂内部却悄然涌动着一股新的暗流。一位名叫林渊的官员,凭借着在改革初期一些看似突出的政绩,迅速崛起,获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林渊为人狡黠,野心勃勃。他看到苏牧在改革中威望日隆,心中嫉妒不已,妄图取而代之。于是,他开始在暗中拉拢势力,结党营私,准备向苏牧发起挑战。
“苏牧不过是运气好,才在改革中出尽风头。我们联合起来,定能扳倒他,到时候这朝堂,就是我们说了算。”林渊在与亲信的密谈中,阴恻恻地说道。
林渊深知,要想撼动苏牧的地位,必须先在朝堂上制造舆论,削弱他的影响力。于是,他指使手下的官员在朝堂上对改革政策吹毛求疵,提出各种无端质疑。
“陛下,如今改革虽然看似成果斐然,但其中隐患不少。比如工业改革中,官办工坊占据了大量资源,挤压了民间资本的空间,长此以往,恐对国家经济不利。”一位受林渊指使的官员在朝堂上说道。
其他附和林渊的官员也纷纷发言:“是啊,陛下。农业改革中,对开垦荒地的农民补贴过多,耗费了大量国库钱财,却未见得能真正提升国力。”
皇帝听后,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将目光投向苏牧:“摄政王,你对此有何解释?”
苏牧从容奏道:“陛下,工业改革中,官办工坊起到的是引领和示范作用,目的是提升整个工业水平。而且,朝廷也出台了诸多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的政策,并非挤压其空间。至于农业开垦补贴,这是为了激发农民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从长远看,对国家根基稳固至关重要。这些质疑毫无根据,是有人故意歪曲改革成果。”
林渊见状,站出来假意说道:“摄政王切勿动怒,我们也是为了国家着想,只是希望改革能更加完善。或许是我们对政策理解有误,还望摄政王不要介意。”
苏牧心中明白林渊的虚伪,但表面上并未表露:“林大人既然是为国家着想,那便应深入了解改革政策,莫要轻信他人谗言。”
虽然苏牧暂时应对了朝堂上的质疑,但他知道,林渊不会就此罢休。一场围绕改革话语权和朝堂权力的争斗已然拉开帷幕,而林渊背后的势力以及他接下来的行动都充满了未知。苏牧必须谨慎应对,防止林渊等人破坏改革大局,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林渊在朝堂上的初次试探虽未成功,但他并未气馁,反而加快了阴谋的策划。他深知,仅靠在朝堂上的口舌之争难以扳倒苏牧,必须找到更有力的把柄。于是,他暗中指使亲信四处搜罗苏牧的所谓“罪证”,哪怕是捕风捉影之事,也企图添油加醋,使之成为攻击苏牧的利器。
与此同时,林渊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拉拢更多立场不坚定的官员加入他的阵营。他许以高官厚禄,描绘着扳倒苏牧后众人共享荣华的美好前景,一些官员禁不住诱惑,纷纷倒向他。
“林大人,我们愿意追随您。那苏牧平日里独揽大权,实在让我们这些人没有出头之日。只要能扳倒他,我们在所不惜。”一位新投靠的官员谄媚地说道。
林渊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大家齐心协力,定能成功。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
林渊还买通了苏牧身边的一名侍从,企图从内部获取苏牧的情报。这名侍从开始留意苏牧的言行举止,将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也添油加醋地汇报给林渊。
然而,苏牧也并非毫无察觉。他安排玉衡暗中调查朝堂上突然出现的这股反对势力,很快就发现了林渊的一系列阴谋活动。
“将军,林渊一直在暗中拉拢官员,结党营私,还买通了您身边的侍从,企图搜集对您不利的消息。看来他是铁了心要与您作对。”玉衡向苏牧汇报。
苏牧眼神冷峻:“这个林渊,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既然他想玩,那我就陪他玩到底。玉衡,密切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同时,想办法策反他身边的人,让我们也能掌握他的动向。”
苏牧决定主动出击,先在朝堂上揭露林渊结党营私的行为,打压他的气焰。在一次朝会上,苏牧突然发难。
“陛下,近日臣发现朝中有人结党营私,妄图扰乱朝堂秩序,破坏改革大业。此人便是林渊,他四处拉拢官员,形成一股不正当的势力,实在是居心叵测。”苏牧奏道。
林渊没想到苏牧会突然发难,心中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摄政王,您可不要血口喷人。我林渊一心为国,何来结党营私之说?您拿出证据来。”
苏牧早有准备,他呈上了林渊与一些官员私下往来的信件,这些信件中明确提及了他们企图扳倒苏牧,瓜分权力的阴谋。
皇帝看后,龙颜大怒:“林渊,你还有何话说?”
林渊脸色苍白,但仍狡辩道:“陛下,这些信件定是有人伪造,企图陷害微臣。”
苏牧说道:“陛下,此事不难查明。可传这些写信之人前来对峙,真相自会大白。”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林渊陷入了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