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老登他有病吧?
明明是朱标传的谣言,他凭什么来找本官的麻烦?
杨少峰越想越气,忍不住就哼哼唧唧的小声说道:“看起来,太子殿下说的没错。”
朱皇帝刚想问朱标那个小畜牲说了什么,忽然间却心头一动,望着杨少峰说道:“咱不想知道标儿说了什么,你也用不着栽赃陷害,这招对咱没用。”
随着朱皇帝的话音落下,杨少峰整个人都傻了。
话说,本官应该没少折腾老登吧?
那为什么老登不仅没有掉头发,反而还让聪明的智商占领高地了呢?
瞧瞧隔壁的胡惟庸,那头发掉的,啧啧。
正当杨少峰胡乱琢磨时,朱皇帝又冷哼一声道:“你先滚进来坐下,咱有点事儿要跟你说。”
等杨少峰坐下之后,朱皇帝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这一次要不是你和夏煜,胡惟庸多半得被他们给坑死。”
多半?
不是多半,而是肯定。
比如史书上记载的胡惟庸毒死刘伯温。
且不说刘伯温会不会傻到相信胡惟庸,光是刘伯温在胡惟庸探视三个月后才死,就足以说明问题。
再比如说胡惟庸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并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
这不是赤裸裸的嘲讽胡惟庸没脑子,顺便还要嘲讽老登是瞎子?
坐中书省并阅天下兵马。
这俩词儿要说用在李善长身上也就算了,用在胡惟庸身上?
啧啧。
朱皇帝又继续说道:“咱这段时间想了想,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次是胡惟庸,那下次是不是该轮到李善长和徐达他们了?”
“还有那些被牵扯进来的卫所,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老兄弟都是跟着咱打天下的,如今却莫名其妙的被他们卷进这场大案。”
“那下一个被卷进来的,会不会是老二和老三他们?”
那是必须滴啊。
司马懿射出的箭,擦着李靖的头皮,正中李善长的眉心。
老徐临死之前就馋那口烧鹅,结果就传出了烧鹅杀徐达、炮打庆功楼。
黑芝麻汤圆不用说了,朱家老二喜提基建狂魔的名号,史书上臭名昭着,朱家老三说死就死,老四被逼得在燕王府装疯卖傻睡朱圈,老五虽然活得久,但是名声一样没好到哪儿去。
杨少峰在心里疯狂吐槽,朱皇帝又继续说道:“这次你去江南,务必给咱好好查一查,看看那些人到底都是些什么货色。”
“咱不相信这场案子就一个顾成之,更不相信什么白莲教。”
“这场案子的背后,肯定还有人在搅风搅雨。”
顾成之算什么东西?
说好听点儿是乡绅,说不好听那就是个乡下的土财主,也没比杨元庆父子强到哪儿去。
就凭他,能借着白莲教的势力搞出这么大的案子?
还有白莲教。
与其说白莲教是造反专业户,倒不如说白莲教是个粪坑,什么乱七八糟的罪名都能往白莲教的身上扣。
因为说一千,道一万,白莲教再怎么是造反专业户,他也得有人愿意相信、有人愿意追随才行。
而老百姓愿意相信并且追随白莲教造反的前提是活不下去了。
但凡能活得下去,哪个老百姓宁愿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都不愿意去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江南早在洪武二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大量的士绅因为累进税制而不得不把手里多余的土地吐出来,这些土地经过重新划分,再配合朝廷不断往山东布政使司迁移百姓,江南的土地分配状况早就已经得到改善。
在这时候跑去跟白莲教造反,那踏马不相当于至正二十七年跑去给胡元当兵?
老百姓没这么傻。
就算有傻的,也终究是少数。
所以,朱皇帝始终怀疑 ,这场案子的背后肯定还有人。
好巧不巧的是,杨少峰也觉得这场案子并没有那么简单。
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孩童的去向。
或者说,那个所谓的左护法到底是谁?
世航大师那个秃驴没能交待出左护法是谁。
顾成之也没能交待出左护法是谁。
单单一个左护法都如此神秘,那右护法和所谓的教主呢?
杨少峰一边胡乱琢磨,一边点头应道:“岳父大人放心,小婿会继续往下查,不查出个结果来,绝不罢休。”
朱皇帝嗯了一声道:“还是那句话,捅出天大的篓子,咱给你担着,你尽管放手去……”
还没等朱皇帝的话音落下,夏煜就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向着朱皇帝拜道:“上位,温州急报,有数百倭寇进犯,指挥使毛骧率兵应战。”
倭寇?
温州?
杨少峰噌的一下站起身来,对着朱皇帝说道:“小婿这就出发去温州府。”
瞧着朱皇帝的脸色有点儿不太对劲,杨少峰又补充道:“那个啥,小婿总感觉这个案子可能牵扯到了倭奴,这次去温州府,就是去查案的。”
朱皇帝斜了杨少峰一眼,又冷哼一声道:“几百个倭寇而已,等你跑到温州府,毛骧早就把他们给解决掉了——要是没能解决,那他毛骧干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杨少峰眼珠子一转,低声道,“那啥,温州那边肯定能抓到一些活的矮矬子,恰好登州医学院那边又需要大量的矮矬子,岳父大人?”
朱皇帝没有多想,点头应道:“这个好办,咱回头就给毛骧下旨,让他把倭寇都送去登州。”
欸~
这不就妥了嘛!
众所周知,温州府是大明的地盘,登州府也是大明的地盘,所以矮矬子跑去温州劫掠就等于跑去登州劫掠,这么说没毛病吧?
恰好登州府有些整天无所事事、闲得蛋疼却又十分热心肠的青壮们听说了这件事情,他们背着本官去找矮矬子的麻烦,这个也很合理吧?
另外,登州府的工坊比较多,榷场里各种乱七八糟的铁器也比较多。
但是呢,工坊多就意味着管理上容易出现疏漏,榷场里的铁器太多就容易丢失一些库存。
这也能说得过去吧?
至于说那些铁器甚至火器是怎么跑到那些青壮手里的,明明有卫所军士驻守的登州船厂又是怎么丢了几艘装有火炮的海船,这个你别管。
问就是管理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