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寂众僧闻言皆道:“师兄慈悲,我等谨遵掌门方丈法旨。”
普从随即对俞长生道:“宗擎啊,你师父俞大侠给我的信,我原是已经看过了的。可还未曾来得及回复便被下了药,这一番劫难你们险象环生,少林可真是对你不住了。”
俞长生忙单掌合十行礼道:“掌门方丈勿要自责,弟子虽然已经不在佛门之中,但也坚信万方因果皆为缘分,一切劫难为我修行。
此番经历虽险,但好在结果还是善缘圆满,既帮助少林揪出叛徒扶危匡正,我也能洗脱嫌疑就此不再受江湖宵小的觊觎纠缠。可谓是祸兮福依、因祸得福。”
普从笑着点头道:“看来你当年奋而不顾追逐俞大侠而去果然是对的,不但练就了一身好本事,连老衲都力不能敌,更难能可贵的是锤炼出了一份过人心性、历久弥坚。
在家出家都是修行,当真是有慧根福缘。”
俞长生也笑道:“掌门方丈太过誉了,若公平一战弟子浅薄修为自然不能与方丈相提并论,不过是取巧侥幸而已。”
徐渭在一旁冷声道:“你倒是有自知之明,普从神僧因为神智不清只能一味遵照命令,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
以杀戮之气驭慈悲之技,体内正邪两气参杂互斥,心手不能合一,这才无法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你可不要自视过高,误以为自己当真已经是普从神僧的对手了,若是正常一战你根本没有半分胜算。”
俞长生见徐渭发话不敢多言连连点头称是,普从笑道:“胜了便是胜了,老衲岂能再找借口,他日若是有机会咱们再行论武切磋。”
钟元鼎拍了拍俞长生的肩膀笑道:“长生小友先前在极世山庄就胜过贫道,现在又在少林胜过普从神僧,江湖之上自然名声大噪、声名鹊起,年轻一辈中恐无人能敌。
王艮兄,你可要多加小心了,莫要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太失了面子。”
钟元鼎素来对俞长生青睐关怀有加,如此赞誉高捧实在令俞长生诚惶诚恐连连摇头,他直道:“弟子岂敢傲世轻物,自然深知两次得胜均因前辈一再容让留情,即便有名也不过是偷来的虚名。
年轻一辈中最为优秀者自然当属我义兄沈炼,他可是堂堂正正战胜了独孤大侠,弟子自问难以望其项背。”
众人听到俞长生提到沈炼都不好接话,他们虽然也都十分认可沈炼的武功和心性,但是沈炼毕竟是朝廷中人,锦衣卫阴狠之士负责监察世人,他们的手段又极为狠毒残忍,沈炼当机立断挟持普相作为人质便是例证。
况且沈炼还是亲自负责缉拿、用刑、监斩杨继盛之人,在明面上沈炼与王艮和泰州派积怨甚深,众人实在不愿意提及他。
徐渭不愿陷入到这种尴尬氛围当中,也不管众人的反应便独自离去了。
王艮道:“长生少侠不是还有要事需与普从神僧商议,一番闲谈也莫要忘了正事。”
俞长生也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忙道:“对对对,王艮掌门提醒弟子了,弟子此行目的便如我家先生给方丈的信中所言,我欲图挑选少林数百武僧师兄弟去赴前线军中一同组建新军,助力将士们剿倭抗贼、守境安民。”
普真这时道:“你的本意虽然是好的,但是我佛门弟子都是出家人,避世修行自然是与尘缘断绝不问世事的。
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本就不适合少林弟子,况且这一番波折劫难也都因为此事而起,若是再牵涉其中只怕又会惹来新的麻烦,汪直和徐海如今都非同小可势力滔天,只怕他们会伺机报复少林。
掌门方丈,依我之见此事还是算了吧。”
不少僧人闻言也都纷纷表示赞同,一直不语的秋叶丹高声道:“佛门弟子自恃要普渡众生,可自古以来我可从没听说过,谁人在庙里吃斋念佛、诵经打坐就能真的渡万民于水火的。
如今倭寇横行、贼人猖獗,若是各位高僧一直不问世事,难道要让这些倭寇贼人打到少室山,然后他们就会被山上突然显灵的佛光统统照死消灭吗!”
普真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法无边怎能如此曲解谬误!佛祖乃是你不能理解的存在,并非虚无妄语!
女施主当谨言慎行,即便不信也不能无所敬畏。”
秋叶丹道:“普真大师,我不与你谈论佛法,我只与你讲述事实,现在倭夷霍乱、百姓疾苦,各位高僧既然有能力助一份力,”那你们究竟是要袖手旁观还是下山除恶?这忙你们到底帮是不帮?”
秋叶丹这话却让普真一时无言以对。
普从笑了笑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不沾惹的是世间的欲望而非责任。
女施主虽然言辞直厉了一些,但却是一语中的。
出家不是不要家,更不是麻木不仁弃国弃家。
我佛慈悲,仁义忠勇保家卫国乃是无上修行的人之大节,更胜于在这高山空庙中诵经念佛。
我等同道既要诚于佛也要诚于人,下山斩妖除魔普渡众生和在山上供奉佛祖一样都是修行。”
钟元鼎道:“无量天尊,大隐隐于市,普从神僧之话才是我等修行之人的典范楷模。”
普从道:“真人谬赞了。宗擎,你们所谋之事才是真的大修行、大慈悲,老衲又怎么可能会拒绝呢。
便如你所说,你尽可在寺内挑选看得中的弟子与你们一同去往前线抗倭卫国。
普寂师弟,你掌管达摩院,还要劳烦你多多帮助宗擎他们一起挑选。”
俞长生见普从答应下来不由得连连致谢,普寂也点头领命,普从又道:“今日大家都在,正好又有钟真人、王掌门一起见证,老衲要宣布一件事。
普性师弟此乱,老衲责无旁贷,老衲实在愧对先师、愧对诸位同门,更何况现今我年事已高筋骨不能,不可再恬居掌门方丈之位。
老衲决定退位隐后,由普寂师弟就任本门方丈,普相师弟就任本寺住持,普真师弟接管达摩院。
老衲就此彻底隐退禅修,不再掌管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