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副相你来告诉朕,像季明礼这样的人,算不算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从刘禅脸上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认真之后,秦桧并没急着回答,而是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眼见秦桧陷入了沉思,刘禅马上又问道:
“秦副相不用想那么多,你就简单的告诉朕,你季明礼这样勉强只能通过乡试的人,算不算有真才实学。”
见刘禅催的急,秦桧也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官家,像季明礼这样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但长大之后却能进学堂念书的孩子,全是托了官家您励精图治的福啊。
若不是您收复了安南,国家也不会新增那么多优质的耕地。
没有那么多耕地,也就没有后来的移民之策。
如果没有移民之策,像他们这样的家族,恐怕一辈子也吃不饱饭。
所以,他虽然只是勉强通过了乡试,也当感念官家您的恩德。
而且,他既然能通过乡试,那将来为自家的孩子开蒙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要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说不定两三代之后,他们家便能走出一位状元之才。”
秦桧说了一大堆之后,刘禅却是直接问道:
“那秦副相的意思是,此人并不算是什么大才?”
“回官家的话,他毕竟只通过了乡试。
如果评价其为大才的话,恐怕有揠苗助长之嫌。
但有他开了这个头之后,他的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已经勉强可以诗书传家。
能在两代之内就完成这样的转变,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如果再对他抱有更高的期望,臣以为便不太合适了。”
听到秦桧这么说,刘禅点了点头。
看到刘禅点头,秦桧顿时大大松了口气。
看来,自己说的话,官家听进去了。
然而,正当他打算乘胜追击之时,却听刘禅悠悠的说道:
“秦副相说的话确实是老成持重。
但你可知,他自从去年进了技术学堂之后,成绩一直突飞猛进。
刚进学堂之时,天天被夫子批评朽木不可雕。
但短短个月之后,他已经能稳居学堂里的前三甲。
而那些入学之时名列前茅的学子,很多已经被他远远的甩在了后边儿?”
刘禅的话说到这里,秦桧已经被惊得目瞪口呆了。
官家您不厚道啊,后边儿这么多信息,您都不说。
您这不是故意给臣挖坑呢吗?
心里抱怨的同时,他也瞬间明白了刘禅举这么个例子的用意。
于是,他便马上一脸震惊回道:
“官家此言当真?”
“那是自然!”
“官家,这季明礼能在短时间里取得这么大的进步,看来他在学习上的天份确实不一般。”
他说到这里,刘禅正准备说话,他却突然又说道:
“官家,臣现在更担心的是,像季明礼这样被埋没的学子恐怕不止一个啊。
要不,咱们马上在全国各地排查一下。
如果还有这样的遗珠,就马上把他们接到京城来入学?”
秦桧这句话说完了之后,刘禅一时之间竟然没想起来该说点儿什么。
眼看刘禅被自己说的愣住了,秦桧心里不由得意地笑了一声。
嘿嘿嘿,没想到吧?
臣既然明知道您要说什么,怎么可能那么傻的跟你对抗?
你举这么个例子,不就是想说每个地方都有人才,只不过被当地的教育给埋没了吗?
那好啊,那咱就全国大排查,把这些所谓的天才都给找出来。
然后,把他们接到京城,给他们最好的教育。
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帮他们通过科举,帮他们走上人生巅峰。
但那又怎么样?
就算他们通过了科举,进入了官场,举目无亲之下不还得找个势力投靠?
就算他们不投靠任何一个势力,其实也无所谓。
这么大一个官场,一个两个的孤臣还是容得下的。
总之就是一个原则,任何单个的天才,完全可以任他自由的飞翔。
无论他想飞多高,其实都不是问题。
但这个天才在飞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想回去带着自己的家乡一起飞?
那对不起,必须要拍死。
此时的秦桧,看到刘禅完全被自己这一招顺水推舟给难住了,心里不由的畅快了几分。
不容易啊,跟官家对线这么多次,终于要赢一回了。
可是,还没等他高兴多久呢,就见刘禅突然笑的比他还开心。
“秦副相的意思,是要把全国各地的学子,全部都接到京城来就学吗?
这倒也不是不行,可全国那么多的学子,如果全接到京城的话,现在的学堂又不够。
看来,只能是新建学堂了。”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了一眼赵鼎。
“赵卿,如果要建设能容纳全国学子的学堂的话,朝廷的钱够不够?”
听到这个问题,赵鼎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官家,如果要建成能容纳全国学子的学堂,就是把朝廷卖了也不够。
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朝廷啥也不干,各部的所有经费全部停掉,包括官员的俸禄也要停发。
然后,把所有的岁入全部拿来盖学堂。
如此坚持个三四五六七八年的话,应该就差不多了。”
赵鼎的话说完了之后,刘禅先是倒吸一口凉气。
然后又犹豫了好久,最终才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
“停掉所有衙门的经费,再停掉所有官员的俸禄,这实在是太离谱了一点儿。
但是,秦副相说的这个提议,实在是很有道理啊。”
说到这里,他就看向了满殿的大臣们。
“要不......就苦一苦大家,辛苦个五六七八年?”
刘禅这话一说,秦桧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官家您搞什么呢?
我特么什么时候说过要拿所有的岁入来盖学校了?
得有多大的病,才能想出来这种主意的?
我说的明明只是把所有人天才都接到京城来啊。
要真让你这么搞的话,我不得被大家给吃了?
果然,他还正在想着怎么办呢,就感觉背后一道一道的凉气直冒。
稍微扭头一看,就发现无数的大臣正在用吃人一样的眼神看着他。
于是,他赶紧说道:
“官家不可啊......”
但刘禅却是马上就打断了他,断然说道:
“为何不可?
朕觉得秦副相这个提议很好,就先苦一苦大家,骂名朕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