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与虞允文从夷播海赶到碎叶城时,岳飞已经领兵杀向了忽毡城,于是两人拜见了留守的西域宣抚使薛弼。
史进的任务是接管一万余自发投军的都播人与乃蛮人、就地训练之后,再行加入战场。
前往北海时,虞允文是负责考察北海以及流入北海的诸条河流水系的,然而这一次,王伦却给了他一个行军参军的名头,由薛弼负责指定具体事务。
国朝有参谋制度,“参军”有几分类似后世的政委,汉军中“参军”一职下设到“都”一级,所以参军既是一个都的三把手,还要负责本都接收军令、一应物资粮草发放、战利缴获以及军功核实,同时还要负责本都士兵的家书往来、心理辅导等诸多杂务。
再往上,似岳飞这样的统帅,帐下的参军人数就高达数百人,有专职负责粮草对接分配的、有负责与朝廷政令来往的、有负责诸军之间军令通畅的、还有负责后勤粮草管理押运的。
毕竟不是所有的战事都会有这么大的规模,就有一部分参军需要临时抽调,这些参军往往有本身的职务,在战时被抽调做一下兼职,故而称为“行军参军”。
虞允文就属于这种情况,他算是翰林院外派考察官员、临时派往岳飞帐下协助与军事相关事务,在外人看来,这家伙就是朝廷派来镀金的。
薛弼听说过虞允文,毕竟虞允文的父亲也是江西行省布政使这样的封疆大吏,而且虞允文本人是少有的、被皇帝直接点名进入国子监太学进修、然后进入翰林院的朝廷官员子弟。
本朝不设荫官,官员子弟想要做官只有参加吏员考试这一个途径,或者托关系送到军队赚取些军功,所以薛弼没有怀疑虞允文的能力,因为若是虞允文没有能力,皇帝也不会这么重视,朝廷一干重臣们早就反对开了。
与虞允文简单交谈之后,薛弼就写了一封临时调令,让虞允文负责史进这一军的军令对接工作。
简单来说,虞允文要负责史进这里的军令文书接收、整理工作,同时用自己的文采,将史进的命令发为公文或者露布。
显然聪明的薛弼一下子就摸清楚了王伦派虞允文前来西域的用意,不就是让这个年轻人熟悉军务么?那就给他这个机会。
史进这一次西来,是带着副将陈达以及五原府的部分属僚的,为的是短时间内迅速接管这一万多草原民兵,方便快速将上下的军官体系建立起来。
虞允文这一路上多受史进照顾,与史进的部下都厮混得熟悉了,他本人又不是高高在上的性格,所以很快就融入到了这支拼凑起来的军队当中。
虞允文是四川人,说着一口蜀音严重的官话,在北海时也学会了些达靼语,这是一种与回鹘语很接近的语言,由于口音严重,虞允文与都播人、乃蛮人沟通时,一句话往往要反复说好几遍。
他觉得挺有趣的,因为抛开了最初的戒备心理与隔阂后,这些都播人与乃蛮人其实是挺容易打交道的,大概是平日里生活在漠北的山林之中,缺乏与外人沟通的机会,这些牧民们性格普遍都很豪爽,没什么多余的心眼儿。
史进则是长期驻守在漠南,也学会了如何与草原牧民们打交道,也不需要多么严格的军纪,只要严明了奖赏制度,做到最基本的公正,一些稍微违反军纪的行为,史进也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实在不能对这些临时拼凑而来的民兵要求更高,若要让他们学会汉军的纪律,那么史进什么都不要做了,等到操练完毕,只怕岳飞都已经扫平了波斯。
对于史进粗放式的管理,虞允文并没有提出异议,他清楚自己不属于汉军体系,而且天子既然用史进为将,就说明朝廷认可了这种带兵方式,他默默看就是了。
岳飞只给了史进一个月的适应时间,确切地说,他们只能在碎叶城停留半个月,然后就要向花剌子模地区进发,边行军边整顿。
然后虞允文就惊喜地发现,当大军向忽毡城方向出发后,居然像模像样,有了几分内地府县驻守民兵的风气。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这些都播人和乃蛮人本就是从穷山恶水之间跑到西域发一笔战争财的,他们对中原王朝、对汉军充满了敬畏,史进按照汉军的风气,把他们当作正常人对待,感觉受到了尊重的这些牧民们自然也就愿意听从汉人的指挥了。
这件事的核心就在于,史进把他们看作是人而非奴仆,只是这样的举动,就能够让漠北人为朝廷卖命了。
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华夏文明在这个时代远高于其他文明的具体表现。
中原汉人有着自己的骄傲,我们将周边的族群称呼为戎、狄、胡、蛮,似匈奴、鲜卑、突厥、达靼,这些族名显然都带着强烈的贬低意味。
但至少汉人将其他族群部落还视为属于“人”的范畴,比这个“人”更低的就是蛮夷,这可就是脱离了“人”的属性,而是被视为禽兽了。
相比之下,高丽半岛曾经推行的骨品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大食人信奉绿教下的异教徒、漠北部落首领下的奴隶,华夏至少是真的在向着真正的文明一步一步前进着。
虞允文就默默地观察着,将自己的心得与疑惑一并记在了日记中,他觉得若是自己能够想明白这个问题,那么自己也算是“格物致知”而“得道”了。
虞允文的思维高度是史进无法理解的,史进只是忙碌地在与手下都播人、乃蛮人的接触中,不断教会他们懂得什么叫纪律,教会他们听话。
从碎叶城赶到忽毡城后,史进休整了两日,便接到调令,领军前往楚国公帐下听令。
史进便立即出发,一路上遇到了两座被汉军火炮摧毁了城墙的小城,他还遇到了熟人,李忠领兵坠后安抚地方,有不少没有逃走的波斯百姓已经壮着胆在田间劳作了。
两人已经有数年不曾见面,看到李忠意气风发的模样,史进好一番恭维,不管怎么说,李忠都是他的开手师父,这一份恩情史进始终记在心里的。
临别之际,李忠略无所赠,干脆送了史进二十匹好马,以及一队向导,又挤眉弄眼地表示,他那里有十多名波斯胡姬美女,等到战后邀兄弟来吃酒。
史进哈哈大笑,告别了李忠,便匆匆追着岳飞前进的脚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