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百七十二章 吐蕃来使

夜深了,李庆安的马车缓缓地离开了独孤府,向城外驶去,马车内,除了李庆安外,还有右相裴旻,他刻意晚走一步,他有话要对李庆安说。

马车在行驶中微微地晃动,李庆安平静地靠在车壁上,眼睛微闭,银白色的月光透过车窗照在他的脸上,使他那张富有轮廓的脸庞充满一种神秘的魅力。

“相国,我想让独孤长凤出任太府寺少卿兼度支使,你觉得如何?”

李庆安的声音很低沉,虽说是商量,但他语气中带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裴旻的心却一下子放下了,他原以为李庆安会受情所困而情绪低沉,可现在看来,他根本没有被婉儿和明珠的事情所影响,他的思路依然十分清晰,其实裴旻和他同行,就是想和他谈一谈长凤之事,没想到他自己却主动提出来了,让裴旻十分欣慰。

太府寺是大唐掌管财物和粮食存储的机构,它没有财物的行使权,但度支使就相当于后世的计委,李庆安让独孤长凤兼任这两个职务,就相当于后世的人民银行副行长兼计委主任,权力相当大。

很明显,他是要让独孤氏逐渐掌权了,其实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李庆安本身没有兄弟叔侄,他只能依靠妻族的支持,独孤氏是皇亲国戚,也是大唐豪门之一,他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但让他有些遗憾的是,他一直没有能找到一个足以让他信赖的独孤族人,这种信赖不是指信任,而是要有一种能承担重任的能力,可惜独孤适去世后,他在独孤家族中就找不到这样一个人。

他的岳父虽然做过扬州长史、做过江淮转运使,做过司农寺卿,还一度短暂地入相,但李庆安总觉得独孤浩然身上缺少一点什么,他也说不清楚,或许是当年独孤浩然受不了李隆基的诱惑,想把明月送进宫的缘故,这件事在李庆安心中留下了阴影,使他始终有点信不过独孤浩然。

而今天独孤长凤的出现让李庆安在独孤家族中又看到了希望,不仅因为他是自己的大舅子,更重要是这个人非常踏实,从主簿、县令,一步步做到许州长史,有丰富从政经验,而且他很有原则,自己试探他是否可以扩招到十万户移民,他并没有迎附自己,而是用大量的数据来委婉告诉自己,不可能招募到十万户移民,

这一点让李庆安非常欣赏,直而不刚、实而不浮,这样的妻族才能让他信赖,而且还是自己的大舅子,他一定要好好栽培。

裴旻也笑道:“其实我也想和你谈一谈长凤之事,在吏部的考评中,他几乎年年都是上上考,今年的河南道大旱,许州太守吴中桓是新上任,对情况还不了解,所有的抗旱事宜几乎都压在长凤身上,他能稳住许州局势,没有出现饿死人的惨剧,可以说功劳极大,也很有能力,所以吏部决定将他调回长安,出任京兆少尹,这样就可以随时出任京兆尹,这是快速上升的最好办法,如果你觉得他出任度支郎中更适合,那我可以调换一下。”

李庆安没有立即回答裴旻的话,裴旻的话提醒了他,他起初还考虑到独孤长凤比较年轻,不足以担当大任,可他在许州的表现又似乎说明他很有能力,如果放在京兆少尹这个位置上,确实是一条迅速提拔的捷径,他倒没有裴旻考虑得周到。

李庆安立刻点点头道:“那就依你的原方案,仍旧任命他为京兆少尹,至于太府寺少卿兼度支使,我打算从安西调人,让安西主管财政的刘晏来担任,相国以为如何?”

裴旻呵呵笑道:“原来太府寺的第一神算跑到安西去了,我说他怎么失踪了一年多,可以,他足以胜任。”

这时,马车到了裴府,裴旻起身拱手笑道:“大将军今天有些累了,就早点休息吧!明天也没什么事,有时间陪明珠出去走走,那孩子.....哎!”

“相国也早点休息,明天可能会有吐蕃使者进京,我估计来者不善。”

裴旻一怔,连忙问道:“吐蕃使者是几时来的,怎么沿途的地方官没有禀报朝廷?”

“他们是从剑南过来的,我昨天才得到骆谷关的消息。”

“从剑南来,他们的消息倒也很灵通。”

裴旻笑一声,便对李庆安拱拱道:“那好,我就先回府了。”

“相国慢走!”

裴旻下了马车,李庆安一直目送他入府,这才对车夫道:“出城,回军营!”

马车启动,向城外辚辚驶去,李庆安望着天空一轮孤月,他不由叹了口气,明珠之事就让明月去处理吧!他不想、也没有精力再过问这些事了,吐蕃使的到来,会不会预示着吐蕃的复兴。

.........

次日上午,一队长长的吐蕃人队伍进入明德门,由于吐蕃在大唐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前去迎接吐蕃使臣的官员地位也较高,是鸿胪寺少卿崔晋,鸿胪寺有两个少卿,一个是裴瑜,主管西域和回纥各国,一个就是这个崔晋,主管吐蕃南诏以及东北诸国。

崔晋是崔涣之侄,年约三十余岁,进士出身,能说一口流利的吐蕃语,他天不亮便赶到咸阳,接到了长途跋涉而来的吐蕃使团。

吐蕃使团的主使叫达赞顿素,是吐蕃主管农牧业的大臣,他在吐蕃地位颇高,这几年在他的主政下,吐蕃的农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规定吐蕃人每家每户都必须养一匹马、一头牦牛、一头乳牛、一头黄牛,他还开创了吐蕃夏季割青草、晒干备冬的先例,也就是吐蕃人的放牧从原来的散养改为散养和圈养并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吐蕃的牲畜数量,因此达赞顿素被誉为吐蕃七良臣之一。

达赞顿素的素养很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外表显得温文尔雅,他说话也非常谦虚,脸上总挂着微笑,使人容易对心生好感。

尽管崔晋能说一口流利的吐蕃语,但在大唐,向来都是外族人来说汉语,而不是汉人去说外国语,所以吐蕃使团说的都是汉语。

“崔少卿,我上次来长安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这次再来大唐,依然感受到长安和二十年前一样繁盛。”

达赞顿素望着朱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布局宏伟的长安城,他不由深深地感叹道。

崔晋也笑道:“二十年还是会有很多变化,有些事情不去深入是感受不到。”

达赞顿素微微一笑道:“二十年前我就没有深入,现在当然感受不到,不过大唐出现两个朝廷,这倒是出人意料。”

崔晋淡淡道:“我们汉人自古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短暂的分裂必然会带来更强大的盛唐,倒是大唐周边其他藩国,一旦分裂就会走向衰弱,直至灭亡,特使请!”

达赞顿素干笑两声,也道:“一路辛劳,是要休息一下了。”

吐蕃使团继续前行,很快便抵达了皇城,鸿胪寺的客馆位于皇城之内,有专人照管,前段时间来京城祝贺登基的西域各国使者已经陆续返回了,客馆中空房颇多,吐蕃使团随即被安排住了下来。

达赞顿素刚刚安顿好,连午饭都还没有来得及吃,便开始准备下午和唐廷的第一次会谈资料。

房间里,两名副手正忙碌地准备资料,达赞顿素则背着手在房内来回踱步,考虑着即将和唐廷的谈判。

经过了几年的励精图治和政治改革,尤其是吐蕃放宽了对奴隶的控制和对那囊氏等几大家族的削弱,使吐蕃朝廷对高原各个部落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兵源剧增,吐蕃雄兵已由赞普即位之初的不到十万人,发展到了带甲士三十万,牲畜数百万头,不仅完全恢复了曾经一度的衰弱,而且实力之强,更超过老赞普时代。

此时的吐蕃已经不甘心几年前的失败,他们要夺回一度失去的土地,尤其是盛产粮食的九曲和大非川一带,要把疆域恢复到大唐八年前的程度,也就是唐蕃两国以石堡城为界。

大相尚息达赞建议,吐蕃应该文功武略并举,不仅要出兵争地,还要派使臣前往大唐谈判,从政治上取得制高点。

达赞顿素闭目沉思,临行前赞普再三叮嘱,他此行的任务是请唐军撤离积石山一带,把柏海和乌海还给吐蕃,那里从来都是吐蕃的领土,如果唐军能退回到大非川,吐蕃愿与大唐会盟。

达赞顿素在成都觐见了南唐皇帝李隆基,他们的要求被李隆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那么这次长安之行,又会有多大的收获?达赞顿素并不抱什么希望。

“大论,资料和礼物已经准备好,刚才唐廷也派人来催过两次,觐见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达赞顿素点点头,道:“好吧!现在出发去大明宫。”

............

吐蕃使臣觐见大唐皇帝的地方安排在紫宸殿的副殿之内,除了少年皇帝李适外,还有监国李亨,以及政事堂的全体成员,另外鸿胪寺的主要官员也将参见觐见。

自从李豫登基后,他大力推广简约之风,废除了很多繁文缛节,其中也包括对外邦来使的接见,诸如举行盛宴、大加赏赐和繁杂奢华的接见仪式等等,都统统被废除,节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李适登基后,这种简约之风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掌有实权的李庆安尤其赞赏这种简约,他不只一次说过,接见外藩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接见的规格,比如今天接见吐蕃使臣,全体政事堂成员都出席,便足以表现对吐蕃的重视。

接见的时间定在未时正,也就是现在的下午两点,未时不到,参加接见的政事堂成员都陆陆续续从大明宫和皇城赶来了,目前七名政事堂成员中,赵王党占了四名,张党一名,监国党只有两名,实力明显不对称了。

为了扳回这一局,昨天便发生了新丰县事件,这件事看似有点不了了之,其实不然,这件事只是一个伏笔,它的发作不是现在,而是在不久的将来,当关中军陆陆续续进驻河南道后,安西移民事宜就会临困难,那时就是他们讨价还价的时候。

所以新丰县事件后,监国党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此刻,在紫宸殿李亨的朝房内,李亨正站在窗前,注视着李庆安乘坐马车的驶近,从他的窗户,可以清晰地看见紫宸殿外面的情形。

看着李庆安从马车上下来,李亨的嘴角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今天上午,他的父皇李隆基派人给他送来一封信,说吐蕃的军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调动,很可能是要对大唐用兵了,要他们保持足够的警惕。

这还是父皇去巴蜀以后,第一次写信给他,虽然是借口告诉他吐蕃之事,但信中还是透露出了一种父亲对儿子特有的谆谆教导的口气,而且写信给他这件事的本身就不同寻常,李亨敏锐地意识到,他的父皇有了一点想和他和解之意。

他的父皇已经七十二岁了,而且身体极度糟糕,随时都可能驾崩,很明显,他已经在开始安排后事了,现在的关键就是他的继承人问题,要么是十八郎李瑁,要么是十六郎李璘,或许会是自己。

如果父皇选择他为继承人,李亨并不觉得滑稽,本来他的从政思路就和父皇非常接近,依托宗室权贵,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否则当年也不会选择他为太子。

况且让他为继承人,两个短暂分裂的大唐就将迅速合而为一,这也是他父皇最希望看到的,在重新满足了一把皇帝瘾后,他这位固执的父皇开始要面对现实了。

所以才会有这封提醒他警惕吐蕃的来信。

李亨的思路又回到了这封信上,吐蕃将可能进攻大唐,如果真是这样,那李庆安就得暂时离开长安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啊!

想到这,李亨回头对站在一旁的王珙道:“独孤长凤的资历和考评我都看过了,可以给予特别提拔,明天的政事堂会议,你可提议王玙改任洛阳尹,独孤长凤可直接提拔为京兆尹。”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医秀北洋新军阀再统东汉马超重生大宋朝三国之江山美人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游戏:女帝天下聊斋志异蕴哲思在异世争霸天下的历程签到,开局我是个废物汉武帝:老五你想收拾谁三国我为皇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穿越皇子,无敌兵王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大乾九皇子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三国之权谋天下大唐:神级皇太子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新唐三国:越世霸主黑铁之堡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明末永昌满级账号在异界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三国之袁氏枭雄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熵定天下大宋武夫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大宋医生沙雕网友援北伐游行在古代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家父是康熙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