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ps:本章先不要订阅!预计这两三天的能恢复正常吧。。。

当朱皇帝的话音落下后,刘鹤鸣的脸色却是变得古怪起来,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想的究竟是追忆?是怀念?是愤恨?还是心有余季?又或者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

沉默了好半晌后,刘鹤鸣才长舒了一口气,长叹一声道:“我记得当初刚刚上玉皇山的那天是一个难得的大晴天,地上的雪特别厚,脚踩上去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虽然风不是特别大,但是天特别冷,特别容易冻伤不说,还特别容易崴脚。”

说到这里,刘鹤鸣干脆退下右脚的靴子,又直接将袜子扒了下来,露出少了一根小脚趾的大腿丫子:“看到没,这个脚的小脚趾就是那时候冻掉的,就是从刘庙村到玉皇山的路上冻掉的,当时都没感觉到疼。”

“当时走在最前面给大家伙儿探路的就是皇帝陛下,跟在皇帝陛下身后的就是晋王殿下和秦王殿下,然后是我以及如今同为五军都督府前军大都督的刘二牛、户部尚书刘怀文等人。”

“你们大概想不到,当时走在最前面的,往往就是最危险的那个——当时哪儿有现在的什么公路、铁路、水泥路、石板路之类的玩意儿,都踏马是土路,再加上雪又会反光,特别容易伤眼睛,所以从刘庙村到玉皇山差不多二十多里地,大家伙儿都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试探着走,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踩上一个坑。”

“至于穿的……”刘鹤鸣先是瞧了瞧一众士子们身上的衣裳,接着又自嘲的笑了笑:“哪儿踏马有什么像样儿的衣裳啊,陛下他老人家穿的倒是厚,但是他老人家穿的衣裳里面全是填的芦花儿,咱们这些人也都好不到哪儿去,只有像几个年纪大一点儿的穿了棉衣,那棉衣还是从刘举人他们身上扒下来的——刘举人先是被陛下杀了,接着才扒了他的衣裳,所以这衣裳也是死人衣裳,说不觉得晦气那是扯蛋,可当时哪儿还有的挑?”

“你们大概不知道,当时的玉皇山上也就是一座早就已经没人的破庙,要窗户没窗户,要柴米油盐也没有柴米油盐,因为上面儿的瓦片和砖头被附近的乡民撬去了不少,结果是很多屋子还都漏风,不是屋顶漏就是墙漏。”

“至于说吃的……当时搁刘举人家里确实抄出来不少钱财和粮食,但是陛下他老人家穷大方,粮食大多都分给了刘庙村的乡亲,金银和地契也都一样,真正带到玉皇山上的也就只有几天的口粮,还净是些陈粮。”

“你们如果看过一些相关的资料,就应该知道陛下给俺们定下的第一条规矩:冻死不拆百姓屋,饿死不抢百姓粮,不许拿百姓一针一线——好嘛,你说俺们跟着陛下是图啥?这眼看着自个儿都吃不上饭了,还想着不能祸害百姓?造反都没个反贼的样儿!”

一众士子们都彻底惊呆了。

现在倭国那些良民、贱民跑到大明商人的周围躲藏,幕府方面能怎么办?

万一激怒了那些大明商人,惹得那些大明商人抽刀跟幕府对抗,最后倒霉的还是幕府!

心中越想越纠结,德川家齐干脆皱着眉头问道:“有没有跟那些明国商人交涉过?难道他们就不怕被传上麻风病?”

在后世滚着叽歪患者横行的年代,傻贼鹰豢养的那些狗儿子们总是拿“这国怎,定体问”来说事儿。

问题是朱皇帝自己却陷入了“定体”的疑问当中。

大明到底该走什么样儿的道路?

改成欧罗巴那套所谓三权分立的滋油体?

其实这种想法也只能想想,真要是把这套玩法搁在中原堂口那就是作大死。

想要深入分析这里面的具体原因未免太过于复杂,但是归根到底,却终究是利益两个字。

你选的嘛。

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欧罗巴和傻贼鹰那些蛮子们普遍心大的原因。

因为欧罗巴那边儿从来就没有过真正大一统的王朝,蛮子们也习惯了小国寡民的心态,同样也习惯了小朝廷制。

毛熊也差不多——布尔什维克好不好?好!关键是人这种生物是有欲望的!

这种玩法在平时当然没什么问题,毕竟连中原堂口的百姓似乎也是如此,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一旦到了类似于小冰河这种灾害频发的时候,或者说到了百姓真正活不下去的节骨眼上,大小朝廷的区别就现出来了。

傻贼鹰当然也没比欧罗巴强到哪儿去,要不然拜振华同学也不会登上宝座,更不会出现傻贼鹰内部开片由二毛开始的天大笑话。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然而同样是大朝廷制的布尔什维克直接搬过来用也未必就能行。

直接照搬布尔什维克的那一套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大明现在并没有那一套理论的生存环境。

甚至在大清还没有凉的时候,人家还在拼了命的宣扬皇帝英明、皇帝爱民如子、有错的只是一小部分官老爷、大家伙儿应该盼着青天大老爷的那一套理论。

当然不能说这套理论是错的,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么宣扬的。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钱聋以及他手下的那些包衣阿哈们在宣扬这套理论的时候,钱聋还自我吹嘘出一个十全武功,此时的大清也没有遭到列强的毒打,还没有赔完英国赔倭国、割完青岛割旅顺的耻辱。

所以,当朱皇帝举起反旗要反清复明的时候,天下百姓依旧愿意相信帝制,以致于当时根本就没有那套理论的生存土壤——如果朱皇帝当初喊的不是反清复明而是直接搞按需分配那一套理论,最有可能出现的不是天下景从、四处反清,而是天下人都集结在钱聋的身边帮着钱聋一起来打朱皇帝。

搏个从龙灭贼之功,不比全心全意给那些泥腿子们当仆人要强的多?

彼时的中原堂口,还没有经历过即将彻底亡国灭种的痛。

然后吧,大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鸟样儿——大明有皇帝,而且朱皇帝属于那种没人能够制约的开国之君,但是大明又有内阁,内阁的权利也一点儿不比皇帝的权利小。

尤其是在皇帝慢慢放权的情况下,内阁甚至可以直接顶替皇帝的作用。

因为朱皇帝直接明确了内阁的江湖地位。

这个说起来其实很好笑,因为朱老四当年折腾出内阁的时候是把内阁阁臣们当做秘书使用的,后来等过了仁宣二帝之后,内阁的权柄才慢慢大了起来。

但是权柄归权柄,实际上能够领导六部的内阁阁老们品级却不算高,所谓的领导六部其实也是名不正且言不顺,另外还有司礼监制约。

现在朱皇帝则是明确了内阁的品级、职责,即内阁首辅大臣为正一品,其他几个辅臣的品级定为从一品,而诸部的尚书则是被定为了正二品。

与之对应的,则是大明原本的六部以及后来增设的穷酸部、由铁道司升格而来的铁道部等等一大堆的部都明确置于内阁的管理之下,除了首辅大臣外,剩下的六位阁老每个人都得分管一摊子事儿,差不多算是责任明确到人。

与内阁并列的还有五军都督府,内阁的首辅大臣可以问过军府的事儿,但是也仅仅只是过问——可以问,但是没有决定权,军府的决定权掌握在军府大都督的手中。

御史台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喷人,皇帝、文武百官全都是他们要盯防的对象。

然而御史台也不归内阁管,真正能管到御史台的是御史衙门,与之同列的还有一个都察院,这两个衙门都不归内阁管,而是直接向皇帝负责,其中御史衙门当中除了在京城的一部分御史的负责是喷人,剩下的则是负责承担了检的职责,都察院则负责连审带判。

而大明律的最终解释权却又在刑部。

总之就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部门都有,彼此之间的职责也很明确,彼此之间既要互相扶持,同时也得相互制约。

基本上可以说是有皇帝没什么鸟用,但是没皇帝也不行,像朱皇帝自然可以直接越过内阁诸部乃至于五军都督府去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但是朱皇帝以后的那些皇帝们除了能监管并且拥有换相的权利之外也基本上告别了插手政务的可能。

想通过换相来重新拿回权利?

首先得让锦衣卫找到首辅大臣的罪证,然后还得由御史台发起弹劾,都察院给定罪,走完这套流程才能换相,其中但凡有一个流程走不完,这首辅大臣就换不了。

而首辅大臣和内阁阁老们的任期又是固定的,都是从入阁之日起开始算,五年为一期,最多干两期,这是朱皇帝直接定死的铁律,根本不允许更改。

除此之外,大明律又讲究法无禁止即为可,顺带着又定下了一大堆针对宗族和豪商的打压政策,对于普通百姓的保护除了体现在律法上之外,同样还有农会也承担了一部分职责。

这就让大明的国体处于一个很微妙的状态:看上去很是美好,差不多可以算是虚君的典范,除了还有个皇帝之外,剩下的已经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冥煮滋油了,甚至可以说是在以近乎完美的姿态在运行。

然而朱皇帝的心里很清楚,这种完美基本上就是扯蛋。

甚至于兔子的那一套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无论是当初挥泪斩了两个马谡,还是后来先富却不愿带动后富甚至想把手伸到朝堂上面,这些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

这也是为什么朱皇帝一直在放权给朝堂但是却从来没有放松锦衣卫、东厂以及御史御门的原因之所在——大明的官老爷们也没那么高的觉悟!稍微放松一点儿,他们就能捅出天大的窟窿!

一想到这里,朱皇帝又忍不住自嘲的笑了笑。

自己再怎么样也不是个神,哪儿有可能解决那些久远的事情?

自嘲的笑过之后,朱皇帝干脆直接说道:“今天朕要说的事儿很简单,一是把那些青皮破落户都打掉,既然一个个的都不愿意过好日子,那就扔到工地上去过几天苦日子,尤其是那些横行乡里甚至有不法之行的混账,直接拉去打靶。”

“第二个事儿就是那些不愿意好好赚钱却想着欺压百姓的工坊主们,该杀的杀,该流的流,让他们多逍遥一天,就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遭到他们的祸害。”

“还有那些自个儿跳出来作死的官老爷们,该怎么处理就不用朕多说了吧?”

在场的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老们都很清楚,朱皇帝以“咱”这个词来自称的时候往往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除开大朝会以外,一旦用到“朕”这个字,那多半就是起了杀心。

而在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老们都躬身应下之后,朱皇帝却又将目光投向了曾诚:“曾卿为相,至今也差不多快三十年的时间了吧?”

这个从朱皇帝在孟良崮时期就主动跑去投奔的前大清知府老爷,因为其本身的能力以及对朱皇帝各项指示的领会能力、办理速度,在朱皇帝刚刚称帝那年就已经成为了大明的首辅大臣,到现在也足有二十六年的时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倒不是曾诚恋栈不肯辞,也不是朱皇帝非得留下曾诚来打破自己定下的规矩,而是朱皇帝在制定这条规定的时候已经是民间所说的圣皇二十年。

也就是说,曾诚这个首辅大臣还可以接着再干上四年,然后也得老老实实的从首辅大臣的位置上滚蛋,而后也不能再担任其他掌握实权的职务,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京城或者回老家去养老。

当然,大明对待功臣的待遇一向不差,虽然不再是首辅大臣了,但是一应的待遇却还是按首辅大臣的来办,甚至还会有个爵位。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医秀北洋新军阀再统东汉马超重生大宋朝三国之江山美人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游戏:女帝天下聊斋志异蕴哲思在异世争霸天下的历程签到,开局我是个废物汉武帝:老五你想收拾谁三国我为皇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穿越皇子,无敌兵王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大乾九皇子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三国之权谋天下大唐:神级皇太子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新唐三国:越世霸主黑铁之堡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明末永昌满级账号在异界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三国之袁氏枭雄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熵定天下大宋武夫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大宋医生沙雕网友援北伐游行在古代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家父是康熙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熟读历史知识玩转古代世界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