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啊,我看你志气不凡,也不像是稀罕那盛瑜书院名声的人。真要想找个安心读书、明理修身的好地方,不如去城北瞧瞧那集福书院。虽然名气不如盛瑜响亮,门庭也稍显冷清,可听说那儿的先生个个是真才实学,就是……”
他顿了顿,眯起眼睛。
“听说他们收学生极挑,不是谁都能进的。”
“集福书院?”
宋绵绵闻言,眼中骤然闪过一丝光亮。
“您说集福书院?我从没听说过。它究竟怎么个挑法?可是看成绩,还是看家世?”
老伯摇了摇头,缓缓道。
“具体说不上来。只听说啊,凡是去报名的学生,山长都要亲自见上一面,坐在书房里,与你面对面聊上几句。问的也不是死记硬背的学问,而是些处世的道理、做人的本分。”
“聊完之后,点头了,你才能留下;不点头,哪怕你背得出整部《论语》,也得原路返回。至于聊什么,能决定什么,咱这老家伙,耳朵再灵,也听不到里面去啊。”
宋绵绵听得入神,心潮起伏。
既然盛瑜书院不屑理她,那她便换条路走。
真才实学何须依附虚名?
得了这番指点,她二话不说朝成衣铺走去。
夜幕低垂,屋内烛火轻轻摇曳。
一名黑衣侍卫跪于案前,头低垂,声音沉稳。
“属下已查明,今日宋姑娘前往盛瑜书院,原为替弟报名入学。途中遭吴姓学生羞辱阻拦,宋姑娘怒而反击,亲手将‘女子止步’的木牌砸碎于地,扬言‘此等规矩,不配称书院’。”
黎安执笔于宣纸上,听到此处,手忽然一颤。
他眉心微蹙,却没有停下,只淡淡道。
“继续。”
侍卫低头,继续禀报。
“不止如此。宋姑娘随后在书院门前,当众质问山长:‘何为君子之道?若纵容欺辱,包庇权贵,这书院还有何道可言?’并直言不讳,称吴姓学生品行低劣,不堪为同窗。言辞犀利,围观者无不侧目。”
黎安搁下笔,指尖轻轻敲击案角。
“前脚才在神前许愿,说自己‘好人一生平安’,后脚便亲自冲去书院门口大闹一场。这姑娘,倒是有胆识,也有脾气。”
顿了顿,他声音转冷。
“去查查那个集福书院。山长是谁,师资如何,历年收了多少学生,一并报来。”
“是!”
侍卫应声,恭敬叩首,随即起身退下。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宋齐飞已早早起床,穿上了新衣,梳洗整齐,背上小书包。
他拉着姐姐的手,声音清脆。
“姐,我们真要去集福书院吗?你说他们会收我吗?”
宋绵绵蹲下身,替他整理衣领。
“会的。只要你诚心向学,不卑不亢,他们没有理由拒你于门外。记住,进书院不是为了讨好谁,是为了学本事,明事理。”
两人辞别母亲,踏上进城之路。
晨风微凉,街道上行人渐多。
他们来到城外的集市口,搭上了牛车。
穿过半个城区,在城北停下。
两人沿着青石小路前行,远处隐约可见一座灰瓦白墙的书院。
他们深吸一口气,稳步朝书院大门走去。
“阿姐,我……我有点慌。”
宋齐飞紧紧攥着书包带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两扇黑漆木门。
“慌什么?”
宋绵绵微微侧头,拍了拍他的肩膀。
“记住姐昨晚说的话。读书不是为了死背书,不是为了应付先生,更不是为了炫耀学问。”
“小了说是为自己长本事,能明理、能自立;大了说是将来能在世道上站稳脚跟,能有用武之地,不至于任人摆布。”
她说完,不再多言,转身走上那三级青石台阶。
抬起手,在门上敲了三下。
片刻后,门轴“吱呀”一声缓缓开启。
开门的是个瘦瘦的中年先生,穿着一件青布长衫,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目光落在宋绵绵身上,又稍稍下移,看了看她身后的宋齐飞。
沉默地听完宋绵绵说明来意,他侧身让开,低声道。
“进来吧。”
便转身在前头引路。
院子宽阔整洁,中央矗立着一棵巨大的古树,树冠如盖,枝叶繁茂。
不少学生三三两两地分散在各处:
有的坐在竹亭里低头诵读;
有的倚在走廊的栏杆边,一边念着经文,一边在纸上记录心得。
还有人闭目静坐,口中默念不休。
见有陌生人进来,许多人都悄悄抬起了头。
一行三人沿着小径前行。
走着走着,那位带路的先生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望着宋绵绵。
“你为何选我们书院?外头书院不少,为何偏偏来此?”
宋绵绵抬起头,目光坦然。
“因为你们门口没有‘女子止步’的牌子。”
旁边突然传来一阵笑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老者正站在回廊下,含笑看着他们。
“妙啊!”
老人连说了两声。
“真是个机灵的姑娘!说话不绕弯子,却又不失分寸!”
他迈着步子从廊下走来,眼中神采奕奕。
“过来过来,让我考考你。你说不为死读书,那你说说,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宋绵绵早就注意到这位老人气度不凡。
她不敢怠慢,立刻拉着弟弟走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先生好,晚辈宋绵绵,这位是我弟弟宋齐飞。”
“我是来为弟弟求学报名的,不敢冒昧打扰您授课。”
老者目光如电,在姐弟俩身上来回扫了扫。
良久,缓缓点头,道。
“行,心性不错,有礼有节。”
他一挥手,声音清朗。
“跟我来吧!”
宋绵绵和宋齐飞对视一眼,默默跟上老人的脚步。
“到了。”
老人在一栋古朴雅致的屋子前停下脚步。
那屋檐下挂着一块木质牌匾,上书“澄心堂”三个大字。
老人伸手推开那扇雕花木门,侧身让开,目光落在宋齐飞身上。
“孩子,你一个人进去。”
随后转头看向宋绵绵。
“姑娘,你先在这儿等。”
这短短一句,没有高声,没有命令式的口吻。
可那份威严与从容,让人本能地生出敬畏。
宋绵绵深吸一口气,轻轻点了点头。
她转过身,再次帮弟弟整理了一下衣领。
俯下身,凑近他的耳朵,声音极轻。
“记住姐说的,遇事别怕,放平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