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着我干嘛?”
宋绵绵挺直腰板,从石头后跨出来。
她的声音有些发抖,却强撑着气势。
少年站在原地,没说话。
他只是抿着嘴,神情平静得近乎漠然。
他的身形在这短短一日之间似乎又拔高了些。
两个人就这么僵在原地,谁也没动。
宋绵绵瞅他一眼,见他不靠前,似乎压根儿就没想动手伤人。
她干脆扭过头去,用小锄头撬开石缝边的泥土。
石缝中长着几株稀罕的铁皮石斛。
她踮起脚尖,伸手去够那株位置最高的石斛。
忽然听到身后传来的“沙沙”声。
“别过来啊!”
她猛地回身,皱眉吼了一句。
可眼前少年却一声不响,弯腰拾起她刚才搁在草堆旁的竹篓。
他双手稳稳地托着竹篓,站定在距离她三步远的地方。
那副模样,活像个听令行事的小跟班,乖得离谱。
“你……”
宋绵绵瞪大眼睛,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这算哪出?
她是来采药的,又不是带了个贴身小厮出门。
她想骂他几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少年依然不说话,只是将竹篓微微抬起,示意她可以继续放药。
那双清澈的眼睛里,盛着不容拒绝的认真。
最后她认了,把刚采下来的铁皮石斛连同根须上的湿泥一股脑扔进竹篓里。
“想跟就跟着呗。”
她语气带着点无可奈何。
“但别挡路就行,也别添乱。”
少年原本沉静的眸子闪过一丝光亮。
他安安静静地跟在她后头,保持着三步的距离。
她要爬高,脚下一滑,险些摔下去。
少年立刻从旁边折了树枝,递到她手边。
她迟疑了一瞬,还是接了过来,踩着树枝撑上了石台。
看见路边结着几串紫红色的野果,她顺手摘了一把。
少年见状,脱下外衣的衣角,把每一颗果子擦了又擦,直到看不出一点灰尘。
然后轻轻搁在竹篓边上。
碰到挡路的荆棘丛。
少年直接上前,硬是踩出一条狭窄的小道。
他手臂上被划出几道细小的血痕,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太阳渐渐升得高了。
宋绵绵靠着一棵老松树盘腿坐下。
少年也在三步开外,坐了下去。
她偷偷瞥了他一眼,又迅速移开。
顺手从竹篓里摸出一颗野果,朝他那边一抛。
那果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正巧落在少年膝盖上。
“咔嚓。”
她咬了一口,声音清脆得扎耳。
又酸又涩的汁水“哗”地炸开,酸得她整张脸立马皱成一团。
她偷偷瞄他,少年学她模样,也狠狠咬了一口。
果然,他也酸得一哆嗦。
“噗嗤!”
宋绵绵没忍住,当场笑出声来。
“你是不是傻?”
少年耳朵尖一下子红了。
可他却倔强地抿着唇,把剩的吃完。
宋绵绵望着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
她心生怜意,便轻声问道。
“你是不是也是老家闹旱灾,出来逃难的?”
少年依旧低着头。
他的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却终究还是没有发出声音。
宋绵绵瞧着他这副模样,心里一阵酸涩。
“我家也是穷得锅都快敲响了,米缸见底,盐罐发霉,一家子七八口人挤在一间土屋里,实在没能力多养一个人……”
话还没说完,少年突然抬起头来,直直地望着她。
他用力地摇了摇头。
那眼神让宋绵绵卸下戒备与疏离。
那是一种“我懂”的体谅与理解。
她的心突然就软了下来,脑子冒出一个主意。
她目光柔和了些,朝少年挪近了一点。
“我家西坡有块地,不大,种了些菜,可一直没人看着,常常被人顺走,野猪也来糟蹋过两回。棚子虽然破了些,墙角有裂缝,但好歹能挡雨遮风,铺层干草也能凑合睡。”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
“你要真没地方去,就在那儿凑合住下吧。我管你早晚两顿饭,虽说只有粗粮野菜,咸菜豆腐渣,但饿不着人……算多个帮手,彼此都有个照应。”
她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
毕竟那条件实在寒酸。
眼前的少年生得清秀端正,眉宇间透着股书卷气,不像是长期吃苦的命。
可没想到,少年的眼睛一下亮得惊人。
他飞快地点头答应,生怕她下一秒就会反悔似的。
“你真愿意去?”
宋绵绵惊讶地瞪圆了眼。
少年又点点头,神情认真。
她还是有些不放心,又追问了一句。
“住那儿可不是白吃白住,得干活的。白天得巡地,晚上得守棚,不能让人偷我种的菜,也不能让野猪半夜来捣乱。有时候还得挑水、锄草、补棚顶……可累得很,你受得了吗?”
少年站起身来。
他随即单膝点地,右腿微屈,左膝稳稳跪在泥土上,右手压在左胸口,姿态端正而庄重。
宋绵绵一眼就看出,这动作很正式。
那分明是乡里立誓时才会用的礼节。
她急忙摆手,声音都急了几分。
“别这样,太见外了!我又不是要你起誓,不过是给口饭吃,哪儿用得着这么正式?快起来!”
少年却没动,直到她连声催促,才缓缓站起身。
“今天先采这么多野菜吧。”
她语气中添了些柔和。
“我带你去西边那块地瞅瞅,要是觉得能住,明天就能搬过去。”
她将背篓挎上肩,转头朝少年笑了笑。
没想到少年动作更快,一把提起篓子,顺手往肩上一背。
那样子熟练得很,就像他从小干这种活儿一样。
宋绵绵的手还悬在半空。
少年已经迈步往前走了。
她反应过来,连忙跟上。
看着前面那笔直的背影,宋绵绵忍不住开口。
“那小棚子风吹雨打的,你要是现在改主意,还来得及。”
少年没停下脚步,只是微微侧了侧头,却没有回应。
宋绵绵看着他侧脸的轮廓,一点也不像个孩子。
这人明明年纪不大,却透着一股远超同龄人的沉稳。
到了土豆地,田垄间绿油油的一片。
和四周枯黄的荒地比起来,格外显眼。
宋父正弯着腰在地里拔草。
他看见女儿带了个陌生男孩过来,警觉地问。
“绵丫头,这小伙子是?”
“来瞧瞧的。”
宋绵绵随口应了一句。
她不想让父亲多问,也不想解释太多。
接着她指了指那个破草棚。
“你去看看。”
棚子是用几根旧木头搭的,屋顶的茅草被风吹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