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小傅氏的面色,彻底维持不住了,她面色难看道:“母亲,您怎么这样说秀丽?秀丽也是您的外孙女啊。”
傅老夫人耐着性子道:“我当然知道秀丽是我的外孙女,我也不是说秀丽不好,但正之真的看不上她,而且正之娘另有打算,你还是趁早歇了心思吧,以你们的家世,秀丽要想找一个合适的婆家,并不是什么难事,没必要将目光,放在正之身上。”
小傅氏闻言,心里依旧感到不舒坦。
母亲说来说去,其实就是嫌她们的身份低,配不上傅峥。
也是,她又不是傅家的亲生女儿,只是老夫人大发善心,收养的孤女罢了,又怎么会看上她的女儿做长孙媳妇?
不一会儿,傅氏将寿面做好了,由温颜端着,送进了屋里,田秀丽跟在后面。
三人都看出来小傅氏面色不对,傅老夫人的面色也有些不虞。
温颜和傅氏不明所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田秀丽的心里却“咯噔”沉了一下。
难道外祖母不同意她跟傅峥表哥的婚事?
意识到这层,她的面色也有些难看起来。
她到底是哪里不好,外祖母竟看不上她?
“外祖母,长寿面做好了,您快趁热吃吧。”温颜将面端到傅老夫人身边的炕桌上,又将筷子递到了她手里。
傅老夫人拿过筷子,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身后的傅氏,脸上重新浮现了笑容,“好,我来尝尝你娘的手艺退步了没有。”
“保证没有,我娘的手艺可好了。”温颜笑眯眯地说。
“你说了不算,我尝过才知道。”傅老夫人亦是笑眯眯的。
二人其乐融融的画面,让小傅氏和田秀丽感到不舒坦。
温颜这穷小子,可真会讨老人家欢心。
小傅氏的目光在温颜身上停留了一会儿,看向傅氏,故作好奇地开口道:“阿姐,你给母亲准备了什么寿礼?”
“你来了半天了,竟没看到我身上披的大氅?”傅老夫人一边吃面,一边撩起眼皮,看了她一眼。
小傅氏闻言,目光转向她,这才发现,她身上穿了一件簇新的枣红色大氅,领子上还缀了黑色的兔毛,衬得老夫人红光满面,精神饱满。
小傅氏顿了顿,夸赞道:“阿姐真是好手艺,做这件大氅,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吧?”
“难得母亲不嫌弃,花再多时间,也是值得的。”傅氏笑着道。
“是啊。”小傅氏应了声,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件破氅衣,老夫人稀罕得跟什么似的。
她求的那串佛珠,可是请了高僧开光的,反倒不得母亲喜欢。
小傅氏越想越不舒坦,看到一旁的温颜,忍不住道:“阿言,秀丽给你外祖母求了平安符,你呢,你给你外祖母准备了什么寿礼?”
温颜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我送的不过是一幅寿字图,自是比不上姨母和表妹送的东西贵重的。”
闻言,小傅氏心里舒坦了一些。
也是,阿姐母子俩那么穷,除了会一点女红,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这时,傅老夫人吃完了面,拿帕子擦了擦嘴,拿起那幅百寿图,开口夸赞道:“这百寿图,是用一百种不同的字体写的,费时费力不说,还考验书写之人的笔力,阿言送的这幅百寿图,我可是极喜欢呐,晚些时候,定要叫人给我挂起来。”
温颜眸中闪过笑意,“外祖母谬赞了。”
她知道,外祖母是看出了姨母对她和娘亲的轻视,那样说,是为了给她们撑腰。
小傅氏面色一变,攥紧了手里的帕子。
田秀丽的眸中亦是闪过嫉妒。
不过是一幅破图,竟让外祖母这么重视。
不一会儿,傅家其他人,也陆续到了。
除了武安侯傅荣轩没在京城外,其余人都到了。
傅家三房的人,加上大小傅氏两家,今日齐聚一堂,将整个屋子都挤满了。
温颜上前向两位舅父、三位舅母行礼。
“温颜见过几位舅父、舅母。”
田秀丽也跟着上前行了礼。
两人行完礼,便退到了一旁,看傅家众人向傅老夫人拜寿。
傅峥是最后到的。
他才下朝回来。
他为傅老夫人准备的是一根藤杖。
傅老夫人将藤杖握在手里,很是欢喜。
她拄着走了两步,更是满意了。
“看来还是正之会讨母亲欢心。”傅二爷、傅三爷见了,就笑着道。
司九看了眼自家世子,开口介绍道:“这藤杖,不是普通的藤杖,叫百穴藤杖,是采用雷击过的老藤做的,还嵌入了磁石,杖身对应人体的各处穴位,不止能柱杖,还是养身奇器。”
闻言,众人都惊奇不已。
傅二爷和傅三爷,更是直接从傅老夫人手里,将藤杖拿过去打量了起来。
这才发现,这杖身还有豹纹,明显是受过雷击的。
“握在手里,还真是舒服。”
傅老夫人听到这藤杖这么厉害,立即宝贝地将藤杖给抢了回来,“别给我摸坏了。”
傅二爷、傅三爷都有些悻悻的,“哪能那么容易就摸坏了?”
“我不管,以后你们谁都不许碰我这根藤杖。”傅老夫人道。
温颜听到这里,忍不住看了眼傅峥。
昨日表哥还说,他准备的寿礼,没什么特别的。
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稀罕物件。
表哥真是谦虚了。
今日所有人送的寿礼,加起来,怕是都不及他送的。
傅峥刚坐下喝了杯茶,便察觉到了温颜打量的视线。
他抬起眸,淡淡瞥向他,却见他已挪开了目光。
自从傅峥一进到世安堂,田秀丽的目光便没从他身上挪开过。
因而自然也注意到了他看向温颜的目光。
田秀丽很是恼怒。
她一个大美人站在这里,表哥不看他,看温言那个穷酸小子做什么?
今日傅老夫人祝寿,来了许多宾客。
傅氏等人,在向傅老夫人拜完寿后,便去前院招待客人了。
就连傅峥也去了。
之后,陆续有女眷进来世安堂,向傅老夫人贺寿。
很多都是妇人带着一个女儿的。
特别是其中一对母女,还是连氏亲自带进来的。
“母亲,这位是户部王尚书的夫人和她的千金。”连氏将人介绍给了傅老夫人。
傅老夫人今日见了太多人,都有些惫懒了,听到这里,抬起眼睛,看向了那位王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