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子一般不是炖鸡出来的汤才会更鲜吗?”江稚狸不解道。
说到这儿,乌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大哥实不相瞒,我的本体就是蓝尾鸡…这个同类相残的事儿我真的下不了手……”
“......”
到了地方,江稚狸先行下了车,乌肯坐在驾驶座低着头不知捣鼓着什么东西。
此时,大院中一房中走出一汉子,汉子看到来人是一副陌生面孔,神情瞬间变得警惕。
“哎呦我去~鞋带挂住了~”
熟悉的声音传来,汉子朝江稚狸身后看去,发现来人是乌肯后随即又挂上了笑脸,“乌肯少爷来啦~这位是……”
“哦,瓦叔这位是我大哥,今儿我刚好带我大哥来你这里,炒你拿手的菜哈,给我大哥露一手!”乌肯道。
“没问题,既然是少爷您的大哥,我这就走着~”
男人听到乌肯的话随后进了一间小屋,只是江稚狸却觉得这被乌肯叫做瓦叔的男人似乎有一些不对劲儿。
饭后,狐狸带着福宝儿撒丫子跑进了附近的山林,乌肯带着张三来到外面散步。
走在路上江稚狸总是可以看到有三三两两类似于村民打扮的人聚集在一起,江稚狸经过时,他们总会分出一些目光。
“张大哥,虽然这里比不上城里方便,但是这里景好,空气也好~哈哈~你说是吧。”
“嗯,这里的确不错。”
“我知道这里有一处地方可以钓鱼,而且池塘边风景也是不错,张大哥去不去~”乌肯搓着手道。
“可以,走吧。”没有犹豫江稚狸答应道。
乌肯在农家矮房中取了两套渔具,看得出来乌肯应该是经常来这里钓鱼。
两人没有开车前往,而是徒步而行。
“你吃鱼?”江稚狸道。
“哎呀,没有我就是喜欢钓鱼,但是不吃鱼,最后钓到的鱼都分给村里的村民了~”
“而且张大哥,不是我吹,我这钓鱼技术不说能一夜十连,那也是大差不差,大哥你要是不信,村口儿的瓦叔可以给我证明~”
“我当然信你…我们吃饭的地方就属于村子的村口?”江稚狸道。
“嗯,对啊~”
来到池塘附近,这里的景色的确如乌肯所说,池塘两边野芦飘荡,偶有飞鸟在水面掠食。
江稚狸跟着乌肯来到一处钓点,“这里怎么有一副空竿儿?”
“那竿儿还是我的,应该是前几天钓鱼的时候落在这儿的。”
说着乌肯来到了那固定着的鱼竿儿的地方查看水中的网状鱼篓。
“诶~奇了怪了,这鱼怎么还自个儿往网里钻呐~”
就当乌肯话音刚落之时,一旁的芦苇荡中突然传出“欻”的一声动静。
乌肯被这声音吓得当即发出了一声怪叫。
“啊~什么东西!”
芦苇枝叶朝着某处摇摆,最后缓缓归于平静。
精神力朝着那处迅速铺开,江稚狸能感受到,芦苇丛中居然躲着一个人,那人鬼鬼祟祟半猫着身子似乎在观察着自己和乌肯。
乌肯见并没有发生什么情况,以为是池中的野鸟。
“让张大哥见笑了~几天没出门胆子突然小了这么多~嘿嘿...”
乌肯说完后又开始给自己壮胆,胡乱朝着芦苇荡叫了几声,芦苇荡的的鸟群一哄而散。
“嘿嘿,看吧大哥,真的是鸟~”
江稚狸看着乌肯的反应,她能感觉到乌肯对此似乎并不知情。
江稚狸随即拿起一根钓竿坐在一边安静钓鱼。
两人来时本就在下午,一段时间后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乌肯瞄了一眼刚一坐着就接连上鱼的张三,又看了眼自己这边半天没有动静的鱼鳔,乌肯只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烧。
“大哥,你这...你这也太厉害了,怎么弄的...大哥你怎么一直在上鱼?”最后乌肯实在忍不住了随即问道。
“啊?我也不知道,我把竿儿放下去就有鱼咬钩。”
正说着又有一条鱼咬钩,江稚狸腕间发力利用巧劲儿,将鱼甩进水中鱼笼。
只是这一甩,乌肯胸口差点又有一口气没上来。
他清晰看到,张三鱼线上居然连一枚鱼钩都没有挂,就这居然都能上鱼?而且还是接连不断的上?
“这也太逆天了吧~”乌肯忍不住碎碎念着,随后直接起身,又扑通一声跪在江稚狸身侧语气诚恳道,
“张大哥请你务必收我为徒!”
乌肯低着脑袋心中忐忑。
乌肯还未等到回复,只觉得自己的胳膊突然被人一拽,下一秒似乎有什么东西从自己耳边呼啸而过,随后直直插入远处地面。
江稚狸瞟了眼那根木棍随即道,“小姑娘下手可真狠,打算用那根棍子一穿二?”
女孩儿一直潜伏在芦苇荡中盯着着两人的一举一动。一直在原地等到了傍晚,终于找到了刚刚那绝佳的机会,刚刚那一击几乎用尽了女她所有力气,可依旧扎空了。
“你早知道我在?”
女孩儿因为长时间的逃窜,躲避,她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依旧挺直着身子,强撑着一口气。
“当然,在你发出动静那一刻我就知道了你的存在,你气息本就虚浮,还要一直蹲在芦苇荡伺机刺杀我们。所以为什么你要这样做?”江稚狸道。
“什么,芦苇荡里居然还有人?”刚刚搞清楚情况的乌肯惊讶道。
“呵,别装什么好人了,你和这个胖子不都是这个村里的人吗?要抓我,你们俩一起上,别废话!”女孩儿不屑道。
“什么村子里的人?”江稚狸与乌肯齐声道。
“你们两人装什么装,刚刚在芦苇荡我可是听的清清楚楚!如果你们不是这个村子的人,那这些村民怎么可能会让你们随意走动!”
话语间女孩儿情绪越发激动。
“姑娘,你是意思是说这村子里的人在抓你?”江稚狸道。
就在此时,江稚狸与乌肯来钓鱼的那条路上,突然出现了几名手持农具的村民,那些村民似乎注意到了池塘边的情况,正快速的朝女孩儿那里赶来。
两人还未等到女孩儿的回答,女孩儿随即一头扎进了芦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