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城因陈、审两家的覆灭而大肆庆祝了数日之久。
曾经压在他们头上的两座大山倾覆,怎能不尽情放肆一把?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家被灭的原因也终于被有心人查了出来,归根结底,还是归功于那嚣张跋扈惯了的陈向前,此次他一脚踢到了铁板上,最终导致陈、审两家被灭族。
最有意思的是,当时那个卖扇子的小摊贩和那家茶馆的掌柜,这俩人现在合伙经营那家茶馆了,并且他们还将那家茶馆改成了说书的场地。
却原来是,那个卖扇子的小摊贩在听闻陈家被灭的消息后,当时就被雷得外焦里嫩,但他并未多言。
然而到了第二天,就有无数人跑到他的摊位前打听当时的具体细节。
这小摊贩也是心思活络之人,想着这财路不就来了吗,这可比他卖这些破扇子赚的灵石多了去了。
后经多方打听,他才终于找到了那家茶馆的掌柜。
没人知道他俩是如何商议的,最终就是他两人一拍即合,而那家隶属于陈家的茶馆两人各占了一半。
卖扇子的小贩化身为说书先生,陈、审两家被灭的缘由再经过他的一番艺术加工,就变成了一部史诗级的经典故事。
前来听书的人那可是络绎不绝,每场的门票都供不应求,收灵石收到手软。
而先前那间专属于陈向前的豪华单间,如今也成了着名的观光之地,那间屋内的陈设,依旧是陈向前离开后的那副场景。
茶馆掌柜也十分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及时将那间屋子给收拾了,否则哪有现在的日进斗灵石。
刚开始,定价观光一次只收取一枚下品灵石,但来看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只得限流涨价。
如今门票已经涨到五十枚下品灵石了,但人们依旧是趋之若鹜,都想看看那陈向前留在那面墙上的“佳作”。
这才短短数日,就让那茶馆掌柜和卖扇子小贩赚的盆满钵满,每天数灵石数到手抽筋。
这让他俩从内心里感谢那已经被扬了灰的陈向前,你看,你人都没了还能继续发光发热,给我们创收,“好人”哪。
而那些流云城的大小势力,则是将目光盯向了陈、审两家的资产,这可是两大块肥肉。
但刚开始的那两天,并未有人甘愿当这个出头鸟,因为他们都不确定,那灭掉陈、审两家的人是个什么态度。
然而,仅仅过了两天,就有一些个按耐不住的人率先进行了试探,结果发现并未受到任何刁难,紧接着,场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确定了那位大佬不会插手后,不出一天,陈、审两家在流云城的所有资产,瞬间就被各大小势力瓜分的干干净净。
而这些流云城的大小家族们,也都从此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训,就都在自家的家训中加入了这么一条——族中无论任何人,有无故仗势欺人者,一经查实,直接废其修为,逐出家族,从者尽皆处死。
有陈、审两家活生生的例子在前,这一家训的颁布并未受到任何阻碍,谁都不想在将来的某一天,就莫名其妙地成为别人口中讨论的主角。
你看现在的陈向前,生前就很出名,死后会更出名,能够流传千古的那种。
因为流云城各个家族都已决定,将那陈向前当作典型记录下来,拿他来作为反面教材来教导自家子弟。
后来,随着各个家族这一家训的颁布,再加上陈向前这个反面教材,流云城的底层修士们的生活就很幸福。
这也让附近其他城镇的居民羡慕不已。
更甚者,定居流云城的名额都得参与摇号才能获得,还是限量的那种,至于摇中号码的几率嘛,数十万人抢一个号你敢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我们在此不便多讲。
……
让我们将画面转到林皓天这边。
这些天城内大肆的庆贺之举,他们也都知道。
期间,林妙雨还拉着柳清宁出去凑过热闹,返回住处后,就又绘声绘色地给林皓天讲述她们的所见所闻。
而经过这几日的了解,柳清宁也知晓了城内之所以如此,皆是为了庆贺陈、审这两大家族的覆灭。
然而之前自己还那般看待林皓天,这就让柳清宁更加内疚了。
其实,林皓天对此早已看开了,再说了,他的怒气都已经被审家全部接下了,就很舒畅。
面对柳清宁那不住道歉的场面,林皓天安慰了她许久,这才让其平复下来。
……
日升日落,沧海桑田。
转眼就过去了一年时间。
林皓天一行三人早已离开了那流云城。
在过去的这一年时间里,考虑到柳清宁和林妙雨两人在来中州的船上修为都已经突破。
所以,林皓天并未让她二人进行高强度的历练,而是让她们将当前境界打熬了一番。
期间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在欣赏沿途的风景,将此次行程当作了旅游。
此刻,他们一行三人,正在距离一片遍布浓雾的森林不远处的一个小镇上休息。
远处那片雾气氤氲的森林,乃是一处名为谜雾沼泽的禁地。
在中州提起迷雾沼泽,或许有人会感到些许陌生,但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却是传遍了整个中州大地。
它就是——送宝林。
这个名字传播度最广,在中州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都被所有人认可。
只因这迷雾沼泽,常年云雾缭绕,仿佛与世隔绝般。
任何进入其中探险的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在人前出现过。
后来慢慢地便无人敢轻易踏入其中了,所以,这里才被人们称之为禁地。
但这迷雾沼泽每隔千年,雾气便会消散一个时辰,向世人展现出它的本来面貌。
只有此时,人们才可以轻易地踏入迷雾沼泽之中。
而在沼泽的深处,存在一处深不见底的深渊,在这雾气消散的一个时辰之内,时不时地会有神秘宝物从那深渊中喷射而出。
因此,人们才形象地将此地称之为送宝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