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龙颜震怒,兵指中原
杨太尉被押送回中原后,皇帝见刺杀不成、阴谋败露,恼羞成怒,竟下令将李阳在中原的亲友全部打入天牢,又在边境张贴告示,污蔑“华国李阳乃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甚至派水师封锁了通往东海岸的航线,断绝华国与海外的贸易。
消息传到朔州,李阳正在查看新研制的“远航船”图纸,闻言猛地将图纸拍在案上,脸色铁青。当他看到周校尉呈上的“中原亲友入狱名单”——里面有他少年时的恩师、曾资助过他的乡邻,甚至还有远房的表亲时,一直压抑的怒火终于爆发。
“陛下!你欺人太甚!”李阳一拳砸在桌角,坚硬的木桌瞬间裂开一道缝,“我本想保北疆安宁,与中原井水不犯河水,你却屡屡相逼,如今竟牵连无辜!”
阿依莎从未见过他如此震怒,伸手想安抚,却被他甩开。李阳大步走出书房,声音传遍王宫:“传我命令,集结十万大军,三日之后,兵指中原!”
“吾王三思!”刘承、苏清月等人闻讯赶来,跪地劝阻,“中原地大物博,兵力雄厚,我华国刚立,不宜劳师远征啊!”
“三思?”李阳眼中血丝密布,指着中原方向,“他们抓我亲友,封我航线,毁我名声,真当我华国好欺负?今日若不反击,他日必遭灭顶之灾!”他看向周校尉,“大军整装待发,你为先锋,直取河东——那里是我起家之地,百姓定会响应!”
周校尉抱拳:“末将领命!”
【系统提示:触发“正义之战”模式,难度系数超SSS级!奖励:“破城弩”(射程十里,可破坚城)、“粮草倍增符”(随军粮草自动补充)、“民心动员令”(百姓自愿参军,三日征兵五万)。】
三日内,华国上下沸腾。百姓们听说中原朝廷迫害李王亲友,纷纷带着兵器、粮草赶来参军,连草原部落都派出了骑兵支援。李阳看着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看着士兵们眼中的怒火与决心,知道此战已箭在弦上。
出征前夜,阿依莎为李阳整理盔甲,轻声道:“我和孩子们在朔州等你回来。记住,无论输赢,家永远在这里。”她将一枚用安息香木刻的平安符塞进他怀里,“这是波斯的护身符,能保平安。”
李阳抱住她,声音沙哑:“等我回来,咱们去波斯看玫瑰田。”
次日清晨,朔州城外,十万大军列阵待发。李阳跃马扬鞭,举起“华”字王旗:“将士们!中原朝廷不仁不义,今日我等出兵,不为扩张,只为讨还公道!救出亲友,夺回尊严!随我——出征!”
“出征!出征!出征!”
呐喊声震彻云霄,大军如滚滚洪流,向着中原方向进发。河东的百姓早已听闻消息,不等大军抵达,就自发打开城门,箪食壶浆迎接华军——他们从未忘记,是李阳当年在河东灭蝗灾、兴水利,救了满城百姓。
皇帝没想到华军如此神速,更没想到河东百姓会“里应外合”,急调五万禁军驻守洛阳,又派人去拉拢漠北和西域诸国,想合围华军。
然而,西域诸国感念李阳的贸易之恩,不仅拒绝出兵,还送来粮草支援;漠北的黑狼部新首领曾受李阳恩惠,直接将朝廷的使者绑了,送到李阳军中。
【系统提示:正义之战获得广泛支持,敌军士气下降30%,华军士气提升至顶峰!】
李阳看着送来的“投名状”,冷笑一声。他勒住马缰,望着远处洛阳城的轮廓,眼中怒火渐消,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决心——这场仗,不仅要打赢,更要让天下人看看,何为“仁”,何为“义”,何为民心所向。
大军在洛阳城外扎营,李阳没有立刻攻城,而是让人将朝廷迫害百姓、勾结外敌的罪证抄写百份,射入城中。百姓们看到罪证,想起这些年朝廷的苛捐杂税,纷纷涌上街头,要求皇帝“严惩奸臣,释放李王亲友”。
城内乱作一团,皇帝焦头烂额。李阳知道,决战的时刻,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