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商路初通,暗流又起
周校尉和苏清月返回河东县时,正赶上水渠工程竣工。李阳带着百姓在渠边举行通水仪式,随着闸门缓缓打开,清澈的山涧水顺着渠道流入田间,干裂的土地被滋润得泛起水光,围观的百姓欢呼雀跃。
“你们可算回来了。”李阳迎上前,看到两人脸上的疲惫,又笑着补充,“看你们这模样,河西县的事应该顺利解决了?”
苏清月将账本递给李阳:“王才通匪的证据确凿,杨总管已下令将他秋后问斩。黑风寨的土匪也被清剿了,河西县的百姓正在补种新稻种。”
周校尉则拍着李阳的肩膀:“现在该轮到你说的‘跨县商路’了。杨总管捎信来,说支持我们打通河东、河西到朔州的商路,还愿意派一队士兵护送。”
李阳眼睛一亮,这正是系统任务“区域联动”的关键一步。他取出系统奖励的“跨县商路图纸”,摊在桌上:“你们看,从河东县出发,经河西县的山道,再走朔州城外的官道,正好能形成一个三角商路。我们有新粮、改良农具,河西县有山里的药材和野味,朔州有盐铁,互通有无,三地的日子都会好起来。”
三人计议已定,立刻着手准备。李阳组织村民编织装粮食的麻袋、打造载货的独轮车;苏清月带着药农整理河东县的草药,选出适合贩卖的品种;周校尉则去朔州联络商户,约定每月初一在河东县的集市交易。
一个月后,第一支商队出发了。二十辆独轮车装满了新收的小米、绿豆和改良的曲辕犁,由周校尉带着五十名民壮护送,朝着河西县而去。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河西县换取药材和皮毛,再转道朔州换成盐铁。
商队出发的消息传开,河东县的百姓都盼着能赚回银子,连孩子们都跑到村口,看着车队消失在路的尽头。
然而,谁也没注意到,一个穿着灰布衫的汉子在人群外看了半晌,悄悄转身离开了县城,朝着北方的山林走去。
三日后,周校尉派人传回消息:商队已顺利抵达河西县,换了三十多担药材和十几张皮毛,正准备前往朔州,一切顺利。
李阳和苏清月松了口气,开始筹备月底的集市。他们让人在县城中心清理出一块空地,搭建简易的货棚,还制定了交易规则——禁止强买强卖,公平称重,童叟无欺。
就在集市即将开张的前一天,系统突然弹出预警:【检测到商路沿线出现不明势力,疑似前朝余孽“玄甲卫”的残部,目标可能是商队的物资。】
李阳心中一沉。玄甲卫是前朝皇帝的亲军,隋朝建立后被打散,残余势力流窜在山林中,专靠劫掠为生,手段狠辣,比土匪难对付得多。
“周大哥他们有危险!”李阳立刻对苏清月道,“你留在县城筹备集市,我带一队民壮去接应商队。”
苏清月点头:“你带些水龙弹和子母连弩,路上小心。”她又取出几包新制的药粉,“这个是迷魂粉,比之前的药效强,关键时刻能用上。”
李阳带着三十名精壮民壮,快马加鞭追了上去。沿途的山道上,能看到商队留下的车辙印,却在一处峡谷前突然消失了。峡谷两侧的石壁上有打斗的痕迹,地上还散落着几支箭羽——是民壮配备的制式箭羽。
“他们在这里遇袭了。”李阳翻身下马,捡起一支箭羽,上面沾着暗红色的血迹,“追!”
众人沿着峡谷往里追,走了约两里地,听到前方传来厮杀声。李阳示意众人隐蔽,自己则悄悄摸上前查看——只见周校尉带着民壮被几十名黑衣人围困在一处崖下,对方穿着统一的玄色劲装,身手矫健,民壮们虽奋勇抵抗,却渐渐不支。
“是玄甲卫!”周校尉大喊着,挥舞长刀砍倒一个黑衣人,自己的手臂也被划开一道口子。
李阳不再犹豫,大喊一声:“放箭!”
民壮们扣动子母连弩的扳机,麻醉箭如雨点般射向黑衣人。李阳则带着人从侧面冲出,将水龙弹朝着人群密集处掷去。
“轰隆!”水龙弹炸开,水雾弥漫,黑衣人视线受阻。李阳趁机冲到周校尉身边:“没事吧?”
“还行!”周校尉喘着气,“这些人太能打了,我们的药粉对他们效果不大!”
李阳注意到,黑衣人脸上都戴着薄如蝉翼的面罩,显然是防备药粉。他立刻喊道:“用火烧!”
民壮们会意,将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燃,朝着黑衣人扔去。干燥的草木遇火即燃,加上风势,很快形成一片火海。黑衣人怕被烧伤,阵型大乱。
“撤!”为首的黑衣人见势不妙,下令撤退,很快消失在山林中。
危机解除,李阳连忙查看商队损失——民壮有十几人受伤,货物损失了一小半,总算保住了大部分物资。
“这些人到底是谁?”周校尉捂着伤口问。
“玄甲卫的残部。”李阳沉声道,“他们盯上了我们的商路,看来这商路不是那么好通的。”
他看着散落的货物,忽然想起系统任务的奖励“百工图谱”里有“简易防御车”的图纸——用木板和铁皮打造,既能载货,又能组成防御阵型。
“我们得加快打造防御车。”李阳对周校尉道,“商路必须通,但也得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夕阳下,商队重新整理行装,继续朝着朔州前进。李阳望着黑衣人消失的方向,知道这只是玄甲卫的第一次试探,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但他握紧了手中的长刀,眼中没有丝毫退缩——为了河东、河西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条商路,必须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