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在轨道上陷入死寂,如同被拔掉电源的末日机器。张伯伦蜷缩在“沉默之塔”的囚室里,呼吸微弱,瞳孔涣散,曾经深邃如渊的智慧之眼如今只剩生物本能的空洞。全球范围内,强制性的意识同步如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神经废墟——数百万“守护者”疫苗受害者挣扎在意识剥离(mdS)的深渊,无数心灵仍残留着“低语”的寒意,而暗网深处,“意识黑市”的幽灵在短暂的惊惶后,开始了更隐蔽的蠕动。
陈刚站在指挥中心,屏幕上不再是单一的战场,而是无数亟待清理的疮疤。李晴在深度医疗监护下,生命体征平稳,但意识如同被风暴席卷后的花园,需要漫长的时间重建。洪学友的血印已化作星火的微光,融入无数普通人的坚守。检察官的战场,从对抗神只般的“导师”,转向了更复杂、更琐碎、却也关乎亿万灵魂的漫长清算。
战场一:意识废墟的测绘与“端口”追凶
全球神经损伤普查:
司法强制令下的数据联盟: 陈刚推动国际司法机构援引《反人类罪受害者赔偿与调查公约》,强制全球医疗机构共享匿名化mdS患者神经损伤数据(脑扫描、神经传导速度、认知功能评估)。同时,联合顶尖神经科学实验室,制定统一的《意识剥离后遗症分级评估标准》。目标:建立全球mdS神经损伤图谱,作为未来追责、赔偿及康复计划的科学基础。
“低语”残留的电子取证: 技术组开发“神经痕量扫描”算法,接入全球社交媒体、匿名心理求助热线及公共安全报警数据库(经严格匿名化处理)。通过关键词(“冰冷符号”、“方向迷失”、“被注视感”)及情绪分析模型,绘制“方舟意识场残留影响”热力图,识别高危人群区域,为心理干预资源投放提供精准坐标。
“意识黑市”的掘墓行动:
区块链幽灵的显形: “永恒彼岸”平台交易采用多层混币和隐私币,常规追踪失效。技术组采取“神经端口溯源法”:
秘密接触部分愿意合作的mdS患者家属(通过严格保密协议及受害者保护计划),在其亲人的神经接口(植入式医疗设备或非侵入式脑波帽)上安装隐蔽的“诱饵信号发射器”。
当黑市买家通过购买的“端口”试图接入这些意识容器时,诱饵信号会将其访问路径(即使经过多次跳转)和物理登录设备的硬件指纹(如网卡mAc地址、处理器微码特征)反向传导至追查服务器。
“容器”即证据: 司法鉴定组开创性地将“处于mdS空白态的神经接口状态”定义为“被侵害的意识空间”,并申请全球首个“虚拟意识空间搜查令”。获得授权后,技术员在严格伦理监督下,以最低权限、只读模式接入被交易的“端口”,记录下买家进行的一切操作(意识备份写入、感官体验读取、甚至融合实验代码残留)。这些操作日志成为起诉买家“非法侵入意识空间”、“意图实施意识犯罪”的铁证。
跨国收网“捕鲸行动”: 基于诱饵追踪和端口搜查获得的证据链,国际刑警组织同步在瑞士、开曼群岛、东南亚某国展开突击行动。目标:利用意识黑市进行非法活动的匿名富豪、地下科研组织头目、以及为平台提供技术支撑的“神经海盗”。查获大量未注册的神经接口设备、意识数据存储服务器及非法交易记录。被捕者中,赫然包括数名在“方舟”危机中扮演过不光彩角色的政商掮客。
战场二:星火证言与沉默的共谋者
李晴:活着的证据库
李晴从深度昏迷中转入意识模糊的谵妄状态。她的呓语断断续续,混杂着洪学友牺牲的画面、“灯塔-07”的胚胎尖啸、“方舟”意识场的冰冷低语、以及全球星火网络共振的温暖洪流。
神经记忆萃取法庭令: 陈刚面临艰难抉择。李晴的大脑是记录“光痕”组织核心罪行的活体数据库,尤其涉及张伯伦未落于纸面的指令和“生命之树”的终极蓝图。但强制提取记忆涉及重大伦理与法律风险。他推动最高检召开特别听证会,邀请神经伦理学家、人权律师及李晴的医疗监护人参加。最终,在严格限定范围(仅提取与“光痕”核心犯罪直接相关的、非个人隐私的记忆片段)、采用最安全的非侵入式神经信号读取技术(结合其谵妄时自然释放的脑波)、并设立独立伦理监督委员会的前提下,法庭签发了史无前例的“重大反人类罪行关键证人神经记忆临时提取令”。
意识回廊中的取证: 在严密医疗监控下,技术员利用超高精度脑磁图(mEG)和机器学习算法,捕捉李晴谵妄时释放的、与特定罪行场景强关联的神经信号模式。如同在意识的迷雾中架设探照灯:
信号模式A(高频伽马波+特定海马体激活) → 成功关联到张伯伦在“海妖号”上启动胚胎最终形态时口述的、未记录的指令片段:“…舍弃载体…意识永存…”
信号模式b(前额叶剧烈抑制+杏仁核异常同步) → 对应“方舟”意识场全球入侵时,其试图覆盖个体意识的“格式化协议”神经特征。
信号模式c(全脑低频同步+温暖感皮层激活) → 完美匹配星火网络共振时的集体神经图谱,成为证明普通民众意识抵抗有效性的科学证据。
这些提取的神经模式及其对应的罪行场景解读,经过严格的司法神经科学验证后,成为指控“光痕”组织和相关共谋者的核心电子证物。
“沉默齿轮”的审判:
前期抓获的基层共谋者(如治安队长、“老K”)及“黑石生物”中层技术骨干的审判陆续开庭。陈刚亲自出庭,出示的不仅是传统的物证、证言,更有震撼性的“星火证据”:
将“老K”供述的交接坐标和时间,与同一时间地点卫星捕捉到的、伪装成物流车的“黑石”信号车热信号图像叠加。
在法庭全息投影上,展示某位被捕富豪通过购买的“端口”,试图向一名mdS患者意识容器写入其个人记忆备份的神经操作日志。日志旁,同步播放该mdS患者家属在病床前呼唤亲人的监控录像。无声的对比,将“意识掠夺”的冷酷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具冲击力: 播放一段经过处理的、由全球“意识锚点”个体(如那位护士、技工、老教师)神经活动汇聚成的“星火图谱”动态演示。图谱在“方舟”意识场入侵时剧烈波动、黯淡,又在“逆熵”脉冲和自身坚守下重新点亮、连接。陈刚以此向陪审团陈述:“他们无意中守护的,不仅是自己的意识,更是人类文明的底线。而这些被告,”他指向席上脸色惨白的共谋者们,“他们协助搭建的,是企图碾碎这一切的机器。”
战场三:废墟上的星火之光
mdS康复计划“归途”: 基于全球神经损伤图谱,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神经康复工程:
“神经镜像”疗法: 利用意识备份中心存储的部分受害者病前神经图谱(如李晴提供的、未被污染的早期记忆碎片),结合先进的脑机接口和神经反馈技术,尝试为深度mdS患者重建个体化的神经活动基线。
“星火社区”支持网络: 在“意识锚点”个体所在的社区,建立由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及这些“锚点”人物自身组成的互助网络。利用他们天然的神经亲和力(“星火”共振的残留效应)和社区信任,帮助mdS患者进行感官再认、情感唤醒和社会功能重塑。
《神经权利宪章》的诞生: 全球性意识灾难催生了国际社会对“意识”法律地位的深刻反思。在检察官、科学家、伦理学家及受害者团体推动下,联合国框架内开始紧急磋商制定《人类神经权利与数字意识保护国际宪章》(草案),核心条款包括:
意识自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形式的非自愿意识读取、写入、修改或删除。
神经数据属于个人最高隐私,享有超越生物信息的特殊保护等级。
设立全球神经伦理审查委员会,对涉及深度神经接口和意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强制性审查。
明确“意识犯罪”的定义与量刑标准。
陈刚走出法庭,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后,是刚刚被判处重刑的“黑石生物”前技术主管。前方,是星火社区里,那位护士正扶着一名mdS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患者眼中第一次出现了微弱的、属于“自己”的困惑光芒。远处,轨道上,“方舟”的残骸在夕阳中反射着冰冷的光,如同一个巨大的警示碑。
对张伯伦的终极审判即将开始,但他只是一具空壳。真正的审判对象,是那套将人类意识视为燃料、零件或商品的扭曲逻辑。这场审判没有终点,它发生在每一个法庭,更发生在每一个修复神经创伤的病房,每一个讨论《神经权利宪章》的会议室,以及每一个普通人守护自我意识的日常瞬间。星火已散入人间,照亮的不再是战场,而是重建文明边界的漫长路途。检察官的职责,从挥剑斩魔,转为守护这点点星火,使其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