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元日,蓟城的积雪尚未消融,城南的 “祭天广场” 却已是人山人海。十万军民冒着严寒肃立,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广场中央的高台 —— 那里,一个身着龙袍的青年正由赵宸搀扶着,缓缓走上台阶。
青年面色略显苍白,眉宇间却带着皇室特有的威仪。当他站定在祭天牌位前时,礼曹尚书张宾高声宣读祭文:“维建安十五年,岁在丙子,皇汉少帝刘辩,幸赖天恩,得脱奸佞之祸,今日于蓟城祭天,宣告重归大统!”
话音落下,广场上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 “万岁” 声。许多经历过灵帝末年战乱的老臣老吏,看着龙袍加身的刘辩,忍不住老泪纵横 —— 他们从未想过,这位当年被董卓废黜、传言早已遇害的少帝,竟能重现人间。
少帝刘辩的 “死而复生”,是赵宸埋藏多年的暗棋。
当年董卓之乱时,赵宸的靖安司前身 “潜龙卫” 在洛阳宫变中救下了被废的刘辩,将其秘密送往辽东隐居。这些年,赵宸一边整合幽辽,一边派人教授刘辩帝王之术,等待重出江湖的时机。如今:
曹操在赤壁受挫,威望大跌,中原士族对其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不满日益加剧。
幽辽经过多年经营,国力雄厚,火器、粮饷、民心皆已具备支撑 “复汉” 的基础。
四方格局形成,曹操、孙权、刘备相互牵制,无人能单独对幽辽构成致命威胁。
“是时候了。” 赵宸在三个月前的秘密会议上拍板,“没有比‘恢复汉室’更能凝聚人心的旗帜,也没有比少帝更合适的正统象征。”
为确保昭告大典万无一失,幽辽做了周密准备:
舆论铺垫:提前一月,靖安司便在幽辽、青州、徐州等地散布流言:“董卓当年弑杀的是替身,少帝已被忠义之士救下,不久将重现人间。” 同时,让学宫的儒生们撰写《辨伪录》,批驳曹操 “奉天子以令不臣” 的虚伪性。
凭证准备:找出当年灵帝赐予刘辩的 “镇国玉佩”(一半由刘辩佩戴,一半藏于洛阳太庙,靖安司在迁都时取回),两块玉佩合二为一时,龙纹严丝合缝,成为无可辩驳的信物。
安全护卫:从幽北军中精选五千 “护驾亲军”,配备最新式的后装线膛铳,广场四周部署十门轻骑炮,防备刺客或叛乱。
大典当日,刘辩在赵宸的陪同下,完成了祭天、祭祖、宣读罪己诏(反思当年被废的 “过失”)等仪式。当他高声宣布 “即日起,以蓟城为行在,复国号为汉,改元‘建安’(沿用献帝年号,以示正统延续),削曹操‘魏王’爵,令其即刻献还大政” 时,广场上的呼声再次沸腾。
昭告天下的文书,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各地:
送往许昌的文书,措辞严厉,直指曹操 “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劫迁献帝,擅杀大臣,罪不容诛”,限其三日之内 “自缚来降,可免一死”。
送往江东和荆州的文书,则以 “皇叔” 称刘备,以 “江东伯” 称孙权,召其 “即刻起兵勤王,共讨曹贼,恢复洛阳旧都”。
送往草原和西域的文书,简洁明了 ——“大汉已复,尔等若有朝贡之心,可来蓟城觐见;若存觊觎之意,必遭天讨”。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
许昌:曹操看到文书时,当场气得呕血。他将文书撕得粉碎,咆哮道:“赵宸匹夫!竟敢矫诏惑众!那个刘辩,定是假冒的!” 但当洛阳太庙玉佩的消息传来,他又不得不召集谋士商议对策。程昱建议:“当务之急是稳住献帝,对外宣称刘辩为‘伪帝’,同时出兵青州,切断幽辽与中原的联系。”
江东:孙权拿着文书,与群臣争论不休。张昭主张 “静观其变”——“少帝真伪难辨,且赵宸拥帝自重,与曹操无异。我等若出兵,只会让幽辽坐收渔利。” 周瑜(此时已 “起死回生”,实为赵宸放出的烟幕弹)则力主 “响应号召”——“以勤王之名夺取荆州,再联合幽辽共分中原,乃上策。”
荆州:刘备看到文书,眼中精光一闪。诸葛亮却提醒:“少帝归位,主公‘皇叔’之名更重,此乃天赐良机。但不可轻易出兵,应先遣使恭贺,试探赵宸虚实,同时加速夺取益州,稳固根基。”
最戏剧性的反应来自民间。
中原士族中,许多不满曹操专权的人纷纷暗中联络幽辽,陈群、华歆等名士甚至托人送信,表达 “愿为内应” 的意愿。
幽辽境内,百姓箪食壶浆迎接少帝,原本对 “赵宸是否会称帝” 的疑虑烟消云散,各地报名参军的青年激增。
甚至连草原上的部分部落,也派使者前来蓟城 “朝贡”—— 在他们眼中,“大汉” 的名号仍比 “幽辽” 更具威慑力。
蓟城行宫内,刘辩看着地图上各方的反应,对赵宸道:“赵爱卿,如今天下响应,是不是可以即刻出兵许昌,迎回献帝?”
赵宸躬身道:“陛下息怒。曹操虽失人心,但兵力仍强,不可冒进。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一、遣使安抚各地响应者,封官赏爵;二、命魏平加快北伐,彻底平定草原,免除后顾之忧;三、增派海船,与江东加强联系,促成夹击之势。”
刘辩虽为皇帝,却深知自己能重登大宝全赖赵宸之力,当即准奏。
三日后,蓟城公布了新的朝廷班底:少帝刘辩为天子,赵宸为 “大司马、录尚书事”,总揽军政大权;陈默为中书令,张宾为侍中,魏平为骠骑将军,李默为大司农 —— 幽辽的核心团队,摇身一变成了大汉朝廷的中枢。
消息传到许昌,曹操终于下定决心,下令:“张辽守合肥,夏侯惇守许昌,我亲率大军北上,先灭了那个‘伪帝’再说!”
一场围绕 “正统” 的战争,已箭在弦上。而赵宸站在蓟城的城楼上,看着南方的天空,知道自己打出的这张 “少帝牌”,不仅改变了幽辽的身份,更彻底打破了四方格局的平衡 —— 从今往后,天下的纷争将不再是 “诸侯争霸”,而是 “汉贼不两立” 的正邪之战。
少帝归位的昭告,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乱世的迷雾。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