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兴元城中心,一片崭新的建筑群拔地而起。不同于城墙的厚重、工坊的喧闹,这里青瓦白墙,飞檐翘角,透着一股宁静肃穆之气。门前矗立着两座石碑,左碑刻 “格物致知”,右碑刻 “经世致用”—— 这便是赵宸筹备半年之久的 “兴元学宫”。

“终于成了。” 赵宸站在学宫正殿前,望着匾额上那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亲笔所书),眼中感慨万千。随着兴元城日益繁荣,他越来越意识到:技术可以引进,人才可以招揽,但支撑一个文明延续的 “根”—— 知识体系与教育传承,必须自己建立。

学宫的选址与布局,处处体现着赵宸的理念:

位置:位于城中心高地,北望格物院,南邻织造坊,东接屯田区,西靠军营 —— 寓意 “学问需扎根实践,服务于工坊、农田与国防”。

布局:主体建筑呈 “回” 字形,中间是可容纳千人的 “论道堂”(用于大型讲学与辩论),四周按学科分为 “算学部”“格物部”“工学部”“经史部”,另有藏书楼、仪器室、试验场(小型,供学生实践)。

特色:所有建筑均采用可拆卸的榫卯结构(墨家弟子设计),未来可根据需求扩建;窗户朝南,采光充足(格物部特意设计了 “光影室”,用于研究光学);连地砖都按 “一尺见方” 铺设,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尺度感。

筹备期间,最大的争议是 “教什么” 和 “谁来教”。

有人主张 “独尊儒术”,认为应像中原太学那样,以五经为主,培养治国人才。

墨家弟子则希望侧重机关、力学,传承格物之术。

甚至有法家背景的流民学者提出,应专讲刑名法理,强化秩序。

赵宸在论道堂召开了三次 “筹备会”,最终定下宗旨:“兼容并蓄,实用为先。凡有利于兴元城发展、有利于格物致知者,无论儒法墨道,皆可讲授;凡空谈玄虚、无益实践之论,皆拒之门外。”

师资的组建,堪称 “不拘一格”:

算学部:由墨家弟子秦砚主持,他改良了算筹,编制了《九章算术补编》,新增 “几何量度”“方程解法” 等内容。

格物部:墨离亲自主讲,结合兴元城的实践(如火药爆炸、水车原理、船帆受力),讲解 “力、光、热” 的初步原理,赵宸偶尔会来讲授 “格物总纲”(科学方法论)。

工学部:由三位资深工匠担任 “技正”,分别讲授 “冶铁法”“建筑术”“舟车制造”,课堂常设在工坊或工地,边做边讲。

经史部:聘请了两位流落到辽东的儒生(一位精于《春秋》,一位擅长《管子》)和一位法家学者(曾是公孙瓒的幕僚),讲授经史典籍时,必须结合兴元城的治理案例(如屯田、互市、律法),禁止空谈。

招生标准更是打破了时代局限:

年龄在十二至二十岁之间,无论出身(流民、士兵、工匠、甚至三韩部落的聪慧少年),只要通过 “入门试”(识三百字,会简单加减,能说出两种农具的用法)即可入学。

学费全免,由兴元城财政拨款,还为贫困学生提供食宿补贴。

学制三年,期满通过 “技成试” 者,直接分配到格物院、工坊、屯田区等部门任职,优秀者可进入 “深造班”,跟随赵宸、墨离等人学习。

开学那日,学宫门前人头攒动。一百二十名新生(汉人九十,三韩二十,甚至有两名倭人少年,是阿直岐特意送来的)穿着统一的青色学服,背着格物院特制的 “书包”(内装算筹、毛笔、竹简),脸上既紧张又兴奋。

赵宸站在论道堂的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开口道:“你们来到兴元学宫,不是为了背诵经书考取功名,而是为了学会‘做事’—— 算出精准的账目,造出结实的车船,种出高产的粮食,甚至弄明白‘天为什么会下雨’‘石头为什么会着火’(指火药)。”

他举起一块铁矿石:“比如这个,儒家会说‘金石者,天地之精也’,但在兴元学宫,你们要学的是‘这石头里有多少铁’‘怎么把铁炼出来’‘炼出来的铁能做什么’—— 这就是格物致知,经世致用。”

第一堂课,各学部便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算学部:秦砚在黑板(用墨汁刷过的木板)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教学生用 “勾股定理” 计算边长,还让他们用绳子测量学宫的长宽,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建筑结合。

格物部:墨离带着学生在试验场摆弄 “杠杆”,用不同重量的石块和不同长度的木杆做实验,记录 “省力多少”,让他们明白 “力臂越长越省力” 的道理。

工学部:老工匠带着学生参观织造坊,讲解 “水转大纺车” 的齿轮传动,让他们亲手拆卸、组装简单的纺车零件。

经史部:儒生讲解《诗经》中的 “七月流火” 时,特意结合兴元城的物候记录,说明 “流火” 是星象变化,与气候的关系,而非单纯的文学描写。

争议也随之而来。

儒生对格物部 “解剖动物(观察内脏结构)” 颇有微词,认为 “不仁”。赵宸回应:“了解鸟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指兽医),让屯田的牛马更健壮,这是大仁。”

法家学者主张 “学宫应侧重培养官吏”,赵宸却让他给工学部讲 “工坊管理法”(如考勤、奖惩、质量监督),告诉他:“管理工匠与管理百姓,道理相通,能管好工坊,才算懂治理。”

这些碰撞非但没有动摇学宫的根基,反而让 “百家争鸣” 的氛围愈发浓厚。学生们可以自由旁听不同学部的课,在论道堂辩论 “德治与法治哪个更有效”“深耕细作与广种薄收哪个更适合辽东”“格物之术是否会违背天道”。

三个月后,学宫便展现出惊人的活力:

算学部的学生算出了新修水渠的最佳坡度,比工匠预估的节省了三成人力。

格物部的学生通过观察船帆,提出了 “三角帆比方形帆更能利用侧风” 的改进方案,被船工坊采纳。

工学部的学生仿制出了缩小版的 “水力锻锤”,虽然只有巴掌大,却完美还原了原理。

赵宸站在藏书楼的窗前,看着学宫里学生们或争论、或演算、或动手实验的身影,又望向远处工坊的炊烟、农田的绿意、港口的船帆,心中一片澄明。

兴元学宫,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在塑造一种新的 “学问观”—— 不尚空谈,重视实践;不独尊一家,兼容并蓄;不敬畏鬼神,敬畏规律。

夕阳的余晖洒在 “格物致知” 的石碑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赵宸知道,这座学宫播下的种子,终将在辽东大地上生根发芽,长成支撑兴元城乃至整个文明进步的参天大树。而那 “百家争鸣” 的喧嚣,正是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序曲。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三国我为皇大乾九皇子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大唐:神级皇太子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新唐三国:越世霸主黑铁之堡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满级账号在异界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熵定天下大宋武夫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大宋医生三国:吾乃西凉统帅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熟读历史知识玩转古代世界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异想天开之施宇和他的老乡们明朝富家子秦有锐士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蜀汉的复兴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代嫁之绝宠魔妃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重生我只想做个街溜子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大唐:最强争霸系统岭南宗师大唐:二凤你敢动手我就揍你绝对权力:仕途成长记穿越红楼的意外人生带着全班同学打造最强部落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雍正往事浴血大鹏湾三国之公孙大帝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