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氤氲,驱散了最后一丝因剖白心迹带来的沉重,
柳明薇端坐,神色已恢复清冷中的沉静,目光落在明凰推过来的那份誊抄工整的陈九清谈策论摘要上。
“殿下,”
柳明薇指尖划过“梯田固土”、“湿地蓄洪”等字样,声音清晰而务实,
“陈公子所论,确乃治本之思,然施行之难,首在人心与吏治,强征民田改梯田,若无妥善补偿安置,恐激民变;
规划蓄洪区,涉及土地归属、迁移安置,更易触动地方豪强及胥吏利益,阻力重,
非朝廷强力推动、中枢统筹协调,辅以有效监察,恐难竟全功。”
明凰颔首,眼中闪烁着棋手的锐利:“柳小姐所言,直指要害,此策若行,无异于一场无声之战,对阵的不仅是水患,更是盘踞地方多年的积弊与惰性,正因如此,才需借力。”
她端起茶盏,轻轻吹拂热气,目光似无意地扫过柳明薇:“朝堂之上,勋贵盘根错节,只思保其富贵田庄;部分清流空谈仁义,不谙实务;工部河臣,或囿于成规,或为各方掣肘,难有作为,
真正心系黎庶、又具实干之才者,凤毛麟角。
而江南水患,年年糜耗国帑,流民失所,已成陛下心头大患,亦是我大景腹心之疾。”
柳明薇心领神会,接口道:“殿下忧国忧民,欲解此困厄,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实乃正道。
清流之中,虽有不谙世事者,亦不乏如刘给事中、林修撰这般,常年奔波河工一线,深知疾苦,胸有丘壑的务实之臣。
若能将其见解,与陈公子此等洞察根源之论相互印证激发,或能寻得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她刻意强调了“陈公子此等洞察根源之论”,为后续铺垫。
“正是此理。”
明凰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点,发出笃的一声轻响,
“陈九此人,虽有惊世之才,然其过往声名狼藉,身份尴尬,更兼如今……”
她适时地停顿,语气带上恰到好处的沉重与惋惜,
“琼林苑遭人构陷,影龙卫罡气之下,经脉尽碎,武功尽废,已成定局。御医断言,纵能保住性命,亦需长期汤药维系,稍有不慎便有内腑隐痛复发之虞。
一个废人,困于府中,其策论纵有万般精妙,亦难登大雅之堂,更易授人以柄,攻讦其庶人妄议。”
柳明薇眼神微动,瞬间明白了明凰的意图。
她顺着话锋,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
“殿下所言极是,陈公子遭此无妄之灾,实乃国之大憾。
然其心血所系,关乎江南百万生民,就此湮没,岂非暴殄天物?
更寒了天下有志于实务者的心。”
她微微倾身,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不若……使其才学化入清流,由殿下以忧心国事、垂询良策之名,行文都察院、翰林院,乃至工部有司。
届时,明薇自可将陈公子策论中之精要,不着痕迹地融入与刘、林诸位大人的探讨之中,引其深思,激发其奏对。
其言论若有可取,自然可呈于御前,为中枢决策所用。
如此,策论得以推行,陈公子心血不枉,清流务实之声亦可彰显,殿下广纳贤言之名更盛……一举数得。”
“化入”清流!
明凰眼中精光大盛,这正是她想要的!
柳明薇不仅看穿了她的谋划,更主动提出了更圆融、更“清流”的方式。
这不仅仅是借壳生蛋,更是要将陈九的智慧彻底融入清流的血脉,成为她明凰可以调动的力量!
“好一个化入!”
明凰赞道,语气带着激赏和一丝深意,
“柳小姐心思玲珑,此计堂皇正大,润物无声!既全了清流颜面,又能使良策得用,更免了陈九再受攻讦之苦,只是……”
她话锋微转,目光直视柳明薇,
“此举,恐需小姐在清流之中,多有斡旋引导。
刘、林诸位大人,乃至其他有识之士,若能因此策论而崭露头角,为国分忧,其心……其力,日后或可成为殿下推动江南变革,乃至朝堂革新的中流砥柱。”
这才是明凰真正的核心目的——收拢清流中的务实派为己所用,构建属于自己的朝堂力量!
她不再掩饰,直接将“江南变革”、“朝堂革新”与这些可能因陈九策论而受益的清流官员的未来绑定在一起。
柳明薇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瞬。
她听懂了明凰话中赤裸裸的招揽之意。这已超出了单纯解决水患的范畴,而是卷入了更深层的权力格局重塑。
清流向来标榜独立,若被打上“公主党”的烙印……
然而,她脑海中闪过风雪夜陈九濒死的惨状,闪过琼林苑他悲愤的控诉,闪过他策论中那洞穿迷雾的犀利。
江南的水患是真实的,百姓的苦难是真实的,陈九的才能……也是真实的。
若拘泥于清流虚名,坐视良策因门户之见而夭折,又与那些空谈误国之辈何异?
更重要的是,明凰展现出的,是真正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手腕。
与其让清流继续在无谓的党争和空谈中消耗,不如让其中务实的力量,借助公主的平台,真正做点实事。
这或许……也是清流自救、重获民望的一条路。
权衡只在瞬息之间。
柳明薇抬起眼帘,迎向明凰锐利而充满期待的目光,清冷的眸子里没有激动,没有惶恐,只有一种洞悉世情后的平静与决断。
她没有直接应承“效忠”,而是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随即放下,动作优雅而从容。
“殿下深谙人心,明薇佩服。”
她淡淡开口,语气波澜不惊,却带着一种默认的沉重力量,
“水患汹汹,非一人一派可治,集众智,合众力,方为正道。
殿下欲为江南生民开生路,为朝廷寻良方,此心此志,可昭日月。刘、林诸位大人,乃至其他心系实务的同僚,若其见解能为国所用,得其施展抱负之机,亦是幸事。
明薇……愿尽己所能,穿针引线,使清流中之清音,不为杂芜所掩,能达天听,利国利民。”
没有慷慨激昂的表态,没有明确的阵营划分。
但一句“愿尽己所能,穿针引线”,一句“使清流中之清音,能达天听”,已清晰地表明了立场,
她柳明薇,将以自己的方式,协助明凰整合清流中的务实力量,共同推动以陈九策论为核心的治水方略!
这既是践行她“稍赎前愆”的承诺,也是她作为清流一份子,对自身理念和道路的一次重大抉择。
明凰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真正舒展的笑意。
柳明薇的回应,比她预想的更聪明,也更符合清流明珠的身份。
这种心照不宣的结盟,远比赤裸裸的效忠更稳固,也更具有操作性。
“有柳小姐此言,本宫心甚慰!”
明凰举杯,姿态郑重,“江南万民之幸,社稷之福!此事,便依计而行,本宫即刻拟文,广征治水良策,至于如何化入……便全赖柳小姐斡旋了。”
“分内之事。”柳明薇亦举杯回应。
两只精致的白瓷茶盏在空中轻轻相碰,发出一声清脆悦耳的微响。茶汤微漾,映照着两张同样美丽却气质迥异的脸庞——
一张是雍容中带着掌控一切的锐利,一张是清冷下藏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清流与皇权的力量,在这关于水患的忧思和对一个“废人”才学的借重中,悄然交织,形成了一张无形而坚韧的网。
目标,直指江南沉疴,亦指向朝堂格局的暗流涌动。
柳明薇告辞离去,身影消失在暮色渐浓的花径深处。
明凰独立轩中,望着她消失的方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温润的边缘,眼神深邃如渊。
“棋子已落,棋盘铺开。”
她低声自语,唇边笑意转冷,“陈九,你这块烂泥,可要糊得结实些……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而在暖阁深处,趴在锦榻上、看似沉睡的陈九,那被发丝遮掩的唇角,似乎也勾起了一抹极其微弱、冰冷而讥诮的弧度。
体内那蛰伏的微弱剑气,仿佛感应到了棋盘落子的杀伐之气,无声地铮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