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午后,咸阳湖上风和日丽,波光粼粼。秦风与清风带着林夏、张豹三人,租了一艘小船,悠悠然在湖中飘荡。船中摆满美酒佳肴,众人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把酒言欢。
秦风兴致高昂,对清风说道:“前辈,如此良辰美景,不若我们合奏一曲《笑傲江湖》,如何?”清风欣然点头:“正合我意。”言罢,秦风拿起竹笛,清风则取来瑶琴。二人相视一笑,琴音与笛声顿时交织在一起。
那琴音如潺潺流水,从清风指尖缓缓流出,时而舒缓,时而激昂;笛声则清脆悠扬,如黄莺出谷,与琴音相得益彰。一曲《笑傲江湖》,被二人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将众人带入了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
这美妙的乐曲在湖面上传开,引得附近几条船上的人纷纷侧目。其中,几名咸阳城有名的文士听得如痴如醉。一位身着青衫的文士赞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呐!不知是哪位高人在演奏。”
正说着,一艘装饰华丽的楼船缓缓靠近。楼船上,一位女子听闻乐曲,也被深深吸引,遂派身边的丫鬟前来相邀:“我家小姐听闻几位公子雅奏,深感钦佩,想邀请各位公子到船上一叙,共饮美酒,不知几位公子可否赏脸?”
众人一听,纷纷响应。秦风笑着对丫鬟说:“有劳姑娘相邀,我们荣幸之至。”说罢,众人便登上了女子的楼船。
楼船上,布置得典雅精致。那女子见众人上船,起身相迎。她容貌秀丽,气质温婉,对着秦风等人福了一礼:“小女子久闻各位公子才名,今日幸闻雅奏,实乃三生有幸。还望各位公子不要嫌弃,一同畅饮。”
众人入座后,一位文士迫不及待地开口问秦风:“敢问公子,此曲是谁所作,名为《笑傲江湖》,不知可有何深意?”
秦风毫不脸红微笑着解释道:“此曲是在下所作意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笑傲江湖的心境。人生在世,诸多羁绊,若能秉持初心,不为世俗所累,快意恩仇,岂不快哉。”心里想:黄老先生借用借用莫怪莫怪。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另一位文士又道:“公子不仅曲子吹奏得绝妙,这一番见解更是独到。不知公子平日还擅长何种诗词文章?”
秦风谦逊地笑道:“略通一二罢了。”但在众人的再三请求下,秦风思索片刻,吟道:“仗剑江湖梦未休,豪情壮志写春秋。风云变幻寻常事,笑对沧桑意自留。”
众人听后,顿时齐声喝彩。那女子眼中也满是钦佩之色,说道:“公子此诗,大气磅礴,尽显豪情,小女子佩服不已。”秦风心想这才那到那,我还有几大诗仙的诗等着搬运……不对,是借用借用。
清风在一旁微笑着看着秦风,心中也暗自赞叹:“秦风这孩子,才情出众,又能保持谦逊,日后必成大器。”
一时间,楼船上欢声笑语,众人沉浸在这充满才情与雅趣的氛围之中,对秦风的才情更是深深折服。
林夏生性活泼,几杯酒下肚后,见众人对秦风的才情赞叹不已,忍不住显摆道:“各位有所不知,秦公子不仅曲子吹得好,诗也作得妙,唱歌和绘画更是一绝呢!” 楼船女主听闻,美目一亮,连忙起身,盈盈下拜,恳切说道:“久闻秦公子才情非凡,方才已领略一二,若公子能再唱歌一曲,并为月儿作画一幅,那真是小女子莫大的荣幸,求公子成全。”
众人听闻,纷纷鼓掌赞成,齐声附和:“是啊是啊,还望秦公子一展绝技。” 秦风见众人兴致高涨,推辞不过,便点头应允。此时,他在众人眼中,既有文士的儒雅,举手投足间尽显温文尔雅之态;又有武将的刚毅,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两种气质完美融合,更添几分魅力。
让人取来琵琶和瑶琴,秦风依然把琵琶当作吉他来弹,清风用瑶琴为他伴奏,秦风开始演唱《孟婆的碗》。他用略带沙哑的嗓音,仿佛带着历经岁月沧桑的痕迹,一开口便紧紧抓住了众人的心。那充满故事感的童调,将歌曲中悲伤、无奈与执着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随着歌声,众人仿佛看到了奈何桥边,断肠人不舍前世的眷恋,却又不得不面对生死轮回的凄美画面。一时间,楼船之上寂静无声,众人皆沉浸在这如泣如诉的歌声中,仿佛灵魂都被歌声洗涤。
一曲唱罢,众人半晌才回过神来,“秦公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呐!这般独特的唱法,真是闻所未闻,太震撼了!”一位文士激动地赞叹道。几位女子眼睛红红,心想,公子 到底经历过什么才有如此伤感之情。
月儿更是眼眶泛红,感激说道:“秦公子,您的歌声仿佛有一种魔力,直击人心,小女子从未听过如此动人心弦的歌曲,真是大饱耳福。”
秦风让人准备好纸用自制的各种画笔开始作画,示意月儿稍作姿态。他凝神静气,以现代素描写真手法,开始为月儿作画。只见他手中的笔如灵动的精灵,在宣纸上跳跃、飞舞。线条时而粗犷有力,勾勒出月儿的轮廓;时而细腻入微,描绘出她眉眼间的神情。不一会儿,月儿的肖像便渐渐在纸上浮现。
众人围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皆被这从未见过的绘画技法所震撼。当画作完成的那一刻,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画中的月儿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无论是神态还是气质,都被秦风精准地捕捉并呈现在纸上。
“这……这简直神了!秦公子竟有如此神技,这般绘画技法,我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秦公子当真是惊才绝艳,文武全才啊!”一位富商模样的人惊叹道。
月儿看着自己的画像,又惊又喜,眼中满是倾慕之色:“秦公子,这幅画小女子定会珍藏一生。今日得见公子才情,实乃小女子此生最幸运之事。”
秦风为楼船女主月儿画完肖像后,众人还沉浸在那精湛绝伦的素描写真技法带来的震撼中。此时,秦风微微一笑,提起笔,在画像的空白处,挥洒自如地题下一首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心想,李诗仙,借用借用,请莫怪莫莫怪。
他的字迹铁画银钩,与这优美的诗句相得益彰。随着最后一笔落下,众人的目光像是被磁石吸引,紧紧定在那几行字上,一个个怔怔失神。
最先回过神来的是那位青衫文士,他不禁击节赞叹:“妙啊!妙极!秦公子以诗配画,诗画交融,将月儿小姐的美貌与气质烘托得淋漓尽致。这‘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月儿姑娘比作那彩云与鲜花,让人瞬间联想到其风姿绰约;‘春风拂槛露华浓’,恰似描绘女主在春风中,如带露牡丹般娇艳动人。后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更是将月儿比作仙女,只应在仙境中得见,真乃神来之笔!”
月儿脸颊绯红,美目凝视着画像与题诗,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轻声说道:“秦公子过誉了,小女子何德何能,能得公子如此赞誉,又以这般绝妙之诗题于画上,此画此诗,定当成为小女子此生最珍贵之物。”
另一位年长的文士捋着胡须,感慨道:“秦公子不仅绘画技法新颖独特,这诗词造诣更是高深。能当场作出如此契合情境、意境高远的诗句,实乃当世罕见之才。今日得见秦公子诗画双绝之风采,真是不枉此行。”
张豹在一旁听得一脸自豪,忍不住说道:“我家公子向来才高八斗,这些不过是小试牛刀罢了。”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看向秦风的眼神中,除了钦佩,更多了几分敬畏。
在这一刻,秦风凭借着诗画双绝的才情,彻底征服了在场众人。咸阳湖的微风轻轻拂过,仿佛也在为这一场精彩绝伦的展示而喝彩。
秦风在楼船上诗画双绝的事迹,如同插上了翅膀,在咸阳城迅速传播开来。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谈论着秦都尉的惊人才情,这个消息从文人墨客的雅集场所,传到了市井百姓的茶余饭后。渐渐地,秦风文人雅士的形象深入人心,整个咸阳城无人不知,如今的绣衣都尉秦风,乃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文武全才。
无论是他在训练场上展现出的精湛武艺,还是在楼船上即兴创作的诗词绘画,都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文人墨客们对他的诗词推崇备至,纷纷模仿他的风格创作;街头的画师们也对他独特的绘画技法充满好奇,尝试着学习借鉴。秦风的名字,一时间在咸阳城的文化圈和市井间,都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而此时,在长安的未央宫中,汉武帝刘彻正端坐在御座之上,手中拿着已升任绣衣将军的范昆递交的税银案奏折。范昆毕恭毕敬地站在殿下,详细地向汉武帝讲述着秦风进入绣衣使以来的所有经历及所作所为。
“陛下,自秦风入我绣衣使,他屡破奇案,不仅将税银被盗一案查得水落石出,揪出了郡尉、李副尉等一干涉案官员,还顺带揭开了巫蛊教在背后搅弄风云的阴谋。”范昆神情严肃,条理清晰地说道。
汉武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嗯,此子倒是有些本事。能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中抽丝剥茧,查明真相,实属不易。”
范昆接着说道:“不仅如此,陛下。近期秦风在咸阳湖上,与友人泛舟之时,即兴与一道士合奏乐曲,引得众人围观。之后,应楼船女主之邀,他一展歌喉,其独特的唱法闻所未闻,令在场众人惊叹不已。而后又以一种从未见过的绘画技法,为女主绘制肖像,并当场题诗。那诗画双绝之风采,让在场之人无不折服。”
汉武帝听闻,饶有兴趣地问道:“哦?竟有此事。所题何诗?说来朕听听。”
范昆连忙将秦风所题之诗复述了一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汉武帝听完,不禁赞道:“好诗!此诗意境优美,将女子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可见这秦风不仅有破案之能,文采亦是不凡。”
范昆道:“陛下,与秦风合奏之人,道号清风。此人来历不凡,据秦风所言,乃已故陆都尉的师伯。清风与秦风相交甚密,常与秦风谈经论道,传授秦风内功修炼之法与精神力观想法。以臣之见,清风此人或许对我朝局势也有独到见解。”
汉武帝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密切留意此二人的动向。这秦风既有才又有能,若能为朕所用,必是我朝之幸。至于这清风,查清其来历背景,若确有可用之处,不妨招揽。”
范昆连忙应道:“臣遵旨!陛下圣明,臣定当密切关注,不负陛下所托。”
至此,秦风凭借自己的才能,不仅在咸阳城树立了极高的声誉,更是进入了汉武帝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