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顺着林涛的衣领滑进后背,冰冷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寒颤。时光褶皱书店的霓虹灯招牌在雨中晕染开一片模糊的红色,像稀释的血迹。他推门时铜铃发出嘶哑的声响,仿佛多年未曾上油。
书店里弥漫着纸张霉变和陈年灰尘的气味。林涛站在门口,让眼睛适应昏暗的光线。书架间的过道狭窄得只能侧身通过,每一寸空间都堆满了泛黄的旧书和发黄的报纸。天花板上垂下一盏没有灯罩的灯泡,随着门外的风轻轻摇晃,在墙上投下不安定的阴影。
\"要关门了。\"一个沙哑的声音从书架深处传来。
林涛循声望去,看见一个佝偻的身影正在整理书架。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后颈处有一块明显的老人斑。他动作缓慢但精准,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我是警察。\"林涛出示了证件,尽管他知道自己已经被停职,\"想请教几个问题。\"
老人转过身,浑浊的眼睛在镜片后微微眯起。他的右手指节粗大变形,像是常年握笔留下的痕迹。\"警察?\"他咳嗽了几声,\"是为了那个教授的事吧?\"
林涛的指尖无意识地碰了碰口袋里的袖扣——那是从陆铭被捕时穿的衣服上取下的证物。\"您怎么知道?\"
\"电视上天天播。\"老人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那个教授看着不像杀人犯。\"
\"您认识他?\"
老人摇摇头,重新戴上眼镜:\"他来过几次,买些旧医学期刊。\"他指向角落的一个书架,\"总站在那边看精神病学方面的书,一看就是半天。\"
林涛走向那个书架。灰尘在灯光下漂浮,像微型的星系。他抽出一本1989年的《临床精神病学》,书页间夹着一张便签纸,上面用铅笔写着\"7号记忆移植成功率67%\"几个字,笔迹已经模糊。
\"他经常一个人来吗?\"林涛小心地将便签纸放回原处。
\"大多数时候是。\"老人慢吞吞地说,\"不过上个月有个女人跟他一起来过,两人在里间吵了一架。\"
林涛的心跳加快了:\"什么样的女人?\"
\"戴着墨镜,声音压得很低。\"老人挠了挠斑白的鬓角,\"但我记得她右手腕上有个纹身,像是数字或者字母。\"
\"他们吵什么?\"
\"听不太清。\"老人走向柜台,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不过那女人走后,教授把这个忘在了桌上。\"
林涛接过纸袋,里面是一把老式钥匙和一张字条,上面写着\"7号柜,东区档案室\"。钥匙上贴着一小块胶布,已经发黄,隐约可见\"圣心\"两个字。
\"您还记得具体是哪天吗?\"林涛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
老人皱眉思索:\"三周前的周二?那天邮差送来了新一期的《考古》杂志,我正翻看的时候他们进来的。\"
林涛迅速在脑中计算日期——正是张薇被杀前三天。他刚想继续追问,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瘦削的肩膀不住颤抖。
\"您没事吧?\"林涛上前一步。
老人摆摆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方格手帕捂住嘴。咳嗽平息后,手帕上留下几点暗红。\"老毛病了。\"他喘着气说,\"这书店的灰尘太多,医生让我搬走,可我舍不得这些书。\"
林涛的目光扫过积满灰尘的书架,突然注意到柜台旁的监控显示器一片漆黑。\"您的监控坏了?\"
\"上周有人来'修'过。\"老人冷笑一声,\"说是线路老化,结果把硬盘都拿走了。\"
\"什么人?\"
\"穿着电信制服,戴着帽子和口罩。\"老人眯起眼睛,\"但我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有戒痕,右手腕上有个疤,圆形的,像被烟头烫的。\"
林涛的呼吸一滞——和他在沈静家遇到的男人特征完全吻合。他迅速掏出手机,调出杨振的照片:\"是这个人吗?\"
老人凑近看了看,摇头:\"太模糊了,看不清。不过那人的眼睛...很特别,像是...\"
\"像是什么?\"
\"像是戴了美瞳。\"老人皱眉,\"虹膜颜色很不自然,蓝得发假。\"
林涛将手机放回口袋,触到了那枚袖扣。他拿出来递给老人:\"您见过这个吗?\"
老人接过袖扣,对着灯光仔细查看。黑玛瑙表面泛着幽暗的光泽,银质底座上刻着细小的花纹。\"好东西。\"他评价道,\"不过这个划痕...\"他用拇指摸了摸边缘的一道细痕,\"像是被某种酸性物质腐蚀过。\"
\"能看出是什么时候的痕迹吗?\"
\"不超过两周。\"老人将袖扣还给林涛,\"这种银器一旦接触腐蚀物,二十四小时内就会氧化变黑。现在还能保持光泽,说明是新伤。\"
林涛想起秦越的初步报告——袖扣上发现的纤维与张薇公寓的地毯吻合,被认为是陆铭到过现场的铁证。但如果袖扣被腐蚀过,纤维证据就可能受到污染。
\"谢谢您的帮助。\"林涛收起袖扣,\"还有一个问题,您听说过'镜面计划'吗?\"
老人的手突然停在半空,像是被无形的线拉住。昏黄的灯光下,他的影子在书架上扭曲变形。\"谁告诉你这个名字的?\"他的声音变得异常尖锐。
\"我在查一些旧资料时看到的。\"林涛谨慎地回答。
老人沉默了很久,最后摇摇头:\"我不知道什么计划。你该走了,我要关门了。\"他转身走向书店深处,背影显得更加佝偻。
林涛刚想追上去,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秦越的短信:\"化验结果异常,速回实验室。\"
雨已经停了,但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腐朽气味。林涛快步走向停在巷口的车,不断回想老人听到\"镜面计划\"时的反应——那种本能的恐惧不像伪装。
他发动车子时,后视镜里闪过一个人影。戴着鸭舌帽的高个男人站在书店门口,右手插在口袋里。虽然看不清脸,但那个站姿让林涛想起三年前雨夜里的枪手。他猛踩油门,车子冲了出去,溅起一片水花。
法医中心的灯光永远惨白得不近人情。林涛推开实验室的门时,秦越正盯着显微镜,白大褂下露出深紫色的衬衫领子,衬得她的脸色更加苍白。
\"你看起来像刚从水里捞出来。\"她头也不抬地说。
\"差不多。\"林涛脱下湿外套,挂在门后的钩子上,\"有什么发现?\"
秦越终于抬起头,眼下有明显的青黑:\"袖扣上的纤维有问题。\"她指向工作台上的光谱分析仪,\"那些纤维确实和张薇公寓的地毯成分一致,但表面覆盖着一层书籍霉菌——就是旧书店常见的那种。\"
林涛凑近看屏幕上的波形图:\"说明什么?\"
\"说明纤维是在被霉菌污染后才附着到袖扣上的。\"秦越推了推眼镜,\"简单来说,有人先让袖扣接触了旧书环境,再故意沾上张薇公寓的纤维。\"
\"伪造证据?\"
\"不仅如此。\"秦越调出另一组数据,\"我重新检查了袖扣的擦拭痕迹。正常佩戴产生的磨损是均匀的,但这个...\"她放大图像,\"有明显的人工擦拭痕迹,特别是边缘这部分,几乎被擦掉了表层氧化膜。\"
林涛想起书店老人的话:\"有人用化学剂清洗过它?\"
\"而且是专业人士。\"秦越点点头,\"用的可能是弱酸性溶液,既能清除特定痕迹又不会损伤银器。\"她停顿了一下,\"林涛,这个证据太完美了,完美得像是...\"
\"像是专门为定罪准备的礼物。\"林涛接过她的话,声音低沉。
秦越的嘴唇抿成一条细线:\"我还没说完。张薇指甲里的皮肤组织...dNA确实是陆铭的,但表皮细胞的角质层异常薄,几乎不像活体组织。\"
\"什么意思?\"
\"像是从...某种保存样本上提取的。\"秦越谨慎地选择着词汇,\"我查了陆铭的医疗记录,他去年在医院做过皮肤活检。\"
林涛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有人用他的医疗样本伪造了证据?\"
\"理论上可行。\"秦越关掉显示器,\"但需要极高的生物技术和法医知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实验室陷入沉默。通风系统嗡嗡作响,像某种不安的预兆。林涛走到窗前,窗外夜色如墨,法医中心的红色标志灯在玻璃上投下血色的反光。
\"还有更奇怪的事。\"秦越打破沉默,\"我联系医院调取陆铭的活检记录时,发现那部分档案被加密了。系统显示三天前有人访问过,登录Id是...\"
\"杨振?\"林涛转身。
秦越的眼睛微微睁大:\"你怎么知道?\"
\"直觉。\"林涛没有提及书店和沈静的事,\"能查到访问Ip吗?\"
\"市政大楼内网。\"秦越的表情变得复杂,\"林涛,这事越来越不对劲了。我今天去找陈队汇报,他直接让我停止所有复查,说证据链已经很完整。\"
\"他看过这些新发现吗?\"
\"我给他看了光谱分析,他说...\"秦越模仿着陈队生硬的语气,\"'技术误差在所难免,不要钻牛角尖'。\"
林涛冷笑一声:\"他急着结案。\"
\"不只是着急。\"秦越压低声音,\"他桌上放着市局特别表彰的文件,就等这个案子定罪后签发。\"
窗外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几秒后雷声轰隆而至。林涛的手机再次震动,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看监控,3小时前,左手。\"
\"我得回警局一趟。\"林涛抓起外套,\"你能继续深挖活检的事吗?\"
秦越犹豫了一下,点点头:\"但我需要更多样本比对。如果能拿到陆铭的...\"
\"头发?指甲?\"
\"最好是新鲜血液。\"秦越说,\"不过他现在在拘留所,很难弄到。\"
林涛想起沈静给他的钥匙:\"也许有别的办法。\"他走到门口又转身,\"对了,你认识一个右手腕有圆形疤痕的人吗?像烟头烫的。\"
秦越的表情瞬间凝固:\"杨振就有这样一个疤。\"她的声音几乎听不见,\"我们交往时他告诉我是小时候烫伤的。\"
雨又开始下了。林涛驾车穿过空荡的街道,雨水在挡风玻璃上形成不断变幻的图案。后视镜里,一辆黑色轿车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已经跟了他三个路口。
警局大楼灯火通明,即使已是深夜。林涛刷卡进入时,值班的辅警正打着瞌睡,面前电脑上播放着足球比赛。电梯上升到三楼的过程中,林涛反复回想秦越的话——杨振的疤痕,加密的医疗记录,被删除的监控。这些碎片像拼图般在他脑中旋转,却始终无法组成完整的画面。
刑侦队的办公区空无一人,只有林涛的工位还亮着台灯。桌上放着一杯已经冷掉的咖啡,旁边是堆成小山的案卷。他打开电脑,输入密码时注意到键盘上有新鲜的指纹——有人动过他的电脑。
监控系统需要更高级别的权限。林涛插入自己的警官卡,输入紧急查询密码。屏幕闪烁了几下,显示出张薇公寓大楼的监控目录。他找到案发前24小时的记录,从陆铭被拍到进入大堂的时间点开始回放。
画面中的陆铭穿着深色风衣,低头快步走向电梯。林涛放慢播放速度,一帧一帧地查看。在电梯门打开的瞬间,陆铭伸出左手按了下行按钮——这个动作让林涛皱起眉头。他调出陆铭的审讯录像对比,确认陆铭签名、喝水、整理眼镜都是用右手。
\"右撇子用左手推门...\"林涛喃喃自语,继续查看监控。
三小时前的片段更加可疑。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在大堂徘徊了近二十分钟,不时查看手机,像是在等人。由于角度问题,始终拍不到正脸,但在一个转身动作中,林涛捕捉到他右手腕上的圆形反光——可能是手表,也可能是疤痕。
林涛将画面放大到极限,隐约辨认出男人左手无名指上的戒痕。就在他准备截取图像时,监控软件突然卡死,随后蓝屏。他重启电脑,发现那段监控文件已经损坏。
\"操。\"他捶了下桌子,声音在空荡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这么晚还加班?\"陈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涛转身,看见陈队站在走廊的阴影里,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灯光从他头顶照下来,在眼窝处形成深深的阴影,让他的表情难以辨认。
\"复查一些细节。\"林涛平静地说。
陈队走进来,拖过一把椅子坐下。他的制服一如既往地笔挺,领带结紧得像是要窒息。\"听说你去找了秦越?\"他吹了吹保温杯里的热气,\"我以为这个案子已经结案了。\"
\"还有些疑点没解决。\"
\"比如?\"
林涛直视陈队的眼睛:\"袖扣上的纤维被污染过,张薇指甲里的皮肤组织可能来自陆铭的活检样本,还有监控里那个戴鸭舌帽的男人。\"
陈队喝了口茶,喉结上下滚动:\"物证没有百分百完美的,林涛。至于监控里的人,很可能是无关的路人。\"
\"那为什么要删除那段记录?\"
\"技术故障而已。\"陈队放下保温杯,金属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你太投入了,开始看什么都像阴谋。\"
林涛将电脑转向陈队:\"那这个呢?陆铭明明是右撇子,为什么用左手按电梯?\"
陈队扫了一眼屏幕,表情没有丝毫波动:\"紧张时的下意识动作?或者右手拿着东西?林涛,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细节。\"
\"细节决定真相。\"林涛的声音提高了,\"陈队,这个案子有问题。陆铭可能被设计了,真凶还在外面——\"
\"够了!\"陈队猛地站起来,保温杯被打翻,茶水在案卷上洇开一片深色痕迹,\"你知道为了这个案子市局投入了多少资源?媒体天天追着问进展,上面要求速审速判!\"他的脸涨得通红,\"所有证据都指向陆铭,你凭什么质疑?就凭你那点'刑警的直觉'?\"
林涛也站了起来,两人隔着桌子对峙。办公室的灯光忽明忽暗,像是电压不稳。
\"凭我的职业操守。\"林涛一字一句地说,\"如果证据有问题,就必须查清楚。否则我们和栽赃陷害有什么区别?\"
陈队的表情变得古怪,愤怒中混杂着一丝林涛读不懂的情绪:\"你被停职了,林涛。从现在开始,不得接触任何案件资料,上交警官证和配枪。\"
\"凭什么?\"
\"就凭你私自调查、干扰司法程序!\"陈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这是局长的签字。别逼我叫警卫。\"
林涛盯着那张纸,上面的公章鲜红如血。他慢慢掏出警官证,放在桌上:\"枪在保管处,明天交。\"
陈队收起证件,脸上的肌肉松弛下来:\"回家休息吧,你太累了。\"他的语气突然变得温和,几乎像是同情,\"这个案子已经结束了,接受现实吧。\"
林涛绕过桌子向外走,在门口停下:\"陈队,你认识杨振吗?\"
阴影中,陈队的身体似乎僵硬了一瞬:\"当然,三年前牺牲的同事。怎么突然问这个?\"
\"只是好奇。\"林涛没有回头,\"他右手腕上是不是有个圆形疤痕?\"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几秒钟后,陈队的声音传来,轻得几乎听不见:\"我不记得了。\"
走廊的灯光比办公室更加昏暗。林涛走向电梯时,听到身后陈队的办公室门锁咔哒一声关上了。电梯下降的过程中,他掏出手机,发现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张高糊照片,隐约能辨认出是圣心疗养院的旧照片,背面用血迹写着数字\"7\"。
刚走出警局大门,一辆汽车的报警器突然尖啸起来。林涛循声望去,看见自己的车前盖被人用利器划了一个大大的\"7\"。雨水积在刻痕里,在路灯下泛着诡异的光。
他走近检查时,发现雨刷器下压着一张纸条。展开后,上面打印着一行字:\"记忆不是你的朋友,林警官。\"
远处传来引擎启动的声音。林涛抬头,看见那辆跟踪他的黑色轿车缓缓驶过,车窗降下一半,露出一个戴鸭舌帽的侧影。在车辆转弯的瞬间,那人抬起右手调整后视镜——手腕内侧,一个圆形的疤痕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