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青牧农场的鸡棚就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鸡鸣。王天凯已经在围墙边忙活了,斧头劈砍木头的“咚咚”声,像是给新一天的忙碌敲响了前奏。老周则在调试水电站的设备,仓库方向偶尔传来他和林溪的对话声,夹杂着发电机低沉的嗡鸣,构成了一曲独特的晨曲。
陈鑫、时敬发和杨振平简单吃了点玉米粥和咸菜,就准备出发。货车昨天拉了太多建材,暂时派不上用场,三人决定开那辆新得的长城炮去镇上——皮卡车灵活,装些衣服和五金件也够用了。
“地牛,我们去镇上,农场就交给你和老周了。”陈鑫拍了拍王天凯的肩膀,他正扛着一根粗木往围墙边挪,黝黑的脸上全是汗珠。
王天凯“嗯”了一声,瓮声瓮气地说:“注意安全。”
林溪和方翠兰提着水桶过来,给他们装了几瓶井水和几块玉米饼:“路上饿了垫垫,早去早回。”方翠兰还往杨振平手里塞了块刚腌好的萝卜干,“就着饼吃,解腻。”
“谢嫂子!”杨振平咧嘴一笑,把萝卜干塞进口袋,跳上长城炮的副驾。时敬发则背着复合弓,坐在后排,手里把玩着一支碳素箭,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陈鑫发动汽车,长城炮“轰”的一声驶出农场,很快拐进通往镇上的乡道。晨雾还没散尽,路边的野草上挂着水珠,被车轮碾过,溅起一片细碎的水花。
“时敬发,服装店和五金店的位置记准了?”陈鑫透过后视镜问。
“放心吧鑫哥。”时敬发往前凑了凑,指着前方,“过了前面那个石桥,右转就是主街,五金店在街东头,服装店在斜对面,离得不远。”他顿了顿,补充道,“昨天侦查的时候,就看到几只零星的丧尸,都解决了,应该安全。”
杨振平啃着玉米饼,含糊不清地说:“最好能找点合身的衣服,我这夹克都快磨破了。”他身上的衣服还是从港丰农场找到的,袖口和肘部都起了毛边。
“不光是衣服,”陈鑫说,“五金店的斧头、锯子、电线都得弄点,特别是钉子和螺丝,地牛搭哨塔正缺。”
说话间,车子已经过了石桥,进入镇上的主街。和昨天时敬发描述的一样,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关着门,卷闸门歪歪扭扭,玻璃碎片散落一地,偶尔能看到翻倒的自行车和废弃的纸箱,透着一股破败的死寂。几只丧尸在街上游荡,动作迟缓,看到长城炮,只是茫然地抬头望了望,并没有追上来。
“先去五金店。”陈鑫打了把方向盘,把车停在“为民五金店”门口,熄了火,“时敬发,你警戒,我和杨振平进去搬东西。”
时敬发点点头,跳下车,背靠着车门,复合弓搭着箭,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街道两端。陈鑫和杨振平则拿着麻袋,推开虚掩的店门走了进去。
五金店里弥漫着一股铁锈和机油的混合味,货架东倒西歪,上面摆满了各种工具。扳手、螺丝刀、老虎钳、卷尺……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几台崭新的角磨机和电钻,只是落了层灰。
“我操,这老板是把整个仓库都搬来了吧?”杨振平眼睛一亮,抓起一把斧头掂量了掂量,“好家伙,够沉!地牛肯定喜欢。”
“别废话,赶紧装。”陈鑫打开麻袋,开始往里面装螺丝和钉子——各种型号都来一点,又找了几卷粗电线和几个插座,“把角磨机和电钻也带上,说不定能用。”
两人分工合作,杨振平负责搬大件:斧头、锯子、角磨机、钢管;陈鑫则收拾小件:螺丝、钉子、电线、开关。五金店不大,却堆得满满当当,两人像两只勤劳的蚂蚁,来来回回地搬运,麻袋很快就鼓了起来。
“差不多了,够地牛用一阵了。”陈鑫擦了擦汗,看了看堆在门口的东西,“去服装店。”
服装店就在街对面,红色的招牌掉了一半,只剩下“靓丽”两个字。时敬发已经清过场,门口两只丧尸的尸体被拖到了角落,用帆布盖着。陈鑫把长城炮开过来,停在门口,三人一起走了进去。
服装店比五金店亮堂,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女装居多,也有不少男装和童装。林溪和方翠兰穿的衣服都旧了,正好能换几件;马风宇和王天凯也缺衣服,杨振平更是盼着能有件合身的夹克。
“我去给林溪妹子挑几件!”杨振平兴致勃勃地冲向女装区,拿起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比划着,“这件好看不?她穿肯定合适。”
“别瞎挑,挑实用的。”陈鑫拍了他一下,拿起几件深色的运动服和牛仔裤,“这种耐脏,也好活动,比裙子实用。”他转向时敬发,“你去看看男装,找几件结实的外套和裤子。”
时敬发应了声,走向男装区。他拿起一件黑色的冲锋衣,摸了摸材质,防水的,挺适合户外活动,就往麻袋里塞。又挑了几条工装裤和几件长袖t恤,都是耐磨的料子。
陈鑫则在童装区翻找,虽然他们现在没孩子,但万一以后遇到落难的孩子,也能用上。他挑了几件厚实的棉衣和牛仔裤,叠得整整齐齐放进麻袋。
三人正忙得热火朝天,突然听到服装店后面的隔间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在压抑着咳嗽。
“谁?”陈鑫瞬间警觉起来,握紧了手里的短钢管,冲时敬发和杨振平使了个眼色。
时敬发立刻举起复合弓,箭头对准隔间的门;杨振平也抄起一把从五金店带来的扳手,屏住呼吸,盯着那扇破旧的木门。
隔间里安静了几秒,随即传来一个女人带着哭腔的声音:“别……别伤害我们……我们没有恶意……”
陈鑫示意时敬发和杨振平别动,自己慢慢靠近隔间,低声说:“里面的人出来,别耍花样,不然不客气。”
木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一个中年女人扶着一个年轻女孩走了出来。女人看起来三十多岁,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满是惊恐,眼睛红肿,显然哭过很久;女孩十八九岁的样子,穿着件粉色的t恤和牛仔裤,身材单薄,紧紧抓着女人的胳膊,身体抖得像筛糠,眼睛里充满了恐惧。
“别……别伤害我女儿……”女人把女孩护在身后,声音发颤,却带着一股母性的倔强。
陈鑫打量着她们,两人都很瘦弱,脸色苍白,不像有威胁的样子,身上也没有武器。“你们是什么人?怎么在这里?”
女人犹豫了一下,哽咽着说:“我叫李梅,这是我女儿……小雅。末世爆发那天,我们来镇上买衣服,被困在这里了……躲在隔间里,靠吃店里的零食活到现在……”
小雅怯生生地抬起头,看了陈鑫一眼,又赶紧低下头,抓着李梅的手更紧了。
杨振平忍不住问:“就你们俩?没别人了?”
李梅摇摇头,眼泪掉了下来:“她爸……她爸当时去停车,就再也没回来……我们不敢出去,外面全是那些怪物……”
陈鑫皱了皱眉,观察着她们的表情,不像撒谎的样子。隔间里确实堆着些零食包装袋,还有一个空水瓶,看来她们确实在这里待了不少天。
“你们想怎么样?”李梅警惕地看着他们,“我们……我们没有吃的了,要是你们需要,可以……”
“我们不是坏人。”陈鑫打断她,语气缓和了些,“我们在附近的农场落脚,如果你信得过我们,可以跟我们走,至少有吃有喝,比在这里安全。”
李梅和小雅都愣住了,显然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李梅犹豫了半天,看了看女儿苍白的脸,又看了看陈鑫真诚的眼神,终于咬了咬牙,点了点头:“我们……我们跟你们走,只要能让我女儿活下去,我做什么都愿意。”
“不用做什么,”陈鑫说,“到了农场,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他示意时敬发把弓放下,“杨振平,把剩下的衣服多拿点,给她们母女也挑几件合身的。”
杨振平应了声,转身去挑衣服。李梅感激地看了陈鑫一眼,拉着小雅走到角落,小声安慰着女儿。小雅似乎没那么害怕了,只是还是紧紧抓着母亲的手。
时敬发走到陈鑫身边,低声说:“鑫哥,就这么带回去?万一……”
“看她们不像坏人,”陈鑫摇摇头,“就算有问题,到了农场,那么多人看着,也翻不起什么浪。总不能把她们扔在这儿,活活饿死或者被丧尸吃掉。”
时敬发没再说话,只是眼神里还有点顾虑。他经历过港丰农场的事,对陌生人难免有些警惕。
杨振平挑了几件女装和外套,递给李梅:“这些你们先穿着,都是新的。”又找了个空背包,往里面塞了些饼干和矿泉水,“路上吃。”
李梅接过衣服和背包,眼圈红了,哽咽着说:“谢谢……谢谢你们……”
“走吧。”陈鑫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早点回去。”
三人把挑好的衣服和五金件搬到长城炮上,堆在货斗里。陈鑫让李梅和小雅坐在后排,时敬发则坐到副驾,和杨振平挤在一起。
车子发动时,小雅好奇地看着窗外,李梅却始终紧绷着神经,直到车子驶离主街,走上回农场的路,她才稍微放松了些,低声问:“你们……你们的农场安全吗?”
“放心,”杨振平回头笑了笑,“有围墙,有武器,还有发电机,比这镇上安全多了。”
李梅点点头,没再说话,只是把小雅搂得更紧了。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落在母女俩身上,带着点暖意,却驱不散她们眉宇间的疲惫和恐惧。
陈鑫透过后视镜看了她们一眼,心里叹了口气。末世里,像她们这样的落难者还有很多,能帮一把是一把。多两个人,虽然会多张嘴吃饭,但也多份力量,只要大家心齐,总能活下去。
回到青牧农场时,已经快中午了。林溪和方翠兰正在菜地除草,看到长城炮回来,笑着迎了上来,看到后排的李梅母女,都愣住了。
“这是……”林溪疑惑地问。
“在镇上遇到的,落难的母女,带回来一起住。”陈鑫简单解释了一下,“林溪,你带她们去收拾间空宿舍,找些干净的被褥,让她们先歇歇。”
“好。”林溪点点头,热情地走到李梅身边,笑着说,“嫂子,我带你们去宿舍,先洗把脸,歇歇脚。”
李梅感激地笑了笑,拉着小雅跟林溪走了。方翠兰也跟了上去,边走边问她们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像对待亲人一样。
老周和王天凯也围了过来,看着货斗里的衣服和五金件,眼睛一亮。“这么多好东西!”老周拿起角磨机,掂量了掂量,“这下修东西方便多了。”
王天凯则拿起斧头和锯子,试了试手感,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马风宇呢?”陈鑫没看到他,随口问了一句。
“在看王秀兰呢。”老周说,“那女人今天倒是老实,没闹。”
陈鑫点点头,没再多问。他让杨振平和时敬发把东西卸下来,衣服分给大家,五金件则搬到仓库,由老周统一保管。
仓库里很快热闹起来。林溪和方翠兰拿着新衣服比划着,脸上笑开了花;马风宇也挑了几件合身的外套和裤子,换下了身上的旧衣服,显得精神了不少;老周则忙着把五金件分类,斧头、锯子放一堆,螺丝、钉子放一堆,电线和开关单独放,整整齐齐。
李梅和小雅洗了脸,换了干净衣服,看起来精神了些。方翠兰给她们端来了热腾腾的玉米粥和咸菜,母女俩狼吞虎咽地吃着,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是她们被困在服装店以来,第一次吃到热乎的饭菜。
“慢点吃,不够还有。”方翠兰笑着说,又给她们盛了一碗粥。
陈鑫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农场里又多了两张新面孔,虽然未来还有很多未知,但至少此刻,这里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他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就一定能在这末世里,闯出一片属于他们的天地。
午后的阳光透过仓库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发电机还在嗡嗡作响,墙角的种子袋安静地躺着,仿佛也在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陈鑫靠在门框上,看着忙碌的众人,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了笑容。
新的生活,正在青牧农场,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