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考古队的手电筒光束刺破墓室的幽暗中,沈星瑶的指尖触到石门内侧的青苔,凉津津的触感让她想起去年在栖霞山古墓里见过的千年石蕨。谢研秋的长衫下摆扫过地面,发出细微的 \"沙沙\" 声,他忽然伸手拦住正要踏入墓室的队员:\"等一下。\"
手电筒的光齐刷刷照向他持扇的手。湘妃竹扇骨在光束中泛着温润的光泽,谢研秋轻挥折扇,扇面 \"唰\" 地展开,露出内侧用细如蚊足的字迹密密麻麻标注的《鲁班经》残页。沈星瑶注意到他拇指指腹在扇骨某处轻轻一按,三枚细如发丝的银针从扇骨末端弹出,在光束中折射出冷冽的光。
\"明代藩王墓的机关多按九宫八卦排布。\" 谢研秋的声音沉稳,带着几分学者特有的笃定,\"各位看地面的方砖 ——\" 他用扇尖轻点靠近墓门的第三块青砖,\"这块砖的云纹走向与《营造法式》中记载的 ' 避邪阵 ' 吻合,若踩中,方圆三尺内会触发毒箭。\"
队员们闻言纷纷后退半步。沈星瑶蹲下身,放大镜后的目光仔细扫过砖面:\"云纹末端有个极小的 ' 止' 字刻痕,这是古代匠人留下的破解标记?\"
\"沈研究员好眼力。\" 谢研秋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永乐年间建文帝旧部多隐于营造行,他们在机关砖上刻 ' 止' 字,既是保命符,也是同行间的暗号。\" 他顿了顿,扇尖依次点过地面:\"从 ' 止' 字砖开始,按 ' 乾三连,坤六断 ' 的卦象踩踏,可避过前三重机关。\"
第一个踏入墓室的队员照着他说的路径走了几步,忽然听见头顶传来 \"咯咯\" 的机括声。众人抬头,只见墓顶石缝中缓缓伸出数十根青铜箭簇,在手电筒光下泛着青黑色的幽光 —— 显然淬了剧毒。
\"好险。\" 不知谁低呼一声,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沈星瑶直起腰时,发现谢研秋的额角已沁出细密的汗珠,他的长衫后背被冷汗浸透,紧贴在脊背上,勾勒出清瘦却挺拔的身形。她下意识地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块手帕,递过去:\"谢先生擦擦汗吧。\"
谢研秋微微一怔,接过手帕时,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 —— 那是常年握放大镜和毛笔留下的痕迹。他忽然想起前世在镜渊之畔,她握着朱砂笔在符纸上疾书的模样,指尖也是这样的温度。
主墓室的穹顶绘着二十八星宿图,虽历经百年,色彩依旧鲜艳。沈星瑶的手电筒光停在中央的北斗七星上,忽然听见谢研秋在身后低声道:\"明代宁王笃信道教,这星宿图的方位与普通墓室不同,北斗勺柄指向的不是北方,而是......\"
\"而是墓中暗格的位置。\" 沈星瑶接口,转身时两人几乎撞个满怀。她闻到他身上若有若无的沉水香,混着墓室里的泥土味,竟让她心头泛起一阵莫名的安稳。
石碑立在墓室中央,碑身布满蛛网般的裂纹。沈星瑶戴上老花镜,放大镜的镜片几乎贴到碑文上。谢研秋举着手电筒为她打光,光束在她微蹙的眉峰上跳跃:\"第三行 ' 永乐四年 ' 的' 四 ' 字,写法与《明实录》中的记载略有不同,应该是避建文帝的讳。\"
\"谢先生对明史也有研究?\" 沈星瑶抬头,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几分惊讶。
\"不过是些皮毛。\" 谢研秋谦逊地笑笑,\"倒是沈研究员对碑文的解读,让在下想起《弇州山人稿》中关于宁王藏书的记载......\"
两人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沉浸在考据的世界里。直到一名队员突然指着墓室东侧的石壁惊呼:\"快看!那里有个暗格!\"
暗格位于壁画中仙鹤衔芝的图案下方,边缘刻着与墓门相同的云纹。谢研秋用扇骨轻轻敲击石壁,发出 \"空空\" 的回响:\"双层石墙,暗格应该在三尺深的位置。\" 他忽然皱眉,\"不对,这云纹的走向...... 沈研究员,借你的放大镜一用。\"
沈星瑶递过放大镜时,注意到他的手指在云纹某处轻轻摩挲。那里有个极小的凹痕,若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谢研秋将放大镜对准凹痕,光束穿过镜片,在石壁上投射出一个细小的光圈 —— 光圈里赫然是个展翅的凤凰图案。
\"是宁王的家徽。\" 沈星瑶低声道,\"传说宁王朱权晚年醉心丹道,曾以凤凰为号......\"
\"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谢研秋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轻,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她听,\"或许这暗格里的东西,与他的丹道研究有关?\"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模糊的脚步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沈星瑶下意识地往谢研秋身边靠了靠,感觉到他的身体微微绷紧。一名队员掏出对讲机,正要呼叫外围警戒的同事,却听见谢研秋用只有他们几人能听见的声音道:\"别出声,对方人数不多,且走得极轻,应该是在探路。\"
墓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沈星瑶数着自己的心跳,一下,两下...... 当脚步声渐渐远去,她才发现自己的手不知何时已攥住了谢研秋的衣袖。她慌忙松开手,却听见他低声道:\"沈研究员不必紧张,有我在。\"
这句话像一颗小小的火星,在她心底溅起细微的涟漪。她想起刚才躲避毒箭时,他将她护在身后的姿势,那宽阔的肩膀,让她想起小时候在老宅里见过的石狮子,虽历经风雨,却始终稳稳地立在那里,给人安心的力量。
暗格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打开。当沈星瑶看清里面的东西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 那是一幅用黄绫包裹的书画,虽历经百年,绫面上的金线绣纹依然清晰可辨。她小心翼翼地捧起画轴,手指触到绫面上的暗纹,心猛地一跳:\"这是...... 宫廷专用的龙纹绫,只有藩王级别的贵族才能使用。\"
谢研秋的目光落在画轴末端的玉别子上,别子上刻着 \"集雅\" 二字,与他袖中折扇扇骨内侧的刻字一模一样。他的瞳孔微微收缩,脑海中闪过前世在琉璃厂见到的那个古董商,那人手中的折扇上,也有这样的刻字。
\"沈研究员,\"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些书画恐怕......\"
\"星瑶!星瑶!\" 墓室外突然传来同事的呼喊,\"文物局的车到了,快出来!\"
沈星瑶应了一声,转头对谢研秋道:\"我们先把书画带出去,交给局里妥善保管。\" 她将画轴小心地放进特制的文物箱,却没注意到谢研秋在她转身时,用指尖轻轻抚过玉别子上的刻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
考古队收拾装备时,谢研秋独自走到墓室门口,望着远处暮色中的工地。风卷起细沙,在他脚边打了个旋儿。他摸出袖中的折扇,轻轻展开,扇面上的《汉宫春晓图》在暮色中显得有些模糊。他用指尖摩挲着扇骨内侧的 \"集雅\" 二字,想起刚才暗格里的玉别子,心中忽然涌起一阵不安。
\"谢先生?\" 沈星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该走了。\"
谢研秋迅速合拢折扇,转身时已换上温和的笑意:\"来了。\" 他跟在她身后走出墓室,却在跨过墓门的瞬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极轻的 \"咔嗒\"—— 像是某种机关重新闭合的声音。
他回头望去,只见墓室里的星宿图在暮色中泛着幽幽的光,北斗勺柄依然指向暗格的方向,仿佛在诉说着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沈星瑶的手电筒光在前方晃动,照亮了他脚下的路。他深吸一口气,将折扇收入袖中,快步跟上队伍,心中却清楚,这一次墓室探秘,不过是揭开了冰山一角,更多的秘密,还藏在更深的黑暗里,等着他和沈星瑶去发现。
而与此同时,在工地外围的小树林里,一个戴着草帽的男人正蹲在树根旁,用袖珍相机对着墓室方向快速拍摄。他的口袋里露出半截账本,封面上 \"集雅斋\" 三个字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像一条潜伏在阴影里的毒蛇,无声地吐着信子,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