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夜玄与特战队员们对当前任务的情况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其中以下几点尤为关键:
其一,敌人的情况存在诸多未知因素。
敌人隐匿于暗处,情报中并未直接给出其具体的人员数量、精确的火力配置以及据点内部结构等关键信息。
据推测,据点内可能部署了先进的防御系统和隐蔽的火力点,敌人的人员构成或许也极为复杂,包括经验丰富的恐怖分子和当地恶势力成员。
这无疑为行动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任何一个判断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其二,人质的情况同样迷雾重重。
有关人质的具体数量、分布位置以及年龄性别等详细信息均未获取确切情报。
人质的年龄和性别信息并非无关紧要,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质,在体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影响救援过程中的沟通方式、撤离速度以及保护策略。
例如,年幼的人质可能需要更多的照顾和特殊安排,女性人质在面对危险时的反应和需求也可能与男性不同。
更为棘手的是,对于人质范畴的界定也存在诸多困难。
例如放下武器的武装人员是否应视为人质范畴,这一问题在行动中至关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后续作战策略的制定,若将其误判为人质,可能会在行动中束缚手脚,错失打击敌人的时机;
若误判为敌人,又可能危及无辜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而严重影响人质的整体安全保障。
一旦判断失误,极有可能危及其他人质和队员的生命安全,使整个救援行动陷入绝境。
其三,任务执行面临诸多限制,形势极为严峻。
此次行动的据点位于边境敏感区域,地理位置特殊。
若我方动用大批兵力进行围剿,必然会引起对方国家的高度警觉,进而可能引发严重的国际纠纷。
这不仅会对国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局势失控,使任务陷入更加复杂的局面,增加行动的难度和风险。
其四,增援与撤退问题是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
既要成功摧毁据点,又要保证人质的绝对安全,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考验。
倘若行动过程中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我方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增援,确保队员们的生命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在成功摧毁据点后,如何在不伤及人质的前提下顺利撤离,避免敌人的追击和报复,同样是摆在面前的重大难题。
在撤离路线的选择、掩护策略以及与接应部队的协同等方面,都需要精心策划。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给出自己的观点。
雷耀阳率先开口说道:
“敌人的数量及火力分布全部未知,我们必须先摸清敌人的情况才能动手,否则很容易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
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不了解周围环境,随时都可能遭遇危险。
我们的行动必须慎之又慎。”
众人听后,不约而同地点头表示赞同,脸上带着凝重的神情,眼神中透露出对任务危险性的深刻认知。
关于人质的界定问题,大家显然有了不同的意见。
苏沐微微皱眉,认真地分析道:
“只要放下武器,就当作贫民对待。
战争和冲突已经让很多人陷入苦难,我们不能轻易剥夺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
而且,准确界定人质范围,能最大程度保证人质安全,避免误杀,这也是任务要求之一。
我们要尽可能给这些人一条生路。”
而雷耀阳代表的另一方则坚决不同意。
雷耀阳神色严肃,语气果断:
“恐怖分子手段残忍,恶行累累,只要是恐怖分子,直接击毙算了。
与其投入资源确保他们不再具备破坏能力,不如直接采取果断措施。
毕竟我们身处危险任务之中,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减少后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不能因一时心软而埋下隐患。”
最终,在大家反复讨论下,确定了以下方案:
第一,烛龙特战小队作为先遣队,凭借出色的隐蔽技巧和渗透能力,秘密潜入敌方据点。
小队将分成若干小组,利用据点周边复杂的地形和环境,如茂密的丛林、崎岖的山地等,巧妙避开敌人密集的巡逻防线。
在渗透过程中,队员们需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比如遭遇敌人的临时检查、触发未知的警报装置等。
同时,运用先进的侦察设备,如微型无人机、热成像仪等,全方位摸清楚敌方的兵力部署和火力分布情况。
第二,在确定敌人的详细部署情况后,根据实际局势和任务需求,综合评估是否派遣其他特战小队进行支援。
考虑的因素包括敌人的兵力规模、火力强度、据点的复杂程度以及烛龙特战小队的实际作战能力等。
例如,若敌人兵力远超预期,且火力配备极为强大,据点结构复杂易守难攻,而烛龙特战小队在潜入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或装备损坏等情况,就需要及时派遣其他小队增援,确保后续行动力量充足,万无一失。
第三,行动过程中,优先歼灭敌方的恐怖武装,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此过程中,务必确保人质的安全。
对于放下武器的武装分子或人质,若有任何反常举动威胁到小队成员或其他人质的安全,将直接予以击毙,以起到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
判断“反常举动”的标准包括突然做出攻击动作、试图抢夺武器、传递危险信号、无故靠近关键区域、神色异常且行为可疑等明显危害行动安全的行为。
第四,无论恐怖势力是否留有活口,一旦人质全部成功救出,立即启动据点摧毁计划。
将预先准备好的炸药安置在据点的关键设施和建筑结构处,如弹药库、通讯中心、动力系统等,确保整个据点在炸药的威力下被彻底摧毁,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炸药的引爆操作,确保引爆时机准确无误,避免出现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