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南的玄甲武馆内,晨雾未散,三十六名少年已在演武场列成方阵。沈明玥手持木剑立于高台,额间的玄甲玉坠随着动作轻晃——那是用沈清霜战甲残片磨制的家传信物,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幽光。\"今日练'霜刃断冥'第七式!\"她的声音划破寂静,木剑挥出,带起的风声竟与百年前软剑破空之声隐隐相似。
场边,白发苍苍的武馆老教头拄着铁杖,浑浊的眼睛紧盯着少年们的动作。当看到一名少年出剑时重心偏移,他猛地挥杖击地:\"停!当年沈将军使这招时,剑锋要借腰力拧转,如蛟龙出渊!\"说着,他扯开衣襟,露出布满伤疤的胸膛,\"这道伤,是我祖父随沈将军守玄武门时留下的。\"少年们围拢过来,看着老人心口那道狰狞的疤痕,仿佛看到了百年前那场惨烈的血战。
隔壁的墨家机关武堂内,锤打声与齿轮转动声交织。少年阿墨正在调试改良版的诸葛连弩,他将大食商人带来的精密轴承嵌入弩身,又用东瀛匠人传授的淬火技法重新锻造箭矢。\"成了!\"随着扳机扣动,十二支弩箭呈扇形射出,精准钉入三十步外画着幽冥傀儡的草靶。堂主墨峰闻声而来,抚摸着弩身上新刻的墨家符文,眼眶微微湿润——这符文的刻法,与他祖传的《墨门战纪》记载分毫不差。
正午时分,武馆后院的厨房飘出饭菜香。厨娘王大娘边切菜边哼着小调,菜刀在案板上起落的节奏,竟暗合玄甲军战鼓的韵律。\"孩子们快来!\"她掀开蒸笼,热气腾腾的馒头里藏着惊喜——每个馒头都捏成了玄甲、竹笛、软剑的形状。学武的少年们哄笑着争抢,有人咬开馒头,发现里面还裹着用西域孜然和大唐酱料混合腌制的肉馅。
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浑身是汗的少年举着封信闯进来:\"快报!洛阳武馆发来战书,要与我们比试'破幽冥阵法'!\"沈明玥展开信纸,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是玄甲军旧部的后人。\"她握紧木剑,\"百年前先辈们并肩作战,如今我们也要以武会友,传承这份情谊。\"
备战的日子里,武馆上下忙得热火朝天。玄甲武馆的少年们日夜演练阵法,将少林的金刚伏魔阵与武当的太极剑阵融入其中;墨家机关武堂则赶制了二十架\"驱邪雷车\",车身上的八卦图与墨家机关完美结合,既能发射淬毒弩箭,又能喷洒雄黄烟雾。阿墨更是突发奇想,在雷车顶部加装了大食的风向仪,让攻击能根据风向精准调整。
比武当日,洛阳武馆的队伍抵达长安。他们的战旗上,玄甲军的凤凰图腾与天机阁的卦象交织。双方行礼时,洛阳领队突然取出件锈迹斑斑的护腕:\"这是我曾祖父在战场上捡到的,上面的纹路,与传说中苏阁主的机关匣一模一样。\"沈明玥也拿出本破旧的《玄甲战策》,内页夹着的泛黄信笺,是沈清霜当年写给部下的手令。
比试在演武场展开。洛阳武馆摆出\"幽冥锁魂阵\",数十名弟子身着黑袍,模拟幽冥傀儡的动作。玄甲武馆则以\"破晓乾坤阵\"应对,沈明玥手持木剑居中,身后少年们的剑招刚猛,配合着墨家机关武堂提供的烟雾弹和照明弹,将战场照得亮如白昼。当阿墨操控的雷车发出轰鸣,射出的弩箭精准打断\"幽冥阵\"的关键节点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比试结束,双方弟子围坐在一起。洛阳少年展示着他们改良的袖箭,机关灵感来自天机阁的暗器手法;长安少年则分享用波斯香料调制的金疮药配方。暮色渐浓时,不知谁起了个头,众人齐声唱起那首流传百年的战歌:\"玄甲映血护苍生,墨韵天机破幽冥......\"歌声中,武馆的灯火次第亮起,宛如百年前战场上永不熄灭的烽火,照亮一代又一代武者传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