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说中,在主角有钱以后,就突然声名鹊起,当地官府见了也得礼让三分。这种场景过于理想化了。你甚至可以看看现在的情况,哪怕亿万身家的富豪,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拿捏一些科员干部。官员的背后是朝廷,如果商人可以藐视朝廷,官员还需要对当地富商低头,那朝廷可能就会平叛了。
很多人看穿越小说时,总会看到主角投靠地方豪强,轻松借势发家立业,甚至跟随豪强割据一方、抗衡朝廷,写得地方大户、土豪劣绅如同古代小国国王,似乎中央对他们毫无办法。然而在真实历史中,地方豪强确实有过猖獗之时,但大多数时候,中央针对豪强的打击手段极为多样、力度极强,豪强若敢过线,往往就是灭门抄家的下场。
豪强的形成并非正常社会秩序下的必然产物,而是中央衰弱、战乱频仍时的畸形现象。例如:
西汉末王莽篡汉、地方大族趁乱扩张田庄,兼并农户;
东汉末黄巾起义,各地宗族自建武装自保;
唐末安史之乱后藩镇坐大,地方豪族割据自雄;
元末、明末战乱导致地方势力纷纷崛起。
但当中央恢复秩序时,豪强的好日子往往到头。地方权力扩张绝不是古代社会的常态,而是朝廷衰败的副产物。
在真实历史里,无论是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还是明太祖、清康熙,几乎每个强势君主都把收拾地方豪强、削藩除霸作为治国大计。
中央打压豪强的手段包括:
1.严律压制:对豪强侵吞田土、私役百姓、擅养家兵,历代律例均有重刑,往往杖、流、抄家。
3.财源剥夺:盐铁、酒茶、商税专营,切断豪强财富来源。
3.武力镇压:一旦豪强武装抗命,中央调兵平乱,从不手软。
小说中所谓“朝廷拿豪强没辙”的说法,放在真实历史中,根本站不住脚。
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地方王国权势极盛。到了景帝时,七国之乱爆发,以刘濞为首的藩王想凭兵力割据,被景帝与周亚夫轻松平定。汉武帝更是彻底废除地方王国实权,通过推恩令削弱封国,开盐铁专营剥夺豪强财源,还设刺史巡察地方,专查宗族豪强。汉武帝之后,地方藩王、豪右再难坐大。
唐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一度猖獗,但唐宪宗、唐宣宗历经多年收藩,终将大部分藩镇收归朝廷。
宋代:强干弱枝政策从根本上限制地方武装,豪强难以割据;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青苗法等均打击地方大族经济基础。
明代:朱元璋剿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地方势力后,又以胡惟庸案、蓝玉案清洗功臣和豪右,大族豪强无一幸免。
清代:康熙平三藩、雍正摊丁入亩、乾隆严查兼并,都使地方大户根基被拔除。
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针对地方豪强的大手笔整肃,根本不存在长期无法可治的局面。
小说中常写豪强世代高门显贵,实则科举制正是中央打击地方世族、均衡社会资源的重要武器。自隋唐以后,世族垄断官职的局面被科举打破,地方宗族不得不依附中央,通过考试求仕。同时,历代都实行强田制、丈田令、黄册登记、土地清丈等手段,牢牢掌控豪右田产,防止其吞并小民。
雍正的“摊丁入亩”政策,将人头税并入地税,更是防止地方豪强隐匿人口、逃役漏税的利器。
历代法律对豪强侵凌百姓、私役民夫、占田霸地都有重罚。
《唐律疏议》:豪右强取豪夺,杖一百、徒流。
《大明律》:私置武装者,斩首;侵田占产者,发边戍守。
《大清律例》:豪强欺压乡里、夺产霸地,立枷示众,籍没家产。
例如明洪武时,江南某盐豪为富不仁,横行乡里,巡按御史一纸密奏,朝廷下令抄家灭门。豪强在法律面前,并非无法无天。
地方豪右的恶行往往不只是地方官看在眼里,普通百姓、读书士子也能直接上书告发。历代均设直诉渠道:
唐代设有登闻鼓、伸冤鼓,百姓可击鼓告状;
明清设巡按御史、科道官,专查豪强劣绅;
清代设保甲制,层层监督,豪强违法难藏。
许多豪强之所以覆灭,正是因民间告发、士人揭露,引得朝廷出手。
历史上不少豪强被灭,并非纯因中央打压,而是因自身贪横、内斗、谋逆:
东汉末袁氏兄弟反目、内耗,给了曹操可乘之机;
明初方国珍本可自守海疆,却因侵扰东南激怒朱元璋,被灭族;
三藩之乱的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因贪得无厌、反复无常,最终被康熙收拾。
豪强不是铁板一块,内部矛盾往往成为他们灭亡的导火索。
小说中写豪强“家兵如云”,可真实历史中,豪强所谓“私兵”多是临时征集的庄丁、佃户、佣工,训练差、装备差、忠诚度低,遇到中央精锐部队往往一击即溃。
七国之乱藩兵十余万,不敌景帝数万汉军;
唐藩镇兵数十万,被中央逐一削平;
明初地方土豪拥兵自重,被朱元璋以小战大屡屡击破。
武力对抗中央,在中华帝制体系下,从来不是豪强的生路。
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是中央集权、天子一统。地方豪强即便一时得势,若无中央背书、正统名分,终难持久。无论是法律、财政、军事,还是思想、文化、宗族伦理,豪强始终处于中央体系的钳制之下。小说中主角依附豪强、借势割据的桥段,在真实历史中不过是自取灭亡。
地方豪强从来不是无法无天、长期割据的象征,而是王朝权力格局中的随时可被收拾的角色。中央打压豪强的手段,从武力、法律到财政、科举,无所不用其极。那些穿越文里写的“地方豪强为所欲为,中央无可奈何”的场景,放在真实历史中,不是笑话就是灭门案的开头。